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的宋襄公是個怎樣的人?為何説他死得並不可憐?

歷史上的宋襄公是個怎樣的人?為何説他死得並不可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宋襄公。

宋襄公一直在為自己的“理想主義”而奮鬥。

他滿腦子都是春秋時期的“禮法”和仁義道德,他滿心所懷的都是諾言、信譽和古道熱腸。正因如此,他的很多行為都脱離了現實。

歷史上的宋襄公是個怎樣的人?為何説他死得並不可憐?

有些人會嘲笑他。這些嘴臉充斥着得意的神色,他們認為宋襄公的“理想主義”,在刀光劍影的春秋時期,是一文不值的。如果宋襄公穿越到現代,他一定被這種尖鋭的批評,搞得灰頭土臉、垂頭喪氣,有可能從此失去了理想和信念;亦正如彼時春秋時代,那時的人們高喊着“禮啊”、“德啊”、“周天子啊”,宋襄公被山呼海嘯的歌功頌德之聲所包圍,在“理想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水鳥從他的夢裏經過,夢很寂寞

細細品味宋襄公的一生,處處藏有悲劇性的因素,讓人心情沉重。我們先從《左傳》中一件奇怪的事情説起。

某天,有幾塊大石頭從天而降,落在宋國的領土內,不僅如此,有六隻水鳥倒退着飛過宋國都城。如此異象,引得宋國人民一片譁然。

宋襄公心中疑惑,便求教於博學多才之人,得到一卦,解之得出結論:“您將會得到諸侯們的擁護,然而不能長久地保持到最後”。

以現在的眼光看來,自然界的陰陽之事,怎麼會和人事的兇吉有關呢?然而,宋襄公卻不明白“兇吉之果在於人為”的道理,他把天命和人事混為了一談。實際上,天上掉下石頭,那是隕石墜落的正常現象;六隻水鳥倒退着飛翔,那是因為狂風肆虐的緣故。

水鳥逆風飛翔,這種拼搏的精神固然值得讚許,但無視客觀條件的一味蠻幹,其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退飛”。

當宋襄公仰頭看向那些鳥的時候,是否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一個人對抗着歷史的潮流,這注定就是悲劇。

高舉“理想主義”的大旗,陷在現實的泥潭裏

實際上,宋襄公在春秋時期圖霸,便是受“理想主義”感召和“復興夢想”鼓動的結果。他對理想心懷赤誠,對夢想不懈追求,一頭扎入了一項自以為偉大的爭霸事業。然而,他越努力,最終的危害卻越大。正如預言所説:“君將得諸侯而不終”。

究其原因,是因為宋襄公受限於自身的愚昧和能力的不足:他沒有齊桓公那樣的知人善任,沒有晉文公那樣的豐富履歷,沒有秦穆公那樣的深謀遠慮,沒有楚莊王那樣的虛懷若谷。

宋襄公也許也認識到了這一點,無論是他,還是他的宋國,都沒有足夠的實力去逐鹿中原,與大國叫板。然而,他卻“知不可為而為之”,也算是一個悲劇式的英雄了。

當一個人的期望超過了他的能力,要麼選擇向現實世界的規則低頭和妥協,要麼就會被殘酷的現實所拋棄。可悲的是,宋襄公選擇了後者,那麼,他“理想主義”的旗幟,必然會傾倒。

宋襄公欲繼齊桓公的霸業,卻最終敗於“泓水之戰”。他身受重傷,帶着未竟的“理想主義”死去了。

歷史上的宋襄公是個怎樣的人?為何説他死得並不可憐? 第2張

理想主義者的結局悲壯,但絕不可憐

宋襄公壯志未酬身先死,誠然有些遺憾,但是他既然已知自己在“泓水之戰”中面對的是敵眾我寡的形勢,卻沒有把握戰機,又限制宋軍作戰的自由,終於一手造成宋國大敗的結局。

戰敗後,宋襄公曾經吐露心中所想:“打仗的時候,君子不應傷害敵人的傷員,也不應追捕頭髮花白的敵人。古代作戰的傳統,就是不在險要的地方設伏阻擊敵人。我雖然是商朝暴君的後裔,但也不願意違背仁義的原則,去攻擊那些還沒有擺好陣勢的敵人”。至於他的説法是否被當時的人們接受,從《左傳》中“國人皆咎公”便可清晰地知曉答案了。

宋襄公説完這番話之後,就默然了。也許,他的心中一時難以轉過這道彎;也許,他也恍然大悟,認識到了自己不應固守純粹的“理想主義”,這種巨大的衝擊,導致了他的一時語塞。

大多數的理想主義者,都不是那麼幸運的。最為人所熟知的理想主義者,恐怕就是愚公了吧!在宋襄公的眼中,愚公尚且可以憑藉夢想和毅力,移走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他為什麼就不能依靠理想和熱情,成為一個逐鹿中原、稱霸諸侯的王者呢?

然而,宋襄公卻忘記了一點,就是:山並不是愚公移走的。愚公只不過是一個神話故事中的人物,他所做的事情,超越了現實的客觀條件。

實際上,做事情只憑着有理想、有目標,是遠遠不夠的。明智的理想主義者們,都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掙扎,努力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

宋襄公並不擅長制衡,也不擅長用手段和計謀來達到想要的目的。他推崇相對真實的仁義道德,因為虛偽的面具會給他造成極大的精神壓力。

如果宋襄公活在明朝,一定會備受王守仁的推崇。因為,宋襄公就是“知行合一”的活生生的例子啊!

這樣的人,宋襄公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對於宋襄公而言,通往霸業的旅程,最終還是不盡如人意的。然而,他爭取過了。

宋襄公的結局悲壯,但絕不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