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探索蘇軾一生中最後的時光,他是怎麼度過的?

探索蘇軾一生中最後的時光,他是怎麼度過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蘇軾,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他的仕途十分坎坷,他的一生不是被貶謫,就是在被貶謫的路上。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年紀輕輕的宋哲宗突然去世,他的弟弟徽宗趙佶繼位。新皇帝登基後,罷免了和自己作對的宰相章惇,把他貶謫到了嶺南雷州,同時赦免了被流放在儋州(今海南島)的蘇軾。

聽到這個消息,儋州的父老鄉親紛紛向蘇軾道賀。蘇軾自己卻表現得非常淡定,“此心安處是吾鄉”,屢經貶謫的蘇東坡已經把海南當成了自己的家鄉,此刻的離開,他只有依依不捨之情。他在《別海南黎民表》一詩裏寫道: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遠遊。

平生生死夢,三者無劣優。

知君不再見,欲去且少留。

蘇軾帶着小兒子蘇過橫渡瓊州海峽,回到了大陸。在惠州稍作停留後,繼續北行。

探索蘇軾一生中最後的時光,他是怎麼度過的?

在路過大庾嶺的時候,他們在一個小店裏休息。有個老者出來問道:“這是哪裏來的官員?”蘇軾的隨從答道:“是蘇尚書遇赦回來了。”老人又驚又喜:“真是蘇子瞻回來了,我聽説有人千方百計要謀害您,沒想到還能看見您北歸,真是天佑善人啊!”

蘇軾也很高興,他感謝了老人的關懷,就在店內的牆壁上題了一首《贈嶺上老人》:

鶴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親栽。

問翁大庾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

經過鎮江時,蘇軾邀請老朋友米芾同遊金山寺。在廟裏,他們看見了著名畫家李公麟多年之前所畫的一幅蘇軾像。看着當年的畫像,想着自己坎坷起伏的一生,蘇軾百感交集,提筆在畫像上題了四句詩: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終於回到了常州,這裏有他置下的房產,也是他選好的終老之地。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蘇軾收到了一封信,是老朋友兼政敵章惇的兒子章援寄來的。章援是蘇軾的門生,他當然知道自己父親對蘇軾的迫害,但他聽説朝廷要重新重用蘇軾,害怕蘇軾對父親進行報復,就寫了一封長信,委婉地為父親求情。

收到信,蘇軾很高興,馬上回信一封。他在信裏説自己和章惇四十年的交情不會改變,他告訴章惇在嶺南不要亂服丹藥,並承諾會把自己這些年的養生心得《續養生論》給他寄過去。

對那個差點把自己整死的老朋友,一向心懷寬廣的蘇軾沒有一絲怨恨之情。就像他曾經和弟弟蘇轍所説的那樣:“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

寫完這封信一個月後,蘇軾在常州溘然長逝,結束了顛沛流離的一生,一代文星就此隕落。

門生李廌為他寫了一篇祭文,其中有幾句這樣寫道:“道大難容,才高為累。皇天后土,鑑平生忠義之心;名山大川,還千古英靈之氣。”這是對他一生的最好概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