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解密:三國演義中被鞭打的“督郵”是個什麼官職?

解密:三國演義中被鞭打的“督郵”是個什麼官職?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督郵,這是個古代官職,在眾多官名裏頭算不得顯赫,也比較少見。今天之所以要説這個“督郵”,就是因為它像一條泥鰍,翻不起大浪,卻能攪渾一池水,説不定還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蝴蝶效應”。

據史載,督郵這個官名最早出現在西漢初期,為郡守屬吏,掌監屬官。官不大,卻職責不小,比如代表太守督察縣鄉,宣達政令兼司法等。廣泛點説,傳達教令,督察屬吏,案驗刑獄,檢核非法等,都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

這樣説來,督郵在今天相當於紀委、檢察院、政府辦等諸多職權於一身,可謂“位輕權重”,手裏有權,説得上話。這樣的肥差當然能出現些看人不爽或者被人看不爽的人,比如,歷史上就有兩樁公案與此相關,也讓“督郵”留名。

先説“怒鞭督郵”,這是《三國演義》裏的橋段。説的是劉備在安喜縣當縣尉,縣裏來了位巡查的督郵大人。此公愛好錢財,走哪受賄到哪,劉備可沒有好孝敬他的,也沒準備向他行賄,於是督郵大人不高興了,準備要陷害劉皇叔。

解密:三國演義中被鞭打的“督郵”是個什麼官職?

沒想到這事被張飛發覺了,當下雷霆大怒,有人要坑害大哥,當真是怒髮衝冠,狠狠地將這位督郵抽打了一頓方才解氣。打完了,張將軍是出氣了,也覺得替大哥出了惡氣,可接下來怎麼收場?於是乎,哥仨知道闖了禍,捲起鋪蓋走了人。

這是小説裏的情節,請注意,在這裏怒打督郵的是張飛。不過史書上可不是這麼記載的,那裏説的前半段沒錯,就是督郵來縣裏巡查,後半段是劉備準備前往拜會,可督郵帳外的小吏倒是難纏,明擺着就是要點“過路費”,語多譏諷,就是不予通報。

這讓“中山靖王之後”劉皇叔老臉往哪裏擱,這下好了,和電視劇裏那怯懦動輒哭鼻子的劉大哥不一樣,這下劉備可算是男人了一把,衝進帳內把那不識好歹又為非作歹的督郵給狠狠揍了一頓。所以,這是羅貫中先生把劉備難得的威風一把擱在了看似莽撞的張飛頭上。

這裏的督郵,當然不是如今的“中央巡視組”,今天誰敢和巡視組吹鼻子瞪眼,就是給自己找罪受。後來的事就不必説,也不用去出個假設題:如果劉備哥仨不出逃,不去投靠誰誰,地盤怎麼分,三國怎麼樣,漢書怎麼寫……這還真是後話。

其次我們來説東晉大文人、大隱士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了,念過中學語文的都學過《飲酒》,也知道《歸去來兮辭》。在大家的印象裏, 這位“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先生好任性,好瀟灑,好有氣節,他的“精神家園”也好令人嚮往。

那麼,是誰讓一向恬淡的陶縣長這麼不悦,好在史書上確有其載——還是“督郵”。對了,就是劉備怒打的“督郵”。和之前那位不一樣,惹得陶先生掛印而去的這位督郵在史上確實留了名的。

據説,公元405年秋,陶淵明到了彭澤縣來縣令。這年冬天,潯陽郡派遣督郵劉雲來巡視公務,此人素有惡名,兇狠、貪婪,每年都以巡視為名向轄縣索要賄賂,否則栽贓陷害。這次一到彭澤,劉督郵就差人去叫縣令來見。陶淵明才到任,沒和此人打過交道,雖然不想見他,但又不得不見,就在他要動身時,縣吏攔住了他。

“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這是小吏提點他的話,説這話也是出自好意。原本就心不甘情不願的陶先生終於發作了,他長歎一聲,道:“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

説罷,陶縣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寫就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縣。從此,東晉少了位當官的陶大人,是多了位田園山水詩的陶大詩人。

督郵這個官職,到了隋朝就撤銷了,在中國歷史上前後存在也就五百年光景。“亭長”劉邦當了漢朝開國皇帝,“宋押司”、“武都頭”、“魯提轄”也因《水滸》留名,倒是這督郵沒啥大來頭,如今少有人知,僅存的故事不多,還盡留下的是反面角色。

説來説去,這“督郵”盡是些惹事的主啊,惹得劉關張三兄弟跑了路,逼得陶淵明卸了官,還別説,真改變了人家的人生軌跡。

最後多説一句,有個成語叫“平原督郵”。不好意思,督郵在這又是個貶義詞。説的是在魏晉時期,東晉大將桓温手下有個主簿善於辨別酒的好壞,他把好酒叫做“青州從事”,因為青州有個齊郡,齊與臍同音,意思是説好酒力一直達到臍部,所以酒好。他把次酒叫做“平原督郵”,因為平原郡有個鬲縣,鬲與膈同音,次酒的酒力只能到達胸腹之間。這裏的“督郵”無奈打了個醬油,和“從事”一樣並無實指,屬於躺槍了。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