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邦的狐朋狗友為何卻都是治國將相之才?

劉邦的狐朋狗友為何卻都是治國將相之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初年,開國君臣劉邦及其主要大臣都出身寒微,被趙翼稱之為“布衣將相之局”。

開國皇帝劉邦本人,原來只不過是秦朝的一個亭長而已,充其量相當於今天的一個派出所所長。他的家族也並不顯赫,甚至連其父母的姓名都沒有留下來。司馬遷在《史記》之中,只是稱呼劉邦的父親為劉太公,也就是劉老爺子。

西漢功臣第一的蕭何,不過是沛縣的一個小吏。功臣第二的曹參,原來也是沛縣小吏,和蕭何是同事。劉邦時期的太尉盧綰,原來是劉邦的一個鄰居。劉邦的著名將領兼連襟樊噲,原來就是賣狗肉的。後來擔任過丞相和太尉的周勃,原來是個在喪事之中吹曲子的,閒暇時間也編織蓆子來補貼家用。大將灌嬰原來是個販賣布匹的。著名謀士,後來擔任丞相的陳平,家境貧寒,後來娶了個富裕的寡婦日子才好起來。就連戰功赫赫的韓信,原來也曾經受過胯下之辱,一度連吃的都沒有。

可是,就這一羣布衣將相,後來追隨劉邦建功立業,名垂青史。首先來説,這些人雖然出身寒微,但是自身的能力都不容小覷。比如蕭何,雖然出身小吏,但後來在劉邦建國過程中,被劉邦稱為功臣第一。西漢初年,擔任丞相十餘年,被尊為相國。曹參在劉邦建國過程中,衝鋒陷陣,立下汗馬功勞,被定為功臣第二。後來蕭規曹隨,也被稱為賢相。陳平早年在鄉里,已經表現出不凡的才能和抱負。韓信,也是胸懷大志。

而這羣“狐朋狗友”卻極不簡單,他們出身不顯,卻各有優長,所以,後來他們都成了治國大才,試舉二人為例:

比如樊噲。樊噲與劉邦同鄉,沛縣人,他出身於貧苦家庭,早年以屠狗為業,劉邦好酒也好狗肉,經常到樊噲那吃蹭吃,久而久之,兩人成了狐朋狗友。後來,劉邦娶了呂雉,樊噲娶了呂雉的妹妹呂嬃,二人成了連襟。然而,就是這個屠狗出身的人,卻在劉邦面臨人生和事業關鍵抉擇的時候,挺身而出,給劉邦提建議,那建議真是智慧之言,而樊噲也因此而顯示出大臣之風。

 

劉邦的狐朋狗友為何卻都是治國將相之才?

網絡配圖

    前207年,劉邦西征拿下了咸陽,進入秦都,頓時被秦朝府庫裏數不清的金銀財寶和後宮三千佳麗迷亂了眼睛,他進入後宮,竟然陶醉於温柔之鄉,不願意出來了。在項羽手握重兵之時,在諸侯虎視眈眈之際,這時為財色所迷,肯定會功虧一簣,一個屠狗的樊噲,不但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去瘋搶秦宮珠玉珍寶,反而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想到了這個高度。

於是,樊噲闖進內殿,力勸劉邦趕快還軍灞上,不要貪戀奢美色。劉邦不聽,他又拉來張良,一起苦口婆心的勸諫,才最終讓劉邦清醒起來,還軍灞上。在關鍵時候,他能考慮到如此長遠,真是非尋常輩所能比。

又如蕭何。在秦朝時,蕭何任沛縣主吏掾,一個職小吏,他卻是個無論學、識、才、幹都非常全面的人,有如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辦事穩妥:在沛縣,蕭何辦事熨貼是非常有名的,當時,秦朝一御史來監察郡政,因工作需要,與蕭何一起辦公,蕭何事事妥當,大獲御史賞識,事情辦完後,蕭何因此被委任為郡卒史,考核名列第一。

而他們這些所謂“狐朋狗友”的成就,哪一個隨便拉出來都是開國功臣,不是王侯,就是將相,好不拉轟,那麼他們是從一個個小青年成長為一個個王侯將相,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有人的結論是:

一、跟對了人;

二、做對了事;

貌似很簡單,遇到、做到卻很不容易;他們從曾經的“狐朋狗友”蜕變到開國元勛可謂是一飛昇天,而這些“狐朋狗友”卻在中途經歷過千萬次的的艱辛與考驗,和這幾個集團共同成長、同呼吸、共命運與時俱進,才有了後來的集團因他們的功勛卓著而成長為一大王朝,他們也因集團的成功而得到個人榮光!

所謂的“治國大才”都是鍛煉出來的。治大國就像炒一道菜,得選好食材,掌握好火候,搞對工藝流程,最關鍵的是要去“做”,通過不斷的做和實驗,不斷總結和改善,才最終成為食神!道理是一樣的,所謂治國大才,出生時也與常人沒什麼兩樣,同樣需要餵奶,沒長什麼三頭六臂,至於那種出生有異象的説法,多半是附會而已。名將是打出來的,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才是最厲害的。如果有一天,你單位的領導要給壓擔子,就代表要提拔你了,因為給你鍛鍊的機會啊!在大爭之世,劉邦團隊懷着開放的心態,在混亂中學習、成長,能力一點一點提升,他們通過一輪又一輪的淘汰賽,讓自己變得更強,他們不相信宿命論,不相信“此天之亡我也,非戰之罪”,而是堅韌不拔,屢敗屢戰,最終反敗為勝,逆襲成功,問鼎冠軍!

 

劉邦的狐朋狗友為何卻都是治國將相之才? 第2張

網絡配圖

    在這樣一個淘汰賽過程中,他們的心胸、格局和能力是一步一步修煉起來的,並非一開始就具備了治國的能力,假如真的把一個小小的亭長立馬提拔到皇帝位置,十有八九估計沒有好下場!雖然劉邦曾經做過亭長,但是坐擁天下後,劉邦早已不是那個做亭長時的劉邦,因為他已經“脱胎換骨”。請諸位記住:英雄不問出處!別老是他媽盯着一個人的過去,有本事的人都想着如何把握當下,決勝未來!

和其他諸侯相比,這樣的出身當然先天就有劣勢,無論是整個集團的威望、號召力,還是成員們的眼界、能力等素養,都比不上六國貴族。不過他們有兩點優勢,是項羽等貴族無論如何比不上的。

首先是對底層民眾的瞭解。他們本身就來自普通百姓,都能體察民情,瞭解民間疾苦。楚漢戰爭中也就相對注重爭取民眾的支持,比如入咸陽後的秋毫無所犯,絕對會為劉邦大大加分。再比如,劉邦軍之前也有過屠城,但之後改弦更張,開始注重保護百姓。民眾的支持是劉邦集團勝利的根本原因。

另一個重要優勢就是,對秦政的熟悉。劉邦本人,還有蕭何、曹參、任敖、周苛等,都是秦國基層公務員,既體察民情更熟悉秦朝的制度,十幾年的時間足夠他們認識到秦政的先進性,楚漢戰爭期間,劉邦就有意識的在軍中推行軍功爵,樊噲列傳裏就明確記載了他每一戰斬首多少、得哪一級爵。立國之後,劉邦集團更是毫不猶豫地原樣繼承了秦制。這種政治眼光,是包括項羽在內的哪個六國貴族都辦不到的。

相比而言,他們在能力、素質等方面的缺陷,都是可以通過鍛鍊得到彌補的。所以説,題目中説這些人都是治國大才,倒不如説他們選擇了正確的道路,並在長期奮鬥中得到了持續的成長。

 

劉邦的狐朋狗友為何卻都是治國將相之才? 第3張

網絡配圖 

   良駒不與駑馬為伍,志士不與盜賊同路!一個講義氣的人身邊總能聚集起同樣捨生忘死的朋友!有了目標更是可以相互信任的去完成!所以劉邦手下都不自私自利,劉邦又寬懷大度,錢財職位該給就給!所以有人拼死效命!如周苛紀信!相比之下,項羽,陳勝的軍隊因為心不齊,又過於在意錢財功名!所以初期劉邦這種盈利模式是虧本的,後期卻能賺錢,項羽陳勝的模式前期兇猛,後期乏力,各自為戰,相互猜忌!只能説,性格決定命運!

劉邦有朋友,項羽也有,我們也有,劉邦的朋友成了治國大才,項羽的朋友有的選擇背叛,有的犧牲,因為命運不同才有了才有了我們今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