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水滸傳裏林沖與楊志打了一架,真是平手嗎?實際上勝敗已分

水滸傳裏林沖與楊志打了一架,真是平手嗎?實際上勝敗已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林沖與楊志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曾經是軍官,都痛恨高俅,二人還陰差陽錯打了一架,一般讀者認爲二人武功相當,但我認爲林沖在這場中,實際上輸了。

水滸傳裏林沖與楊志打了一架,真是平手嗎?實際上勝敗已分

林沖本來是禁軍教頭,因高衙內看上了林沖娘子,還得了相思病,這高衙內眼看就快掛了,高俅丟車保帥,採納了陸謙富安的毒計,陷害林沖,把林沖騙到白虎堂,好在開封府孔目孫定救了林沖,府尹只判刺配滄州。後來陸謙富安安排人在刺配路上暗殺林沖,又被魯智深救了。陸謙他們還不死心,又設了個毒計火燒草料場,這次救林沖的是李小二,提前告訴林沖要注意安全,躲過三次大難的林沖下決心上梁山,但王倫心裏不安全,因爲林沖武功比他們幾個元老強太多了,於是就讓林沖納個投名狀,以試探林沖上梁山的決心。

水滸傳裏林沖與楊志打了一架,真是平手嗎?實際上勝敗已分 第2張

林沖三天內只等來了一個單獨客人,是青面獸楊志。楊志是什麼來歷呢?楊志可是楊家將之後,從小練武,中過武舉,當過殿司制使官,相當於現在中校副團級幹部,轉化爲地方官職應該是六品。這個制使官可比林沖的禁軍教頭有份量。楊志在押運花石綱時遇風浪翻船,畏罪逃難,後朝廷赦免罪責,這才急匆匆往東京趕,路過樑山,遇到林沖。

水滸傳裏林沖與楊志打了一架,真是平手嗎?實際上勝敗已分 第3張

兩人鬥在一起,鬥到三十回合,不分勝敗。兩人又鬥到十數合,正鬥到緊要關頭,王倫叫停比賽。我們看這一段描述,爲什麼不直接說兩人鬥四十多回合,不分勝負,有人叫停,而是分開兩段說。我的理解是前三十回合,勢均力敵,但後面十數回,就要分出勝負,一方已經開始撐不住了。誰快輸了呢?我認爲是林沖快輸了。

水滸傳裏林沖與楊志打了一架,真是平手嗎?實際上勝敗已分 第4張

理由一:當時王倫在觀戰,他叫停比賽的目的是什麼?防止有人受傷或丟了性命,他更擔心誰的安全?當然是林沖,林沖是拿到柴進介紹信的人,正處於梁山試用期,馬上要轉正。此時林沖已經爲梁山劫了第一筆錢物(楊志僱人挑的行李),轉正應該沒問題了。王倫對林沖開始有點信任了,再加上有柴進的介紹信。他不希望即將入夥的林沖馬上被人殺了或傷了。

理由二:楊志當時用朴刀來戰林沖,書上寫的清楚,楊志腰上還掛一把腰刀,這把刀就是後面要賣的祖傳寶刀(砍銅剁鐵不捲刃、吹毛得過、殺人不沾血),放着寶刀不用,說明楊志心中有數,拿下林沖根本用不着寶刀。這是一種自信,手中還有殺手鐗沒用。

水滸傳裏林沖與楊志打了一架,真是平手嗎?實際上勝敗已分 第5張

理由三:楊志和林沖上山後,王倫安排的座次可以看出誰更優秀。左邊是王倫杜遷宋萬朱貴,這是老員工,右邊是新人,楊志坐上首,林沖坐下首。按說林沖來得早,又有柴進的介紹信,憑什麼坐下首?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王倫看出二人打鬥中楊志武功高於林沖,所以把後來的楊志安排坐上首,以示尊敬。

理由四:二人打鬥林沖佔了許多條件上的優勢,比如林沖是以逸待勞,體力上佔便宜,楊志是長途跋涉,開始時這種優勢發揮作用,前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後面這種優勢就變小了,再打十回合後,體力優勢基本沒了,武功上的差距就看出來了。

理由五:楊志還有射箭的優勢沒用。有人說林沖是馬上將,假如騎上馬打鬥,結果會如何呢?結果是楊志優勢就會加大,因爲楊志的馬上功夫更厲害,要知道楊家將全是馬上將,基因的優勢不可忽視,另外中過武舉的楊志,必然是各武功科目樣樣精通,林沖可沒中過武舉。楊志射箭能力不遜於花榮,在大名府比武時,射箭技術得到展示,在對方有充分準備、還拿着盾牌,騎着馬奔跑的情況下,想射哪兒就射哪兒。

水滸傳裏林沖與楊志打了一架,真是平手嗎?實際上勝敗已分 第6張

理由六:楊志打架的目的不是殺人,是要回自己的行李,如果把人殺了,行李絕對要不回來了,他不可能一人打敗全夥強盜。只能打敗林沖,然後把林沖當人質,逼強盜們用行李換林沖。而林沖打架的目的就是殺人,殺不了人就上不了梁山,那四處流浪幾乎是等死。所以林沖必然下了全力,而楊志肯定有保留,假如楊志一加力,林沖就支撐不住了。

理由七:當時王倫一叫停,林沖馬上跳出圈子,可以參照現代拳擊比賽,如果裁判看到一方有生命危險會吹哨暫停比賽,哪一方會率先遠離對方,肯定是捱打的一方,心裏叫好險,快點離開遠一點,防備對方打順手了再補一拳。林沖此時的心態就是這樣,心裏說好險,差點就輸了,好在叫停,沒受傷,勉強弄個平手,有點面子。見好就收,快點跳出圈子,防備對方在慣性作用下再給他一刀。

水滸傳裏林沖與楊志打了一架,真是平手嗎?實際上勝敗已分 第7張

王倫叫住楊志和林沖的打鬥是全書中他做出最正確的一個決策,他保護了林沖的面子。他邀請楊志入夥梁山,也非常正確,後來楊志不聽,花光了家底買回制使官,也沒辦成,後悔不聽王倫的話。王倫用楊志來制衡林沖,這個思路是正確的,在職場上一個單位不能一花獨放,得有良性競爭,形成良性循環。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