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呂氏勢力最終失敗,歸根結底錯在哪兒?

呂氏勢力最終失敗,歸根結底錯在哪兒?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2.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初期,有過8年左右的呂后臨朝稱制時期,不過她餘生竭盡全力地扶植呂氏勢力,意圖進一步奪取劉氏江山,但最終還是失敗了,根結在於,呂氏鬥不過漢室的功勛集團。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首先要説的是,劉邦稱帝時期,不可避免地開啟了對功勛集團的打壓,尤其是對異姓王,能做掉的全都做掉了,只有長沙王吳芮沒有被清算。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有一些事情是不適合劉邦出面的,呂后也懂得其中的道理,因此呂后開始染指漢室朝堂其實劉邦默許的,老兩口合力清楚一些對劉氏天下存在威脅的功勛宿將,這基本上是眾人的共識。

正是因為如此,劉邦想要讓呂后替自己辦事,就要給予呂后權力,因此在劉邦死後,呂后已經具備了奪權的資本,並且一路扶持諸呂掌控漢室中樞。

呂氏勢力最終失敗,歸根結底錯在哪兒?

可以説呂后主政時期,西漢國力是處於上升期的,她那個兒子劉盈沒有手腕,無法維持漢朝初期穩定的局面,因此呂后對於西漢是有功的。

但問題是她以及呂氏一族沒有退路,因為本來劉邦就是藉助呂后的勢力打壓功勛集團的,只要呂后一退,用不了多久,功勛集團在牢牢掌控朝堂上的話語權後,就會對呂氏一族進行清洗,呂后最多可以保證自己無性命之憂,但是呂氏一族的滅族之災是躲不了的。

既然退一步是死,進一步雖然更加兇險,但好歹有活的可能,所以説無論呂后願不願意,她都必須向着呂氏奪權的方向發展。

最明顯的一個時間節點是孝惠七年(前188年),次年劉盈病逝,前少帝即位,呂后成為開啟臨朝稱制。

而在劉盈死的時候,功勛集團是暫時向呂后妥協的。

《史記.呂太后本紀》闢彊曰:「帝毋壯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請拜呂台、呂產、呂祿為將,將兵居南北軍,及諸呂皆入宮,居中用事,如此則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禍矣。」丞相乃如闢彊計。太后説,其哭乃哀。呂氏權由此起。

簡單來説,是在劉盈死後的國喪之時,呂后雖然哀傷但是並未流淚,一臉心事重重的樣子,張良之子張闢強告訴陳平等人,呂后這是擔憂功勛集團趁劉盈病逝之機,對其發難。

而那個時候呂氏還沒有從根本上影響到漢室的根基,從呂后打擊下存活的功勛宿將也沒有到了和呂后撕破臉,決一死戰的地步,因此呂台、呂產、呂祿等人,在功勛集團的提議下先後為將。

最主要的是諸呂掌控了京師的部隊,這樣的話呂后才能放下心來,因為有軍隊在手,心裏就不虛啊。

呂氏勢力最終失敗,歸根結底錯在哪兒? 第2張

不過呂后想要的可不僅僅是這些,之前就説了,呂后她沒有退路,只能得隴望蜀,在自己有生之年,為呂氏確立奪取皇位的根本優勢。也就是給諸呂封王,這是呂后臨朝稱制時期,第一次觸及功勛集團的底線

因此功勛集團中的王陵和呂后爆發了正面衝突。

《史記.陳丞相世家》高後欲立諸呂為王,問王陵,王陵曰:「不可。」......呂太后怒,乃詳遷陵為帝太傅,實不用陵。

王陵是曹參死後,成為右丞相的,呂后既然想要立諸呂為王,必然要得到王陵的認可,但是王陵是堅持不同意的。

畢竟當初劉邦和大臣們的誓約還在,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啊,可以説呂后想要更進一步,確保呂氏有更多的資本和功勛集團叫板,甚至是奪取漢室天下,給諸呂封王是最關鍵的一步。

因此王陵是堅決反對的,結果呂后就明升暗降,奪取了王陵的實權,功勛集團遭遇一波打擊。

但這裏要説的是,王陵被奪權,也是以陳平等人為首的功勛集團默許的,當時陳平是左丞相,他和周勃是同意給諸呂封王的。

《史記.呂太后本紀》問左丞相陳平、絳侯周勃。勃等對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稱制,王昆弟諸呂,無所不可。」太后喜,罷朝。

我們如今已經不知道,當時呂后和陳平周勃等人有沒有私下交易什麼條件了,但是可以確認的是,正是由於功勛集團的主要人物暫時退卻,呂后給諸呂封王的加護才得以實施。

從此,諸呂在外有封地,為諸侯王,但是呂氏主要人物都沒有去封地,而是留在了京師長安,當時漢朝都城的南北軍就被呂氏掌控着,可以説呂后通過此舉,已經讓呂氏完成奪權的一半準備了。

局勢發展如此,呂氏一族勢力已經達到巔峯,想要實現徹底壓制功勛集團,奪取皇位,呂后必須要削弱功勛集團的勢力了。

因此呂后在臨死前,即高後八年(前180年),她佈局將呂產強行推上了相位(呂產是呂后病逝後成為丞相的,但這都是呂后生前佈局的結果),這是第二次觸及了功勛集團的底線,如果説不是同年呂后就病逝了,她要是再多活幾年,局面是什麼樣的?

那就是呂后想要的局面了,呂氏在外有封王,可以拱衞呂氏篡奪漢室後的江山,在內,京師部隊掌控在呂氏手裏,朝堂之上,也盡是呂氏一派的勢力,那樣的話,只要呂氏奪權江山後,能夠撲滅其他劉氏諸侯王的反撲就可以穩定局面了。

當然想要實現這個計劃,需要一個條件,那就是呂后能活很久,而功勛集團的老臣大多活不過呂后,這樣的話,功勛集團缺少擁有號召力的人物,對呂氏的威脅也就自然小了。

只是呂后扛不住歲月啊,她病逝後,呂氏是沒有能力出色的後輩的,呂后已經為他們創造了那麼好的條件,結果呢?一個比一個沒膽,輕鬆被功勛集團所擊敗了。

《漢書.高後紀》上將軍祿、相國產顓兵秉政,自知背高皇帝約,恐為大臣、諸侯王所誅.......因謀作亂嬰至滎陽,使人諭齊王與連和,待呂氏變而共誅之。

先是被派去領兵抵擋劉氏諸侯王進攻的灌嬰駐軍不前,和諸侯王聯合等到反擊呂氏,都城內,呂氏諸人更多的是想要保命,呂后再多的佈置都無用,為首的呂產、呂祿無力掌控局面,很快就被功勛集團和劉氏諸侯王所擊敗,呂氏勢力被誅滅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