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成語典故 > 成語“狼狽為奸”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成語“狼狽為奸”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閲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解釋成語“狼狽為奸”?有什麼典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 狼狽為奸

【拼音】: láng bèi wéi jiān

【解釋】: 狼和狽一同出外傷害牲畜,狼用前腿,狽用後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結幹壞事

成語“狼狽為奸”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成語故事】:

傳説古時候,有狼和狽兩種野獸。狼的前肢長,後腿短;狽的前肢短,後腿長。有一次,狼和狽一道去偷羊,但羊圈又高又結實,既跳不進,也撞不開。於是它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狼騎到狽的脖子上,狽用兩條後腿站起來,把狼拖得很高,然後狼就用它的兩條前肢攀上羊圈,把羊拖走。根據狼和狽勾結幹壞事的傳説,人們創造了成語狼狽為奸。

狼狽為奸比喻壞人互相勾結做壞事。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