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都城,古指帝王“建都”“封邑”或 “稱帝”之城。所以,古代都城指國家的都城及諸侯國、封國的都城,又稱京城、國都,今稱首都。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都城作為王朝的政治中心,乃是一個王朝最為重要的所在,而所謂“遷都”,簡單來説就是將國家原來設立的首都,由另外一個城市所取代。古代王朝之所以選擇遷都,原因其實很多,例如勢力發展、迫於形勢、避免威脅和都城陷落等各種原因。那麼,歷史上各個王朝的遷都情況到底如何,是從哪裏遷到了哪裏呢?讓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1、夏朝多次遷都:因政治形勢需要。根據《史記·夏本紀》和《史記·周本紀》等史料記載,大禹接受舜帝禪讓後,為避諱舜的兒子商均,於是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到了大禹之子啟在位期間,又將都城遷到了陽翟(今河南禹州)。到了太康在位期間,又將都城遷到了斟鄩(今河南偃師),但之後便發生了“太康失國”事件,由於河洛地區淪陷,夏人便又遷徙到了商丘(今河南商丘)。之後,少康復國,重新光復河洛地區,便又遷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再之後又遷都至原(今河南濟源西北)。少康死後,杼即位,五年後遷都老丘(今河南開封祥符區),此後四代君主皆定都於此,直到廑在位時,又遷都至西河(今河南安陽東南)。到了最後一任國君夏桀時,又將國都遷回了斟鄩。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第2張

2、商朝也多次遷都:因水患和國勢變化。按照《竹書紀年》的記載,成湯滅夏後,定都於亳(今河南商丘),在此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商朝的國都都在此。直到中丁即位之初,因水患和自身統治考慮,將都城遷至囂(今河南鄭州西北)。戔甲時,隨着王朝衰微,又將都城遷至相(今河南安陽北)。祖乙即位後,因水患困擾,將都城遷至耿(今山西運城河津),不久便再度因水患遷至邢(今河北邢台)。之後,隨着商朝的中興,又將都城南遷至庇(今山東菏澤鄆城北)。到了南庚時期,由於商朝王權的弱化,又將都城遷至奄(今山東曲阜)。盤庚即位後,先將都城遷回亳,後又遷至殷(今河南安陽殷都區),一直到商朝滅亡。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第3張

3、周朝自鎬京遷至洛陽:因犬戎攻陷鎬京。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之後,因周人本就起於西部,因此定都於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不過為了控制東部地區,周朝還是在洛陽修建了成周城,成周城於周成王時期建成,周天子將直接由周王室控制的周八師(每師兩千五百人)駐於此,用以震懾東方。西周末年周幽王時期,因廢立太子事件引發內亂,申侯聯合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鎬京,周幽王被殺。周平王二年(前770年),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護衞下,周平王將國都東遷至洛陽。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第4張

4、諸侯國多有遷都:多因政治需要。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多有遷都歷史。例如秦國便曾九次遷都,秦國被封於秦邑(今甘肅天水),後因攻滅犬丘,又遷都西垂(今甘肅東南),此後隨着秦人不斷向東發展,又先後遷都於汧渭之會(今千河與渭河交匯處)、汧邑(今陝西隴縣南)、平陽(今陝西寶雞)、雍城(今陝西鳳翔),到秦靈公時,為擺脱舊貴族的羈絆,便又遷都於涇陽(今陝西涇陽北),秦獻公時為對魏作戰又遷都至櫟陽(今陝西西安閻良區),到秦孝公時則遷都咸陽(今陝西咸陽市東、西安市西北)。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第5張

又如楚國曾七次遷都,最初都丹陽(今河南淅川),楚文王時遷都郢都(今湖北荊州市荊州區),“柏舉之戰”後楚昭王遷都鄀都(今湖北宜城東南),楚惠王則短暫遷都鄢都(今湖北宜城),“鄢郢之戰”後楚頃襄王遷都於陳都(今河南淮陽),楚考烈王時先遷都巨陽(今安徽阜陽北),後又遷都於壽春(今安徽壽縣)。

再如燕國曾五遷都城,先後建都於燕地(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鎮東北)、臨易(今河北雄縣、容城一帶)、薊城(今北京)、武陽(今河北保定易縣高陌鄉)、遼陽(今遼寧省遼陽市)。韓國則先後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州)和新鄭(今河南新鄭)。趙國先後建都於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中牟(今河南鶴壁西)、邯鄲(今河北邯鄲)和信都(今河北邢台)。魏國先後建都於安邑(今山西夏縣北)和大梁(今河南開封)。齊國則先後建都於營丘(臨淄)和蒲姑(今山東博興縣湖濱鎮寨卞村西北)。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第6張

5、東漢洛陽-長安-許都:東漢末年亂局。西漢始終都長安,並未進行遷都,包括新莽也未遷都,只是將長安改為了常安。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後,建都洛陽,至東漢末年都始終未進行遷都。東漢末年,“十常侍之亂”爆發,董卓入京後掌控朝政,後被關東聯軍擊敗,無奈之下挾持漢獻帝自洛陽遷都長安。董卓被殺後,李傕郭汜又入長安,後兩人爆發內訌,漢獻帝東逃,於建安元年(196年)被兗州刺史曹操迎入洛陽,不久又裹挾漢獻帝劉協遷都至許,改稱許都。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第7張

6、魏晉南北朝遷都情況:亂世爭奪天下。三國時期,曹魏都洛陽、蜀漢都成都,都沒有遷都,東吳孫權稱帝之後,則是先定都武昌,後又遷都建業。西晉則是自洛陽遷至長安,西晉都城洛陽在“永嘉之亂”中被劉聰攻破,晉懷帝司馬熾被俘殺,其侄司馬鄴於長安稱帝,定都於長安。到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南朝都城基本固定,十六國和北朝遷都倒是較為頻繁,例如後趙從襄陽遷都至鄴城,北魏自盛樂遷都至平城,後又遷都至洛陽。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第8張

7、隋朝自大興遷都洛陽:為擺脱關隴士族牽制。隋文帝楊堅接受禪位稱帝后,於開皇二年(582年)在北周都城長安之南龍首山營建新都大興城。隋文帝楊堅去世之後,隋煬帝楊廣即位之後,由於隋朝皇室與關隴士族矛盾逐漸加深,為了擺脱關隴士族的牽制,降低其對朝廷的影響力,隋煬帝於大業元年(605年)將都城遷到了洛陽,先稱東京,後改稱東都,同時稱舊都為西京。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第9張

8、唐朝自長安遷至洛陽:武周亂局和唐末亂世。唐朝建立後,以隋朝的大興城為京師,並更名為長安,唐高宗李治則在顯慶二年(657年)立洛陽為東都,並不時往返於二都之間。後武則天接受唐睿宗禪位稱帝,定國號為周,並將都城正式遷到了洛陽。神龍元年(705年),“神龍政變”爆發,武則天被迫還政於唐中宗李顯,李唐恢復統治,不過直到唐玄宗繼位之後,才將都城從洛陽遷回長安。到了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加劇,朱温於天佑元年(904年)裹挾唐昭宗再度遷都洛陽。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第10張

9、五代十國遷都情況:後唐、後晉曾遷都。五代十國時期,“十國”遷都情況相對較少,“五代”遷都倒是相對頻繁。例如後唐,李存勖建立後唐時,定都於魏州,稱興唐府,同年十月攻滅後梁,遂遷都於洛陽。又如後晉,石敬瑭在契丹支持下於柳林(今山西太原東南)稱帝,在攻滅後唐之後,便又遷都汴州(今河南開封)。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第11張

10、宋朝自開封遷至臨安:兩宋交際。趙匡胤建立北宋之後,定都於開封府。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破開封,趙構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南)稱帝即位,後面對金兵的進攻,趙構又南逃臨安(今浙江杭州),以臨安府為南宋行在。不過,南宋初期,趙構仍尊開封府為京師,以此彰顯恢復中原之意。直到紹興二年(1132年),宋高宗才正式遷都臨安府。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第12張

11、金國會寧-大興-開封-蔡州:統治需要。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時,以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為都城。到了金元元年(1153年),金廢帝完顏亮為了南下攻宋和推動漢化改革,將都城遷至大興府(今北京),稱之為中都大興府。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完顏珣在蒙古的掠奪和威脅下,宣佈向南遷都至開封府(今河南開封),稱為南京開封府。正大九年(1232年),晉國在“三峯山之戰”戰敗,蒙古軍隊圍攻開封府,金哀宗於是又一路逃至蔡州(今河南汝南),遷都於此。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第13張

12、元朝自大都遷至上都:元朝被迫撤出中原。至元八年(南宋鹹淳七年、1271年),忽必烈稱帝建國,定國號為大元,改中都(燕京,今北京)為大都,定都於此。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出兵北伐,元惠宗見大勢已去,遂撤離大都,退至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第14張

13、明朝自南京遷至北京:統治需要。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於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定都於應天府(今江蘇南京),稱為南京應天府。明成祖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取皇位,皇位穩固之後,開始着手遷都,並最終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正式遷都北京。明朝滅亡之後,弘光帝又於南京應天府稱帝,建立南明,這時都城便又遷至了南京。

歷史上哪些王朝進行了遷都?各自的遷都情況如何? 第15張

14、清朝赫圖阿拉-遼陽-瀋陽-北京:勢力的不斷髮展。後金天命元年(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於赫圖阿拉建國稱汗,定國號為金,建都於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撫順)。天命六年(1621年),努爾哈赤親自率兵攻佔遼陽城,並於當年遷都遼陽。天命十年(1625年),努爾哈赤數年間攻佔瀋陽、廣寧等七十餘城,遂又遷都瀋陽。天聰九年(1635年),清太宗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仍建都瀋陽。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進佔北京,同年十月,清朝遷都北京。

以上便是各個朝代的遷都情況,事實上我國古代大部分時期實行的都是多京制,即除了皇帝所在的都城之外,還多設有留都、聖都、行都等陪都,以上遷都主要指的是皇帝所在的都城,並未將陪都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