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在司馬炎受禪稱帝后,羊祜這位政治家有怎樣的功勞?

在司馬炎受禪稱帝后,羊祜這位政治家有怎樣的功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263年,曹魏滅了蜀漢,兩年後司馬炎代魏自立,改國號 “晉”,史稱西晉,孫吳成為魏蜀吳三國中,最後一個倖存政權。西晉建立後,佔有廣大北方及巴蜀地區,統治區域遼闊,政治穩定,軍事力量強大,大有統一全國之勢。晉武帝司馬炎素有吞吳之志,更積極籌劃消滅孫吳政權的戰爭,以實現自己統一天下的大業。而此時的孫吳,吳主孫皓即位後,殘暴驕盈、沉迷酒色,逼殺太后、大殺宗室,更大修宮室、廣選美女、濫殺大臣,使得孫吳國內士民怨聲載道。泰始五年(269年),司馬炎除任命大將軍衞瓘、司馬伷分鎮臨淄、下邳,加強對孫吳的軍事佈置以外,又特地調任羊祜為荊州諸軍都督,假節,命其在防地積極備戰以便攻吳。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司馬炎受禪稱帝后,羊祜這位政治家有怎樣的功勞?

羊祜,字叔子,出身於漢魏名門士族之家,其家族成員多任顯官,且都以清廉有德著稱。其母親蔡氏是漢代名儒、左中郎將蔡邕的女兒,姐姐嫁與司馬懿之子司馬師為妻。羊祜長大後,以博學多才、善於寫文、長於論辯而有盛名於世。而且儀度瀟灑,身長七尺三寸,鬚眉秀美,並娶夏侯霸之女為妻。曾拒絕曹爽和司馬昭的多次徵辟,後為朝廷公車徵拜為中書侍郎。晉代魏前夕,司馬炎調羊祜為中領軍,統領御林軍,兼管內外政事。司馬炎受禪稱帝后,羊祜因擁戴有功進號為中軍將軍,加散騎常侍,進爵為侯,食邑三千户。為早日完全一統天下的大業,司馬炎命羊祜為荊州諸軍都督,假節,命其在防地積極備戰以便攻吳。羊祜到任後,大量開辦學校,興辦教育,安撫百姓,懷來遠人,又訓練軍隊、積極備戰。在之後的十年裏,羊祜屯田興學,以德懷柔,深得軍民之心;一方面繕甲訓卒,廣為戎備,做好了伐吳的軍事和物質準備。

在司馬炎受禪稱帝后,羊祜這位政治家有怎樣的功勞? 第2張

此時的孫吳雖然是昏君孫皓在位,但與羊祜隔江相對的卻是孫吳名將陸抗。泰始八年(272年)十月的西陵之戰中,陸抗以三萬之眾大敗西晉八萬大軍,羊祜因戰敗被貶為平南將軍(後又升任徵南大將軍)。西陵之敗讓羊祜意識到,吳國國勢雖已衰退,但仍有一定的實力,加之有名將陸抗在側,一時難以攻伐,於是改對吳軍採取懷柔政策,以積蓄實力瓦解對方,尋找滅吳的合適時機。也許是孫吳氣數已盡,被譽為東吳最後名將的陸抗於公元274年秋天病逝,時年僅四十八歲。陸抗死後,吳國再無良將。羊祜不失時機的上疏請求伐吳,奏疏雖然得到了司馬炎的肯定,卻遭到朝內其他大臣的強烈反對。咸寧四年(278年)秋,病重的羊祜入朝,再次上疏請求伐吳,並在臨終前舉薦杜預自代(同年冬天羊祜病死於洛陽,年五十八歲)。

羊祜死後,司馬炎親着喪服痛哭,追贈羊祜為侍中、太傅,持節如故。之後由於杜預的幾次上書,司馬炎終於下定決心,發兵攻打孫吳。咸寧五年(279年)十一月,晉武帝調集大軍二十多萬,命杜預、王濬等人兵分六路,水陸齊進,大舉進攻東吳。咸寧六年(280年)三月,西晉舟師沿江而下抵達石頭城下,吳主孫皓自知大勢已去,開城投降,東吳遂亡。當滿朝文武歡聚慶賀的時候,司馬炎手舉酒杯,流着眼淚説:“這是羊太傅的功勞啊!”。羊祜死後無子,晉武帝命其兄羊發之子羊暨繼嗣,羊暨以父親已死為由抗命,又命羊暨弟羊伊繼嗣,但羊伊以未得生父之命為由不為羊祜服喪,最後由羊發第四子羊篇襲爵為鉅平侯,成為羊祜的繼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