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夷陵之戰的背後是什麼樣的政治決策?真相是什麼?

夷陵之戰的背後是什麼樣的政治決策?真相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與東吳之間的一場戰役,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三國時期,魏、蜀、吳爭霸,其中劉備創立的蜀漢政權由盛轉衰的兩個關節點一個是關羽大意失荊州,另一個是劉備登基後悍然發動對東吳的進攻,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而回。

荊州丟失後,兩路北伐的前進基地失去一個,但並非傷筋動骨之痛,蜀漢的大部分實力還在,最關鍵的是主心骨劉備還在。

而夷陵之戰後,不但將蜀漢多年積攢的精兵和物質消耗一空,連劉備也因大敗後承受不了打擊,患病身亡。

至此,蜀漢政權變成三國中最勢弱的一方,劉備一輩子打拼的奮鬥目標成為完全不可能實現的鏡中花、水中月。

夷陵之戰的背後是什麼樣的政治決策?真相是什麼?

劉備當初和諸葛亮規劃蜀漢集團的戰略時,首要敵人是北方的曹魏集團,而對於東吳制定的規劃是“和”,為達成這個規劃,劉備甚至不惜自降輩分,娶了孫權的妹妹做老婆。

雖然孫權襲取了荊州,但最強大的曹魏還在北方虎視眈眈,劉備為何會在剛登基不久就不惜以舉國之兵東征孫權?他的戰略目的到底是什麼?小編略作分析如下:

第一:或許是為了復原“隆中對”時的戰略規劃?

諸葛亮給劉備作的“隆中對”中,對於北伐曹魏是規劃的兩路出兵,一路是漢中,另一路就是荊州,面對龐然大物曹魏,單獨一路出兵討伐是很難戰勝的,除非蜀漢的絕對實力在曹魏之上,但顯然不是,所以荊州的丟失對於北伐的成功率來説算是有比較重要的影響。

劉備伐吳,或許目的僅在於荊州,拿下荊州復原“隆中對”時的戰略,並順帶嚇唬住孫權,讓他在蜀漢北伐的時候別在側翼搗亂。

第二:劉備稱帝后,手下的幾大派系都要賞賜財富和土地,從何而來?

劉備是以外來人身份在蜀中稱帝,蜀中的世家大族和隨劉備入蜀的元老派、荊州派是有很深矛盾的,跟隨劉備入蜀的元老派、荊州派是嫡系,天下三分有其一他們出的力最大,不能虧待他們,但要賞賜的話只能從蜀中的財富中擠出來,特別是土地,包括官位也是元老派和荊州派佔據要職。這就讓原蜀中的世家大族們心裏要流血了。

荊州還在時,那邊能安置一部分,荊州丟失後,僅僅依靠蜀中的資源來安置和賞賜手下的幾大派系就很困難了,又不能強行犧牲任意一方,否則就要大亂。大傢伙跟着劉備嘔心瀝血不都是為了功名和財富嘛。

為了緩和這種矛盾,只能去想辦法擴張,有了多餘的財富和土地,劉備才有激勵士氣的本錢,才有北伐成功的希望。

所以必須讓大家看到跟着他劉備混有實實在在的好處,曹魏比較強,不好去搶,那就是東吳了,不説消滅孫權搶佔江東,至少能拿回荊州吧,多個荊州在手,不説北伐希望大增,至少手頭上能寬裕一點。

第三:首要戰略目標已經變了,先打弱敵,整合力量後再戰強敵

劉備東奔西逃數十年,不管他是為了自己當皇帝,還是不願寄人籬下,口頭上的宣傳口號一直都是“復興漢室”,有了這個口號,他才能以白手聚齊起一幫志同道合的文臣和武將幫助他打江山,也成功的打下來三分之一。

在曹丕篡漢前,漢獻帝是名義上的皇帝,劉備“復興漢室”的首要目標當然就是把皇帝從曹操的魔手下解放出來,自己來輔佐復興。所以,北伐是唯一選項,在這個大義面前,孫權也不敢扎刺,在後面搗亂的可能性很小。但曹丕篡漢後,漢獻帝或許不在了。

“或傳聞漢帝見害,先主乃發喪制服,追諡曰孝愍皇帝。”《三國志·先主傳》

也或許是裝作漢獻帝不在了,然後劉備自己做了皇帝,劉備稱帝時定的國號就是“漢”,以前的皇帝沒了,現在新皇帝上位,解救也就無從説起,那麼國家的最終戰略就從解救漢獻帝后“復興漢室”變成了完成全國的統一,這也是國號定為“漢”之後必然要承擔的責任。

夷陵之戰的背後是什麼樣的政治決策?真相是什麼? 第2張

既然是為了統一,那就未必要先打強敵,可以先收拾孫權這個相對弱小的割據軍閥,然後整合好整個南方的力量再來北伐,這樣成功的機率會大得多。

第四:趁着曹魏內部還沒有整合好,趕緊出手幹掉孫權

即便劉備先去北伐,也要顧及東吳的感受,孫權不是省油的燈,他也需要生存,不會眼睜睜看着曹魏或蜀漢分出勝負,兩方中的任何一方佔據上風,他肯定都會出手幫助弱小的一方,劉備北伐曹魏,如果節節勝利,東吳難免不會在後面搗亂,比如説再搞個偷襲什麼的。

蜀漢又沒有足夠的實力開闢第二戰場,那麼先搞定東吳這個簡單選項也不是不可行,即便滅不掉孫權,也至少要打得他元氣大傷,多搞回幾塊戰略緩衝地,省得北伐的時候被孫權掣肘。

對蜀漢有利的是,劉備準備伐吳時,曹丕剛剛篡漢僅一年時間,曹丕雖然拋出“九品中正制”和北方的世家大族做了利益交換,但內部總還是有忠於漢室的反對派的,曹丕又是二代繼承人,他需要時間理清內部的次序,短時間內不會插手南方。

因此,這個時間是最合適來幹掉孫權的,再晚個一年半載的,曹丕緩過氣來了,就不會任由蜀漢或東吳中的任意一方統一南方。

我們現代人把這種情況美其名曰“戰略機遇期”,在曹丕無法顧及到南方的時候,用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迅速的伐吳,如果順利的話(劉備出征時當然是信心滿滿的),等曹魏反應過來,沒準已經幹掉孫權並擁有江山半壁了,到了這個時候,就問還有誰能阻止劉備?

綜合以上分析,劉備東征東吳絕非頭腦發熱,也絕非是為了所謂的給兄弟關羽報仇,的確更改了“隆中對”的戰略規劃,但根本目的還是為了先弱後強的逐步統一全國。劉備非庸才,領兵打仗打了幾十年,統軍打仗的能力還在諸葛亮之上,眼光未必差,絕對知道好壞。

他做出先打東吳的戰略時也不會想到自己會敗得那麼慘?他的戰略目的朝堂上有能耐的大臣也都能判斷得出來,《三國演義》裏趙雲和諸葛亮輪番上前勸阻劉備的事在史書上是沒有的,《三國志》的記載中只有一個秦宓因勸阻劉備而下獄,秦宓當時僅僅是個從事祭酒,也就是説,當時蜀漢內部的勢力中很有可能大部分是支持劉備的這個決策的。

夷陵之戰的背後是什麼樣的政治決策?真相是什麼? 第3張

戰略決策或許正確,不過劉備顯然大意了,驕兵必敗是千年以來的真理,在黃口孺子陸遜的一把火下,蜀漢軍隊一敗塗地,最重要的是領頭羊劉備沒撐住,沒多久就去世了。

劉備一死,蜀漢內部唯一的一個能壓制住各派系的強力人物不在了,本來勢力就變得最弱小,內部還無法齊心,諸葛亮鞠躬精粹的多次北伐自然只能是毫無進展。

因此,三國時的蜀漢政權衰退於“夷陵之戰”後沒錯,但劉備本身做出的決策未必就錯了,無非是敗者為寇而已。

備註:關於趙雲勸諫劉備不要伐吳以及諸葛亮感歎若法正在必可阻止劉備的記錄在司馬遷所著的《資治通鑑》裏有專門記載。對此小編有存疑,首先,諸葛亮和趙雲都是比秦宓更重要的人物,這麼重大的歷史事件,《三國志》裏卻沒有他們的言論和意見,為何反而單獨記錄秦宓的言論?《三國志》裏連“羣臣諫之,不從”等類似的字眼都沒有。或許司馬光有更多的史料證明,那麼小編就錯了。

其次,司馬光的立場屬於非戰一類的,算是妥協派,從他對西夏的態度和當宰相時實行的政策就可以看出來,《資政通鑑》是他寫出來給皇帝看的,那麼是否會將個人立場寫入進去?公認的最嚴謹的史學家司馬遷在寫《史記》時都帶有個人立場,比如貶低王翦、蒙恬、衞青、霍去病等戰場上的英雄。所以司馬光也並非不能編寫帶有個人立場的言論,包括本文就帶有小編自己個人的理解和立場,至於誰對誰錯,讀者可以自行判斷,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