首頁 > 史學文史 > 桓温北伐的故事:桓温為什麼要北伐結果又怎樣

桓温北伐的故事:桓温為什麼要北伐結果又怎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桓温最近很着急,眼看着洛陽淪陷西晉滅亡快過去40年了,隨着時間的推移,第一代北方南下士族(簡稱“北一代”)如王導、庾亮們相繼去世,北二代、北三代相繼主政,他們對北方的印象越來越模糊,那時候不像現在通訊發達,很多北三代對洛陽是個什麼概念都不清楚了,大部分人除了寄情山水、清談闊論、優遊處世外,誰還能提起精神來去收復故土?

就在這時,北方傳來一個利好消息,那裏大亂了,後趙國主石虎病死後,內部發生政變,後趙大將冉閔稱帝,建立了魏國,鮮卑族貴族慕容皝建立的前燕又滅了冉魏。氏族貴族苻健也乘機佔領了關中,建立了前秦。

北方的情況給了東晉一個很好的機會,此時不徵更待何時?桓温就上書晉穆帝請求出徵。

要不要北伐,要不要派桓温北伐,這是個問題。對桓温的請求,朝廷出於兩個顧慮,沒答應他。一是祖逖、庾亮他們都北伐過,最後都不了了之,他們不想再折騰了,小朝廷就小朝廷吧,好歹也是個安樂窩。二是擔心桓温功勛日盛,難保心生異心,北伐只能更加增加他的軍事資本和政治資本,這一點不得不防。

桓温北伐的故事:桓温為什麼要北伐結果又怎樣

朝廷總體上是不支持北伐的。那個王導的侄兒、書法家王羲之,就是極力反對北伐的官員之一。他反對的理由主要是:一是北伐當求萬全,以佔得實地,獲得人口等實際利益為主,你桓温直搗河洛的主張沒多少意義;二是運輸的困難,十萬之兵,通常須三倍人力的物資後勤,以吳越兩州,難以支持長久的補給線;三是東晉的本土兵力不如北方,其將官多為士族襲承,戰鬥力孱弱,難以取勝。

不過這次機會難得,最後,朝廷來個折中,答應北伐,但不是派你桓温,而是派一直與桓温明爭暗鬥的殷浩領軍北上,晉穆帝企圖殷浩凱旋,以封大功,既從北伐中收復一片故土,又好制衡和削弱桓温的勢力。

遺憾的是,殷浩是個只有虛名、沒有軍事才能的文人。他出兵到洛陽,被羌族人打得大敗,死傷了一萬多人馬,連糧草武器也丟光了。朝野上下,對殷浩的質疑與不滿因此陡然增多。桓温趁熱打鐵上了道奏章,要求朝廷把殷浩撤職辦罪。晉穆帝沒辦法,只好把殷浩撤了職,同意桓温帶兵北伐。

於是,本是打擊桓温的一場陰謀,反而打擊了晉穆帝自己。

祖逖北伐是受到後方牽制沒成功,庾亮北伐因為對方太強大沒成功,殷浩北伐是因為不懂軍事沒成功,那麼桓温呢?能不能成功?在大家的一片質疑聲中,桓温開始了他的三次北伐之旅。

第一次北伐是在公元354年,桓温統率四萬晉軍,從江陵出發,攻打前秦。前秦的開國君主符健也派出五萬雄兵奮力抵抗,結果被桓温的雄師打得只剩六千老弱。苻健只得退守長安,一面挖溝築壕,嚴防死守,一面轉移人口物資,搶收麥田。晉軍乘勝追擊,進駐霸上,見到晉軍,關中民眾前往勞軍,許多老人更是疼哭失聲:“沒想過今天還能看到官軍!”桓温本已將長安團團圍住,只需假以時日便可成功,無奈軍糧不濟,只得抱恨而歸。桓温被迫徙關中三千多户百姓一同撤返江陵。

這裏有個小插曲,桓温駐軍灞上時,王猛(後來成為前秦宰相)聽到這個消息,身穿麻布短衣,徑投桓温大營求見。桓温請王猛談談對時局的看法,王猛在大庭廣眾之中,一面捉掐蝨子,一面縱談天下大事,滔滔不絕,旁若無人。桓温見此情景,心中暗暗稱奇,脱口問道:“我奉天子之命,統率十萬精兵仗義討伐逆賊,為百姓除害,而關中豪傑卻無人到我這裏來效勞,這是什麼緣故呢?”王猛直言不諱地回答:“您不遠千里深入寇境,長安城近在咫尺,而您卻不渡過灞水去把它拿下,大家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來。”桓温確實有私心,:自己恢復關中,只能得個虛名,而地盤卻要落於朝廷;與其消耗實力,失去與朝廷較量的優勢,為他人做嫁衣裳,不如留敵自重。一語觸及了桓温的心病,過了好半天,桓温才抬起頭來慢慢説道:“江東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您的才幹!”臨行前,他賜給王猛華車良馬,又授予高級官職都護,請王猛一起南下。王猛心想在士族盤踞的東晉朝廷裏,自己很難有所作為,於是拒絕了。

兩年後,桓温第二次北伐,當時羌族首領姚襄入據許昌,隨後又進攻洛陽。桓温出師征討姚襄。當途徑金城時,桓温看到當年他任琅琊太守時栽種的柳樹已經長大,無限感慨説:“木猶如此,人何以堪!”並攀撫着柳枝,潸然淚下。桓温真是個軍事天才,幾戰下來,大敗姚襄,並收復了洛陽及其周圍大片地區。桓温進駐洛陽,經過草草修繕,便上表皇帝,他勸晉穆帝還都洛陽,可朝廷一方面偏安久居,貪圖安逸,另一方面擔心桓温“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沒有同意。桓温上書十幾次,晉穆帝始終沒有答應。最後,桓温只得揮師還晉,光復之地及洛陽重又落入北方胡族之手。

桓温兩次北伐都功虧一簣,他心有不甘,便在公元369年第三次北伐,率五萬晉軍討伐前燕政權,一路打到枋頭(今河南浚縣西南),因前燕慕容垂切斷晉軍軍糧,桓温不得不撤退,中途被慕容垂八千鐵騎打敗,晉軍損失三萬餘人。桓温再次含恨而回,深感恥辱。

桓温之敗,固然有其軍事指揮方面的失誤以及軍需供給不足的問題,但東晉朝廷執政的士族大家不予支持,對北伐成敗甚至幸災樂禍的態度,不能不是失敗的重要因素。

事不過三,桓温徹底放棄了北伐的夢想,讓後人再來完成這個使命吧。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後來的南宋也一樣,北伐成了一代人的夢想。

桓温是個歷史爭議人物。後人指責桓温的北伐主要是搞政績、提高自己的聲威,並無真心實意北伐。對於這種説法,我不這麼看,北伐取得一定的成效這是不爭的事實,促進了民族的融合,激發了一代人的光榮夢想,為什麼非得人家是大公無私的才是理想的狀態?為什麼非得給利己利人利國家的行為披上一件有色的外衣?岳飛北伐,難道就沒有個人的成分?實現抱負不也是私慾嗎?難道因為桓温後來的行為才去否定他先前的做法?如果這樣,那絕對是不客觀也不公正的。

不管如何,北伐一直是東晉人的夢想,桓温大膽去做了,值得贊一個。

北伐的赫赫戰功,使桓温成為享譽四海的英雄人物,但桓温認為自己才能過人,大權在握,卻未能光復中原、成就萬世功名,實足以抱憾終身。隨着權力不斷增加,桓温的野心也就越來越大,於是逐漸有了篡位自立的想法。卻最終因勢力不敵而未成,不久便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