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皇宮有多少禁衞軍?完全聽命於皇帝嗎?

古代皇宮有多少禁衞軍?完全聽命於皇帝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5.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保衞國家領導人的條例叫皇家禁衞制度。那麼古代皇宮有多少禁衞軍?完全聽命於皇帝嗎?下面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古代皇帝的個人居住與辦公地,稱為“禁地”,故其警衞人員稱為“禁衞”,警衞部隊稱為“禁軍”。後來禁軍就成為封建時直轄屬於帝王親軍,擔任護衞帝王或皇宮、首都警備任務的軍隊。

因時代、文化與地域的不同,有其他異名同義的名稱,如禁衞軍、親衞軍、近衞軍、御林軍等不同稱呼。在封建時代式微後,這些名稱往往成為軍事榮譽稱號,授予建立特殊功績的部隊。要説明的是禁軍不是“警衞團”,人數多的時候規模可達上百萬之多!

古代皇宮有多少禁衞軍?完全聽命於皇帝嗎?

在周朝以前,中央政府並無常備武力。但是如果要進行軍事活動的話,這些軍隊的大部分人都是由貴族號召的,軍隊的組成很多時候主要是平民和奴隸。到了周朝,中央政府方有常備軍設置。

《周禮·夏官·司馬》篇曰:“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周天子直轄武力有六軍,號稱天子六師,宗周六師。其餘諸侯國依國家大小擁有一至三軍不等武力。

六軍任務為拱衞天子、守備王畿、征伐不臣諸侯與蠻夷,性質相當於禁軍,六軍統率將領則分別委由朝廷大臣(卿士)任之。後世“六軍”一詞亦成為禁軍代稱,如唐白居易作《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進入封建社會後,保衞皇帝的警衞人員數量大增,素質也得到極大提升,形成了完整的警衞體系,出現了獨立的武裝警衞部隊。秦統一六國之後,為鞏固中央集權,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其中絕大部分為後世兩千年的歷史所傳承,禁衞制度就是其中一種。

秦朝實行皇帝、皇宮、京城三級保衞體系,即由郎中令率領郎官等貼身侍衞部隊守護皇宮殿內,形成皇宮的核心警衞;由衞尉率領衞士守衞皇宮殿外和宮牆之內,擔任宮門守衞,形成環衞皇帝的第二道防線;由中尉率領的禁衞軍負責皇宮之外宮城的警備,形成拱衞皇帝的外圍防線。

遺憾的是,雖然秦朝保衞皇帝有“三保險”,卻是出紕漏最多的朝代之一。秦宮中發生的荊苛刺秦王,趙高廢始皇遺詔,趙高刺殺秦二世等,都和御林軍有着直接或者間接的聯繫。秦二世胡亥便是讓自己的“警衞隊長”、郎中令趙高殺死的。

可能是吸取了秦二世被禁軍殺死的嚴重教訓,漢朝在保衞皇帝的制度設計上更講究,分工更明確。西漢有兩支武裝保衞力量,即“南軍”和“北軍”。漢朝初年,設置郎中令負責皇帝的核心警衞;設置衞尉負責皇宮殿門之外,宮門之內皇宮禁衞;設置中郎掌握京城衞軍,負責京城治安保衞。

到漢武帝的時候社會極不穩定,京城政治形勢動盪,為了確保皇室的安全和出征匈奴的需要,漢武帝進一步加強皇帝的貼身侍衞的力量和南軍、北軍的力量,並多次派禁衞軍率師出征塞外,使西漢禁衞軍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如果皇帝控制不了禁軍,麻煩便大了。東漢末期,皇帝根本指揮不動禁軍,曹操成了禁軍的實際統帥。最精鋭的“虎豹騎”是禁軍中的親軍,名義上是保衞獻帝劉協,實則是奉曹操之命看守這位皇帝。

魏文帝曹丕在既有的“虎豹騎”(分屬虎營、豹營的騎兵團)中,選編精鋭組成侍衞隊,稱“武衞軍”。而魏國的虎豹騎最初就是由曾任漢朝禁軍指揮官之一的曹操編組成,長官曆來由曹氏一族的曹純、曹真、曹休出任;此為曹魏禁軍的由來。

隋唐時期,禁軍規模發展空前大。隋文帝繼承並改革北周軍制,將中央禁衞軍設置十二俯,太子東宮禁軍設置東宮十率。隋煬帝即位以後,進一步改定名稱,健全體制,邊十二俯為十二衞,進而擴大到十六衞。

到了唐代,禁衞軍制度規模遠遠超過隋朝,其中央禁衞軍分為南北衙兵兩個系統,職守各有側重,共同擔負皇帝、皇宮和京師的警衞任務。此外太子還掌握一支相當規模的禁衞武裝,設置太子中左右衞率俯、太子左右司御率俯、太子左右清道率俯等,分別負責東宮的警衞安全。

宋朝禁軍規模之龐大、體系之複雜,都是以往所沒有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曾任後周禁軍將領,又是通過兵變坐上皇帝寶座的,深知警衞部隊的重要。所以,他格外重視禁軍的組建,營建禁衞精兵的同時,又收編地方軍,擴充中央禁軍,構築出了史上最龐大的國家警衞部隊。

宋太祖開寶年間,全國軍人37.8萬人,其中禁軍便有20萬人。後來每位皇帝都重視禁軍的建設,宋太宗至道年間全國軍人66.6萬,其中禁軍35.8萬。到宋仁宗慶歷年間,全國禁軍人數規模已經達上百萬。其中一半以上駐守京城,其他散佈全國各地,內外相制,無偏重之患。

明朝以北京為都的223年的時間裏,北京始終是處於政治、軍事鬥爭的餓前沿,保衞京師北京的安全是明代軍事工作的重要任務。明代將七八十萬京營軍隊駐紮在京師,築長城、修城池,加強北京的警備,設置“上二十六衞”擔負宮廷警備,建立了一套防衞與治安制度。

古代皇宮有多少禁衞軍?完全聽命於皇帝嗎? 第2張

所以明代的禁衞軍不同於歷史上其他時期的禁衞軍,他既是京城的守備力量,又是對外作戰的主力。明代的禁衞軍中,錦衣衞權勢最重,對明朝的影響最大,它是明代內廷禁衞軍的代表,是承擔着侍衞皇帝與展皇宮依仗的最為重要的禁衞力量。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異常尖鋭。清朝最高統治者為了維護其利益,集八旗兵力過半約十萬餘人於京師(北京),號稱“禁旅八旗”以保衞皇室和都城的安全,其中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統轄,為皇帝親軍,是清朝禁衞軍的核心力量,下五旗由諸王、貝勒、貝子分領。

到清朝晚期,清廷在在內憂外患的壓迫下創建新式禁衞軍:神機營,用西方近代武器裝備,兵員從八旗原有的禁衞軍諸營中選拔。但是由於清王朝的腐敗和種種積重難返的問題,這支新建的禁衞軍與近代化勁旅的要求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