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爲什麼說高俅是個標準的混球?她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爲什麼說高俅是個標準的混球?她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水滸傳高俅

2011年,電視劇《新水滸傳》在各大衛視開播。該部電視劇彙集了各路演藝明星,可謂是一部視覺盛宴。這部電視劇中,高俅扮演者爲香港演員李子雄。李子雄是香港演員代表人物,很多香港電視電影中都可看到他的身影。

爲什麼說高俅是個標準的混球?她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李子雄曾出演電影《英雄本色》,他將陰狠惡毒的“阿成”詮釋的非常到位,因此李子雄被譽爲香港電影界的“第一反派”。衆所周知,《新水滸傳》中高俅是一個陰險卑鄙的反派奸臣,李子雄版高俅繼續將反派魅力發揮到極致。

原著《水滸傳》中,施耐庵並沒有對高俅的外貌進行特別全面的描寫,讀者只知道高俅是個不折不扣地小人。從外形條件來說,李子雄飾演的高俅清瘦而有氣質,《新水滸》高俅出場時,很多觀衆都表示,李子雄飾演的高太尉也太英俊了一些。宋代的官服比較寬大,李子雄身形條件有優勢,即使穿上寬大的官服,依然很有風格。

其次,李子雄對反派人物的拿捏比較得心應手,更加知道從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入木三分地將反派的魅力展現出來。《新水滸傳》中,李子雄版高俅性格多變,爲了迎合宋徽宗,高俅以一副諂媚的嘴臉討好宋徽宗。私下時,因爲權傾朝野,他又將高俅的狠毒展示到了極致,爲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殺掉衆多梁山好漢。李子雄版高俅多方面的展現了高俅的心理歷程,將高俅的“恨”和“辣”詮釋的恰到好處。

高俅是太監嗎

對於高俅是不是太監的問題,在歷史上一直存在爭論,說法不一。有人說他是,可也有人說他不是,一直都沒有確切的答案,這裏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

爲什麼說高俅是個標準的混球?她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2張

事實上,高俅他是北宋末代時期的一位在朝廷之中佔有一定份量的文官,擁有一定的實權,並不是人們所說的是皇帝身邊的貼身太監。他的出生年月在歷史上沒有清楚的記載,只知道他是在汴京,也就是如今的河南省的開封地區,於公元一千一百二十六的時候死去。他原本是蘇軾的書童,受蘇軾的影響,他也能夠寫的一手的好字,有着不錯的才華,特別擅長蹴鞠。而當時的皇帝徽宗趙佶也是一個極爲的喜歡蹴鞠的人,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徽宗趙佶知道了他的蹴鞠才能,於是就將他留在了身邊,陪他踢球。兩人常在一起玩蹴鞠,因此高俅很是得皇帝的信任。在後來的時候,還給他封了官職,一路加至太尉。所以他並不是太監。

而對於人們說他是太監的說法,這應該是由於在古代的時候,除了女性以外,能夠時常跟隨在皇帝身邊的人就是太監。而且,人們也沒有聽說他有什麼兒子女兒之類的。因此,就理所當然的也把他當作是皇帝身邊伺候的太監了。只不過,這只是人們通過過去的事情而得出的推測,不能夠作數。而高俅這個人,之所以讓我們銘記的原因並不是他跟隨在皇帝身邊,而是在水滸傳之中的完全的一個壞蛋角色。

高俅的兒子

衆所周知,在《水滸傳》裏,高俅就是個渾球,最後變成了千夫所指的大奸臣。裏面並沒有提到他有親生兒子,只有一個乾兒子叫高衙內,就是曾經性騷擾過豹子頭林沖妻子的那個社會小流氓。他和高俅本來是叔伯兄弟,後來卻認高俅做乾爹,也算是一朵奇葩。他和高俅蛇鼠一窩,如果說高俅是個標準的混球,他就是個名副其實的小混混。

爲什麼說高俅是個標準的混球?她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3張

高衙內被人們一致稱爲“花花太歲”,他的興趣愛好就是調戲侮辱良家婦女,還喜歡恃強凌弱,魚肉鄉里。最後,他的結局也比較大快人心,被幾個市井無賴給閹了,也算得上是“死得其所”了。

但是據史料記載,高俅至少有三個親生兒子。他們雖然籍籍無名,但是官都做得蠻大的。當高俅因爲球踢得好受到昏庸的宋徽宗賞識而飛黃騰達以後,他的幾個兒子也都沾他的光而雞犬升天了。個個都進入了中央高層的體制內,搖身一變成爲了有編制的公務員。

高俅的大兒子叫做高柄,本來是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最後竟然被封爲昌國公。二兒子高堯康剛開始只是遙郡,說白了也就是臨時工,後來也被高俅想辦法轉正了。據說這一招還是高俅向“六賊”之首蔡京學的,果然是沆瀣一氣。最小的兒子高堯輔則做到了承宣使,也就是《水滸傳》裏說到的老種經略相公,相當於邊關要塞的最高軍事長官。

高俅結局

在《宋史》的記載之中並沒有關於高俅的傳記,而且在一些與他有關的人中之也沒有關於他的生平記錄。因此,對於他的結局,在歷史上有着很多的說法。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那就是他是正常地死去,而不是死於謀殺之類。

爲什麼說高俅是個標準的混球?她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4張

生活於南宋時期的王明清曾經就在他的《揮塵後錄》之中提到,“在靖康出年的時候,高俅就向當時的皇帝提出辭官,帶領着一些隨從隱歸山林”。最後在山嶺之中,安穩死去。

而在蔡東藩的《宋史演義》裏面,對於高俅的結局也是一筆到過,沒有詳細的記載,只提到在一千一百二十五年東京被金兵首次進攻的時候,形勢危急,徽宗急於逃難。就是在那個時候,高俅跟隨着徽宗一起逃走。在之後就沒有人見過他。還有就是關於高俅是死於靖康年間的說法。在這個說法之中是說高俅和人一同造反,但是戰況失敗,他自己也被殺死。

不過在民間還有着關於高俅是被冤殺的說法。這個故事是這樣的,高俅由於擅長於蹴鞠而被當時的皇帝徽宗看中,於是被封了官職。他是一個特別孝順的人,他有出息了,他的母親就想到京城去看看金鑾殿。可是他覺得他的母親年紀大了,不適合長途跋涉,於是就說,不如自己建造一座金鑾殿。沒想到,就這樣的一句話,就使得他觸犯天威。最後被殺死了。

這就是民間流傳的幾種關於高俅結局的說法,不過,我覺得比起後面的幾種說法,第一種更有說服力。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