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武帝都不能征服的漠北,李世民是怎麼平定的?

漢武帝都不能征服的漠北,李世民是怎麼平定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李世民平定漠北的文章,歡迎閲讀哦~

一直以來,北方遊牧民族都是中原王朝的嚴重威脅。

為了對付這一威脅,歷代中原王朝又是修長城,又是勞師遠征,可謂竭盡全力。

漢武帝都不能征服的漠北,李世民是怎麼平定的?

漢武帝的漠北大戰氣勢恢宏,但卻始終未能征服漠北。

不過,唐初,李世民卻以很小的代價就“掃清沙漠”,平定漠北!

回顧這個過程,唐太宗對戰略爐火純青的把握,或許能對我們有所啟發。

薛延陀:棘手的對手

在唐朝攻滅東突厥的過程中,薛延陀是大唐的盟友。雙方一起合作,瓦解了東突厥。

在此過程中,薛延陀取代東突厥,成了漠北霸主。

大唐很快就發現:薛延陀的大汗夷男,比當年的頡利要棘手得多。

夷男一上來就給李世民出了個難題。

夷男知道李世民不好惹,採取了“間接路線”求發展。

他並不急着南下與大唐爭雄,而是把目光瞄準了西面。

他擊敗西突厥,進入準噶爾盆地;隨後,又征服了葛邏祿等部!

意圖很明顯:先控制富庶的西域,控制絲綢之路,再來與大唐爭雄!

夷男的這一招,讓大唐十分棘手!

漢武帝都不能征服的漠北,李世民是怎麼平定的? 第2張

大唐不能坐視薛延陀侵入西域,但此時直接與之在遙遠的西域爭雄或直接進攻漠北,都對大唐極為不利。

1、不能不管。

一旦薛延陀將漠北的騎兵與西域的財富整合到一起,他們將成為和鼎盛時期的匈奴、突厥一樣的超級大國!

2、不能在西邊打。

與薛延陀在西域競爭,對大唐一點好處也沒有。

畢竟,大唐是農耕文明,要勞師遠征,代價較大;

3、不能在東邊打。

大唐也不便直接去漠北作戰。

當年漢武帝遠征漠北,代價沉重。此時,薛延陀國力尚強,貿然北去,不符合大唐的利益。

既不能在西邊打,又不能在東邊,還不能不管!

怎麼搞!

反客為主

要想做“天可汗”,就要“輕鬆”解決別人覺得棘手的問題!

唐太宗還了夷男一個“間接戰略”。

當年,頡利滅亡後,東突厥的餘眾被安排在黃河以南,分而治之。

唐太宗下令:黃河以南的突厥餘眾,全部遷到黃河以北,白道川以南。

漢武帝都不能征服的漠北,李世民是怎麼平定的? 第3張

唐太宗遷突厥餘眾,監視、牽制薛延陀,使其難以安心向西域發展。

這個決策,徹底打亂了薛延陀“西重東輕”,向西域發展的部署!

李思摩統領的突厥餘眾,無法與薛延陀直接抗衡。但是,突厥畢竟對大漠南北的情況十分熟悉,足以監視、牽制薛延陀。

薛延陀十分恐慌,派人對唐太宗説:“突厥人當年殘害了多少中原子民呀!這些人人面獸心,請讓我除掉他們!”

唐太宗不傻:你們與思摩以大漠為界,不要鬧了!

薛延陀只得等待時機!

張網以待

李世民,很快就給了夷男一個“時機”。

十五年,太宗幸洛陽,將有事於泰山。夷男謀於其國曰:天子封泰山,萬國必會,士馬皆集,邊境必虛。我以此取思摩,如摧枯拉朽耳!——《舊唐書.北狄鐵勒傳》

貞觀十五年,唐太宗決定來年二月封禪泰山,夷男的“機遇”來了!

當年十一月,夷男令兒子大度設率同羅、回紇等部,合計二十萬前來攻突厥!

沒錯,是機遇,李世民的機遇!

漢武帝都不能征服的漠北,李世民是怎麼平定的? 第4張

陰曆11月,內蒙古的草本就開始少了。經過李思摩的堅壁清野,來勢洶洶的薛延陀很快陷入困境。

唐太宗已對突厥李思摩祕授機宜:薛延陀來犯,你們就把秋草燒了,退回長城!

很快,薛延陀就佔據了白道川,據善陽嶺。

李思摩打不過,跑回了長城內!順便,突厥人按照唐太宗的部署,把沿途的糧食、秋草都燒了!

這下好了!薛延陀打突厥,撲了個空,卻進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如此,薛延陀徹底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接着打?附近草料都被燒掉,薛延陀軍現在人馬都是又累又餓;

撤退?儲備的草料已經吃得差不多了,再想穿越大漠,沿途必然承受巨大的損失!

當初,薛延陀想在西域和大唐爭雄。現在,他的主力只能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與唐軍作戰了!

防守反擊,先勝而後求戰

李世民兵分五路反擊!

出兵前,李世民的部署,説明他已做到了“先勝而後求戰”!

薛延陀負其強盛,緣漠而南。行數千裏,馬已疲瘦。凡用兵之道,見利速進,不利速退。薛延陀不能掩思摩不備急襲之;思摩入長城,又不速退,朕已敕思摩燒草。彼糧秣日盡,野無所獲。頃使者來雲:其馬食林木枝皮略盡。卿等當與思摩共為犄角,不須速戰,伺其將退,一時奮擊,破之必矣。——《資治通鑑》

不久,李勣趕到。長城塵埃漫天。

大度設知道情況不對,立刻退軍。李勣會合突厥,選拔精兵,立刻發起追擊!

李世民的廟算,已經使唐軍居於極其有利的地位。接下來,要看將士們的表現了!

諾真水之戰:輕鬆的攤牌

大度設通知夷男先撤,自率軍殿後。

漢武帝都不能征服的漠北,李世民是怎麼平定的? 第5張

諾真水在大漠邊緣,唐軍在此作戰,尚未開展,就已取得主動。

逃到諾真水時,大度設列陣十里,迎擊唐軍。

可以説:仗還沒有打,唐軍就已經獲得了主動。

因為:諾真水就在大漠邊緣。如果唐軍失利,唐軍騎兵退卻就可以了;但如果薛延陀失利,他將只能在大冬天穿越冰天雪地的大漠北逃!

而作戰過程很簡單:薛延陀軍下馬步戰,李勣令騎兵下馬,持馬槊前進,大勝。

從作戰過程看:薛延陀此次作戰的假想敵就是突厥。他們似乎沒有做好與唐軍作戰的準備。

因為:看起來,薛延陀精心準備的戰法,就是為突厥準備的。夷男並不傻,如果他的假想敵是唐軍,他不大可能準備這樣的戰法。

薛延陀的戰法是:下馬步戰。以5人為1組,其中最擅長陣戰的1人執馬,其他4人在前作戰。一旦取勝,就上馬追擊。如果執馬的人接應不利,就會被處死。

這種戰法是薛延陀的看家本領。在與西突厥等部眾作戰時曾屢試不爽。

因此,此次出征前,他們曾專門進行了訓練。

果然,這個戰法開局不錯。唐軍的先頭部隊,突厥騎兵很快就敗下陣來。

按照套路,大度設率軍上馬追擊,遇到了李勣的唐軍騎兵。

很快,這個“高明”的戰法就變成了“找死”。

很簡單,拼步戰,他真不是大唐騎兵的對手!

1、“精騎”。

世選麾下及突厥精騎六千自直道激之···——《資治通鑑》

所謂精騎,並不是精鋭騎兵的意思。

漢武帝都不能征服的漠北,李世民是怎麼平定的? 第6張

許多朋友喜歡用西方標準來討論中國古代騎兵分類,不過,中國古代早有自己的分類了。

在我國古代。人馬皆不披甲者,輕騎;人披甲馬不披甲者,精騎;人馬皆披甲者,甲騎。

因此,李勣的精騎,馬沒披甲,人披甲。

大家應該還記得:虎牢關之戰時,淮陽王李道玄的戰甲被射成了刺蝟,依然能奮力搏殺。

所以,當唐軍騎馬時,馬匹在敵人密集火力下多有受傷。但當唐軍騎兵下馬步戰時,薛延陀的遠程傷害幾乎可以無視。

2、唐軍的騎兵,也是步戰高手!

(1)、唐軍的騎兵,本來就是從優秀的步兵中選拔的。

唐軍的府兵,是先一起訓練,再擇其中比較優秀者加入騎兵。

以便習騎射者為越騎,餘為步兵。——《唐六典》。

(2)、唐軍的騎兵,下馬步戰是常規科目。

馬軍各在當戰隊後,駐軍左右,下馬立···若步兵被賊蹙,其他跳蕩、奇兵、馬軍即迎前騰擊···審知賊驚恐怖散亂,然後乘馬追趁···——《李靖兵法》。

可見:下馬步戰是唐軍的基本作戰方式之一。

所以,薛延陀在唐軍面前玩步戰,是找死!

很快,唐軍逼近薛延陀軍,雙方陷入近戰。

此時,李勣來了一招釜底抽薪:令騎兵前往襲擊敵軍後面的“執馬者”。

一方面,與李勣陷入近戰的薛延陀軍此時很難再用弓箭干擾薛萬徹的行動;

另一方面,由於薛延陀軍法中,執馬者“失接應者死”。他們跑又跑不掉,紛紛被俘,戰馬也被唐軍虜去!

在李勣的步騎協同面前,薛延陀的戰法還很稚嫩!

薛延陀崩潰!

漢武帝都不能征服的漠北,李世民是怎麼平定的? 第7張

諾真水之戰,儘管雙方都是騎兵。但最終,卻演變成了步騎協同與“步兵陣”的角逐。

此戰,薛延陀的戰損也很能説明問題:被殲3千,被俘5萬(因為此戰大度設總共才3萬人參戰,因此,這個被俘數應該包括了後來追擊其他部隊的戰果)

這個戰果説明:薛延陀軍根本不是對手,幾乎沒有經過激烈抵抗,就崩潰了!

當然,更嚴重的是:薛延陀在大漠以南已經站不住腳,被迫在冰天雪地的12月翻越大漠北逃。

結果:途中凍死、餓死無數,損失巨大!

其餘眾大奔走,相騰踐而死者甚眾,伏屍被野。——《舊唐書》

最精鋭的薛延陀軍,就這樣,根本還沒有發揮出實力,就稀裏糊塗地元氣大傷了。

再施奇謀,削弱薛延陀的權威

諾真水一戰後,薛延陀在漠北的權威受到了極大的削弱。

為此,薛延陀決心採取“將倚大國,用服其眾”的策略,通過與大唐結好,重新強化自己在漠北的權威。

唐太宗面臨兩個常規選擇:

1、趁勝追擊。接着打!“選徒十萬,擊而虜之,滌除兇醜,百年無患”。

2、接收和親。如此,“邊境足得三十年無事”。

眾臣多認為:現在大唐的國力還難以支撐遠征漠北,還是和親為好。

漢武帝都不能征服的漠北,李世民是怎麼平定的? 第8張

唐太宗以假和親,進一步削弱了薛延陀在漠北的權威。

唐太宗沒有被限制,他選擇了3。

(1)唐太宗答應了婚約,並且大肆宣傳,“五尺童子,人皆知之”。

(2)、隨後,唐太宗又提出要夷男親自備禮到靈州”禮會“。

(3)、最後,在夷男費勁心力,從各部眾整理物資後,唐太宗又以他失期未到,下詔“絕婚”!

這波操作,確實有些不地道,大唐的臣子都看不過去了,勸諫天子不要“失信於夷狄”。

唐太宗一語道破天機:你們知古不知今!薛延陀下面的部眾不是他們本族。同羅等族也都各擁兵數萬!薛延陀無非是想靠和我們結好壓制他們而已!

今吾絕其婚,殺其禮,雜姓知之,不日將瓜剖之矣。——《資治通鑑》

顯然,唐太宗就是要以這種方法進一步削弱薛延陀的威信,使他徹底陷入孤立!

土崩瓦解

薛延陀的威信進一步下降了。

就在這個當口,夷男去世。

漢武帝都不能征服的漠北,李世民是怎麼平定的? 第9張

玄武門之變,並未使大唐衰落。當整個政權勢頭好時,奪權之爭未必會影響統治權威。

許多朋友認為:薛延陀的敗亡與二子相爭有很大關係。

小編以為:夷男兩個兒子的相爭,並沒有引發大規模的互相攻擊。拔灼很快就奪取了勝利。這種級別的內鬥本身算不上有多嚴重。

可是,在薛延陀部族權威下降的大前提下,這場原本並不嚴重的內鬥仍然足以引發權威危機。

史載拔灼“輕用兵”。

事實上,正是因其權威不足,他才迫不及待地想要對外用兵立威。

可惜,大勢已去,拔灼用兵,並無收穫,只是進一步削弱了自己的權威!

薛延陀的權威進一步下降,回紇與同羅等族起兵反抗!

土崩瓦解!

該攤牌了!

最後的攤牌:摧枯拉朽

貞觀二十年,大唐發兵跨越大漠,攤牌!

這次遠征漠北,也許是歷史上最容易的一次。

一直以來,遠征漠北有三個困難:1、補給困難;2、容易迷路;3、難以尋敵。

漢武帝都不能征服的漠北,李世民是怎麼平定的? 第10張

此次進攻漠北,唐軍大量啟用了突厥等部族。

因此,中原王朝歷次攻漠北,往往十分費力。

不過,這些問題,對當時的唐軍來説,都不算太大的問題!

對於唐軍將領阿史那杜爾、執思思力、契必何力來説,去漠北,就像回家一樣。

而唐軍中,也有大批突厥等部族。他們在漠北作戰,大大降低了中原補給的難度。

更重要的是:薛延陀部在漠北的統治已經土崩瓦解了!

多彌可汗甚至不敢一戰,就率數千騎兵逃奔,途中被叛亂的回紇所殺!

薛延陀各部族互相攻殺,爭相向大唐投降。

此後,唐軍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擊敗對手,而是如何處理各部族之間的關係了!

由此,大唐的北部邊疆直接到達了貝加爾湖!

而唐太宗本人,也被各族共尊為“天可汗”!

摧枯拉朽!

總論

唐太宗對漠北的征討,可能是歷史上代價最小,收穫最大的一次。

在這段史詩般的歷程中,李勣、李道宗等人的表現可圈可點。

不過,最值得稱道的,是唐太宗卓越的戰略能力。

漢武帝都不能征服的漠北,李世民是怎麼平定的? 第11張

在博弈中,唐太宗牢牢把握主動,不斷削弱對手。最終,摧枯拉朽,輕鬆取勝。

他敏鋭地觀察到薛延陀企圖染指西域的佈局。對此,他巧妙地通過遷徙東突厥降眾,“文明”威脅薛延陀的東面,將薛延陀的重心從西面拉了回來,使唐擺脱了不利的競爭局面。

隨後,他又利用薛延陀襲擊突厥的機會,以堅壁清野之道,徹底獲得主動。

他把握戰機,啟用良將,將薛延陀精鋭殲滅於漠南,徹底贏得了戰略主動。

接着,他又立足於拉攏、扶持漠北部族,用各種方法削弱薛延陀權威,終於導致了薛延陀的土崩瓦解。

到最終的遠征時,唐軍幾乎未經大戰,就以摧枯拉朽之勢攻滅了對手!

好的戰略,往往能使戰術執行看起來“毫不費勁”。

許多目標,看起來似乎像“征服漠北”一樣遙不可及。可是,如果我們認真規劃,拆解困難,制定正確的戰略,一步一步去做,或許,我們真的可以實現目標哦!

與君共勉。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