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物 > 帝王将相 > 晚唐宿将高骈是什么人?他拥兵自重真实唐僖宗的旨意吗?

晚唐宿将高骈是什么人?他拥兵自重真实唐僖宗的旨意吗?

来源:飞飞历史网    阅读: 2.8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晚唐宿将高骈是什么人,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高骈是唐末名将,但是他也是争议颇多的一个武将,因为记载中他后期拥兵自重,坐视黄巢攻克大唐两京,彻底将大唐拖进了灭亡的深渊,可以说,黄巢是将大唐送入棺材的人,朱温只不过是把大唐埋葬的人,如果没有黄巢做大,祸乱关中的确,彻底拔起了大唐孱弱的统治根基,唐王朝或许还能延续一段时间。

个人觉得,在这段决定唐王朝国运的历史事件中,高骈的确有错,但是不能将黄巢攻占两京的责任完全推卸给高骈,他多少是为唐僖宗背了锅的,毕竟谁也不想背负亡国之君的标签,唐僖宗自然要把这责任推卸给被人,而高骈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多说一点就是,唐僖宗之后的唐昭宗被朱温所杀,而后的唐哀宗则完全是朱温的傀儡,可以说,唐僖宗没有亡国之君之名,但有亡国之君之实。

我们先来看看高骈这个人,他中前期是实打实的晚唐宿将。

《旧唐书.高骈列传》会党项羌叛,令率禁兵万人戍长武城。时诸将御羌无功,唯骈伺隙用兵,出无不捷。懿宗深嘉之。西蕃寇边,移镇秦州,寻授秦州刺史、本州经略使。

五年,移骈为安南都护。至则匡合五管之兵,期年之内,招怀溪洞,诛其首恶,一战而蛮卒遁去,收复交州郡邑。

传檄云南,以兵压境,讲信修好,不敢入寇。

晚唐宿将高骈是什么人?他拥兵自重真实唐僖宗的旨意吗?

高骈成为那个时代,唐王朝稳定西北和西南边疆的重臣,尤其是对南诏的战争,大唐和南诏打打停停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战争,算是高骈给予最后一击的,当然也是南诏连年战乱,国力难以支持,其国君被杀,南诏直接亡国了,有时间给大家详细写一篇有关高骈在征讨南诏时表现的文章。

有军功且出身军旅世家的高骈自然能够得到唐僖宗的信赖,在乾符五年也就是878年,王仙芝、黄巢势力波及江南之时,高骈被唐僖宗派去江南镇守大唐的财赋之地。

《新唐书.叛臣.高骈列传》故授骈镇海节度使。骈遣将张潾与缵分兵穷讨,降其骁帅毕师鐸数十人,贼走岭表。帝美其功,加诸道行营都统、盐铁转运等使。

“行营都统”加“盐铁转运等使”,当时的高骈是一手军权一手财权,还掌控着大唐最富庶的江南,晚唐的经济条件和中前期可是完全不同,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及后来唐王朝和各地藩镇的混战,能够支持唐王朝经济命脉的只有江南之地了,所以晚唐的局面是,“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唐立国于西北而植根于东南”,所以说,任命高骈掌控江南,足见唐僖宗对其的信任,唐僖宗相当于是把半个唐帝国的命运交到了高骈手里,而高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好大唐的赋税重地。

《桂苑笔耕集.进漆器状》当道造成乾符六年供进漆器一万五千九百三十五事。

《桂苑笔耕集.进御衣段状》当道先兼盐铁使织造中和四年已前御衣罗折造布并绫锦等。除先进纳外,续织造九千六百七十八段,谨具如后物色。

黄巢闹得最凶的时候,就是广明元年(880年)至中和四年(884年)这段时间,期间他攻克了两京,而在这段时间前后,高骈也是在向大唐中枢输送财物,这也是唐僖宗将任命高骈驻守江南的原因。

而且在高骈进驻江南初期,也是击败黄巢,其手下大将张璘把黄巢打到了乞降的地步,当然其中不仅仅是黄巢处于弱势,还有就是黄巢想要一次拖延时间,以待时变,而黄巢赌对了,在黄巢复起,连克两京的历史事件中,高骈的确是贪功了,让黄巢在危机时刻,杀出一条血路,更是直接给残喘的大唐致命一击。

《旧唐书.高骈列传》寻授诸道兵马都统、江淮盐铁转运等使。骈令其将张璘、梁缵分兵讨贼,前后累捷,降其首领数十人。贼南趋岭表,天子嘉之。

晚唐宿将高骈是什么人?他拥兵自重真实唐僖宗的旨意吗? 第2张

高骈的贪功,给了唐王朝错误的信息,唐僖宗以为黄巢的势力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了,但实际情况显然是,黄巢仍然具备足够的实力,不是前线张璘能够轻易搞定的,只是高骈为了独享灭巢之功,所以上书称黄巢剩余的势力只不过是残兵败将,不需要朝廷调集重兵围剿了,之前黄巢估计也是没少在高骈面前示弱,可是这就是黄巢的权宜之计啊,在得知唐朝各路援军北归后,黄巢直接和高骈撕破脸皮,继续开展,而这一战,张璘阵亡,黄巢顺势北上,局势一下子就逆转了。

所以说高骈的确是有责任的,而且是推脱不掉的责任,如果说趁黄巢最危急的时刻,直接扑灭其势力就一了百了了,当时黄巢是很惨的,《新唐书.逆臣.黄巢列传》巢数却,乃保饶州,众多疫,别部常宏以众数万降,所在戮死。可是高骈一顿神操作让这个已经快病死的人,又活蹦乱跳起来了。

高骈的确是没有阻拦黄巢北上,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一个事实,你可以说高骈兵势强大,但是大唐不是只有高骈这一支可调动的军队。

《旧唐书.僖宗本纪》朝廷闻贼复振,大恐,诏河南诸道之师屯于溵水。官军大集,贼未北渡。

《旧唐书.僖宗本纪》徐军已至河阴,闻许军乱,徐将时溥亦以戍兵还徐,逐节度使支详。齐克让惧兵见袭,亦还兗州。溵水诸军皆散。贼闻之,十月,乃悉众渡淮。

溵水防线是唐王朝建立的第一道防御黄巢北上的战线,但是由于各路唐军并不同属,又有各自的利益抉择,所以说,黄巢并未展开对溵水防线的唐军大规模军事行动,唐军就已经自乱了,黄巢很轻松的渡河北上,这其中责任归谁?

黄巢兵锋直至洛阳,可是洛阳并未进行抵抗,《旧唐书.僖宗本纪》贼陷东都,留守刘允章率分司官属迎谒之,贼供顿而去,坊市晏然。至此大唐在一次面对了和安史之乱相似的局面,洛阳陷落,潼关成为扼守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守住潼关,唐王朝还可以调动兵力绞杀已经盘踞中原的黄巢,可又尴尬了,当年哥舒翰没收住潼关,是唐玄宗强行令其出关作战,那时哥舒翰所属部下,还是有精锐能战之士的,可是到了唐僖宗这次,唐朝中晚期依赖的神策军却只是徒有其表了。

晚唐宿将高骈是什么人?他拥兵自重真实唐僖宗的旨意吗? 第3张

《新唐书.逆臣.黄巢列传》天子冲弱,怖而流泪,宰相更共建言,悉神策并关内诸节度兵十五万守潼关......然卫兵皆长安高赀,世籍两军,得禀赐,侈服怒马以诧权豪,初不知战,闻料选,皆哭于家,阴出赀雇贩区病坊以备行阵,不能持兵。

《旧唐书.僖宗本纪》攻潼关,守关诸将望风自溃。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神策军士皆长安富家子,赂宦官窜名军籍,厚得禀赐,但华衣怒马,凭势使气,未尝更战陈。闻当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帛雇病坊贫人代行,往往不能操兵。

曾经在内守卫长安,在外征讨藩镇,唐王朝赖以为命的军事力量神策军,到了唐僖宗的时候早已腐败不堪,毫无战力可言,大都是富家子弟花钱买军籍,之后唐王朝就把大笔钱都给了这些打不了仗的富家子弟,贪腐已经腐蚀掉了这支军队的战力,所以到了关键时刻,潼关也没有抵挡住黄巢的西进,唐僖宗只能仓皇逃出长安,那么谁来为神策军丧失战斗力,潼关失守的事情负责。

所以说,高骈有他自己的责任,但是他不应该承担导致黄巢攻陷两京的全部责任,那是晚唐腐朽政局导致的必然结果,高骈只是原因之一。

而且有一个人的记载,更是能够给高骈洗脱些罪责,这个人就是崔致远,他是新罗人,12岁入唐,在唐朝待了16年,而他担任过淮南节度使幕府都统巡官,也就是在高骈手下为官,见证了唐王朝对黄巢的战争,他当时和高骈关系很好,高骈也是一直推举崔致远,崔致远写的《桂苑笔耕集》,里面的内容是收录了崔致远在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四年间所作的公私文翰与诗作,在《桂苑笔耕集》里,我找到了高骈拥兵自重,不出兵围剿黄巢的一个合理原因,那就是唐僖宗不准他出征。

在正史中是没有记载唐僖宗给高骈下过旨意,令其不许出征的,崔致远在《桂苑笔耕集》如此记载,最起码能够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高骈在当时给众人不出兵的理由,是唐僖宗的旨意,那么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唐僖宗的确下过旨意,高骈没说谎,另一种就是唐僖宗没下过令其不许出征的旨意,是高骈为了私利,矫诏忽悠别人的。

晚唐宿将高骈是什么人?他拥兵自重真实唐僖宗的旨意吗? 第4张

但问题是,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依照两唐书对高骈的评价,不可能有意维护,为何没有任何记载说他矫诏了呢?这个很奇怪,拥兵自重还矫诏,这是多么大的罪过啊,完全没有必要刻意替高骈隐瞒,所以个人认为,当时唐僖宗应该是下过这道旨意的,而且也不能说是错误的旨意,高骈则处于并非想积极出征和不想过于拥兵自重的两个状态之间,唐僖宗这道旨意则是给了他最好的抉择,高骈就很心安理得的呆在江南,给各路征讨黄巢的唐军提供后勤保证就好了。

所以高骈在黄巢坐大攻陷两京的历史事件中,有他的责任,但不能将大部分责任都扣在他头上,他只是唐王朝出现问题的一环,高骈晚年也是心力交瘁了吧,开启修仙模式了,他也是太老了,最终被其部将毕师铎所杀,他的人生也就成了典型的高开低走,不知道他死前会不会纳闷,自己怎么就落得这么个田地。

《新唐书.叛臣.高骈列传》当此时,昭义、武宁、义武兵数万赴淮南,骈欲专己功,即奏贼已破,不须大兵。有诏班师。巢知兵罢,即绝骈请战,击杀潾,乘胜度江攻天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帝王将相
后宫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