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水滸傳中呼延灼爲什麼沒有把家眷圈接上梁山?

水滸傳中呼延灼爲什麼沒有把家眷圈接上梁山?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梁山山寨的產生是宋朝武士集團和士大夫文官集團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在主流社會內武士集團的地位越來越低,士大夫文官集團成爲宋朝的統治基礎,科舉制度有進一步擴大了文人集團,從宋初的不足5000人到仁宗時就達到了2萬人,宋朝皇帝和文人集團信奉的是拿小錢消災的原則,用經濟換來百年的和平,即使養了歷史上人數最多的軍隊,也不讓他們立功,武士集團只好另立山寨對抗主流(今天山寨版的挑戰主流產品就是受那時的影響),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後,梁山山寨發展很快,宋江爲了早日實現天罡地煞的夢想,產用各種手段把108人迎上梁山,這些武士集團的精英們都是有親情的人,他們上梁山後首先想到的是接自己的家人上梁山過快活的日子,就連李逵也要下山接自己的老孃上山,後期朝廷的降將,梁山首先是接他們的家眷上梁山,一則是爲了讓他們死心塌地的爲梁山服務,更主要的是怕朝廷追究,給家眷帶來殺身之禍,連武聖關公的後代關勝都把家眷搬上了梁山,而把宋朝引爲自豪的連環馬和霹靂炮都失去,又殺掉皇帝小舅子的呼延灼卻沒有把家眷接上梁山,難道他不怕給家眷帶來殺身之禍?他不拍,因爲宋朝是一個善待功臣後代的朝代,呼延灼恰恰是宋朝開國功臣呼延讚的後代,它的後臺就是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黃袍加身以後,沒有像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一樣殺戮功臣,而是通過杯酒釋兵權,讓他們多積攢錢財、多購置房產留給子孫,與功臣一起享受榮華富貴,太祖對柴榮的後代都給與優待,對於功臣的後代更是優待,優待功臣及後代就像重文抑武一樣是宋朝的國策,石守信是宋朝開國元勳第一名,辭去軍職後,升爲侍中,太宗繼承太祖國策,優待功臣及後代,石守信被封爲衛國公,長子石保興歷任知州,次子石保吉以蔭補軍職,娶延慶公主,官至鎮安軍節度使。整個宋代,特別是北宋時期,功臣後代都受到很高的禮遇,至少在經濟上都很富裕。

梁山五虎將之一的呼延灼的祖爺爺呼延贊,和楊業都是西北出來的猛將。呼延贊年少入軍旅時爲一名驍騎卒,被宋太祖提拔爲驍雄軍使。公元964年(北宋乾德二年),從大將王全斌征伐後蜀,攻打劍門時,他身爲先鋒,因功被提拔爲副指揮使,鐵騎將軍指揮使。公元979年(太平興國四年),跟隨太宗攻打北漢時,太原城屢攻不下,呼延贊在北漢軍隊的猛烈還擊之中率先登城,因站立不住,從城堞上摔下來四次,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增強了攻城的信心。呼延贊還在高粱河之戰中救了太宗的命。呼延贊曾任馬步軍副都軍頭、軍都頭、州刺史、團練使等職。是北宋與楊業起名的功臣,楊業的後代楊延昭、楊文廣都是到了優待,在北宋,功臣的後代即使犯了錯誤,也會寬大處理,沒有殺頭之禍,整個社會都瀰漫着尊敬功臣後代,保護功臣後代的氛圍,特別是宋初抵抗遼國的功臣後代更是受到崇拜,楊業和呼延讚的後代都被朝廷重用。

水滸傳中呼延灼爲什麼沒有把家眷圈接上梁山?

宋朝政治清明,君臣關係融洽,特別是文臣與皇帝的關係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宋徽宗與蔡京不僅僅是君臣關係,還有藝術家的惺惺相惜的關係,蔡京把皇帝引向一心研究藝術上去,向皇帝報告的是天下太平,人民富足,即使有小股土匪也是正常的,晁蓋搶奪生辰綱沒有向皇帝報告,江州劫法場沒有向朝廷報告,因爲與蔡京的子女有關,後來的三打祝家莊,朝廷懶得管,那不過是土匪內訌罷了。但是梁山集團被勝利吹昏了頭腦,爲救柴進攻打高唐洲,這也是梁山集團的分水嶺,他們第一次攻打朝廷的堅固城池,並且殺了高俅的弟弟高廉,高俅爲了給弟弟報仇,向皇帝報告了晁蓋、宋江的部分罪行,不過給皇帝的印象仍是一羣小蟊賊,皇帝立即委高太尉選將調兵,前去剿捕,務要掃清水泊,殺絕種類,高太尉立即向皇帝推薦人選,奏道:“此人乃開國之初,河東名將呼延贊嫡派子孫,單名喚個灼字,使兩條銅鞭,有萬夫不當之勇。現受汝寧郡都統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將。臣舉保此人,可以征剿梁山泊。”看來高俅平時也是很崇拜抵抗遼國功臣的,這也是高俅一個文人痞子擔任武職的內在原因。高俅推薦的呼延灼就是他的部下,也是他的友,徽宗天子看了呼延灼也認爲是人才,就賜踢雪烏騅寶馬一匹。這次征剿梁山朝廷上下都充滿信心的。沒有把梁山集團看作爲一個大的軍事集團,沒派京城駐紮的精銳禁軍,而是派出了駐外禁軍和和兩州的地方廂軍。

呼延灼不是紙上談兵的趙括,出生功臣世家,沒有公子哥們習氣,高俅沒有看錯人選,這時的梁山集團已有全勝時期的一半規模,呼延灼將不過三四,兵不過萬餘,給梁山造成了極大的麻煩,差一點就把梁山集團趕出老巢。後來高俅率十三萬大軍、上將近二十人攻打梁山,也沒能像呼延灼般得勢。可見呼延灼在領兵上是一個帥才。除了連環馬,他個人的武藝也是很出衆的。

呼延灼的第一戰,梁山用了五隊前鋒車輪戰法。合計呼延灼和梁山四猛將林沖、花榮、扈三娘和孫立連鬥了百回合,三平一上風,不幸的是扈三娘生擒了彭玘。他利用自己的殺手鐗連環馬逼退梁山軍。第二天呼延灼沒有逞匹夫之勇,單用連環馬,殺死梁山軍不計其數,擒人五百,奪馬三百,射傷六將,是全書中朝廷對梁山軍的最大勝仗了。呼延灼的創新武器是連環馬,馬帶馬甲,只露出四蹄落地,人也披上鎧甲,只露出一雙眼睛,連環馬隊有鎧甲,能擋住箭射,騎兵身上又都佩帶着弓箭刀槍,遠能箭射敵軍,近能刀劈敵人。因此當呼延灼一運用連環馬戰術,放出三面連環馬,漫山遍野直衝過來時,宋江率領的梁山兵馬立即抵擋不住,人馬折損大半。連環馬的故事可能來源於金國金兀朮的柺子馬,南宋岳飛在偃城大戰中大破金兵柺子馬的戰例是岳飛的孫子岳珂寫的岳飛的傳記記載的。據岳珂所說,柺子馬是金兵的重甲鐵騎,三匹馬爲一組,每兩匹馬之間用鐵索連接,具有很強的衝擊力,往往能一次衝鋒就使對方的步兵集羣徹底崩潰。不過是柺子馬是岳珂根據其他人講述的事情加上自己的想象編出來的。

水滸傳中呼延灼爲什麼沒有把家眷圈接上梁山? 第2張

差一點改變宋朝歷史的是炮手凌振,這是宋朝三大發明在軍事上的具體實踐,宋朝很重視軍人的生命,軍械裝備製造走在當時的前列,連環馬攻擊時,梁山水軍接應,纔沒有大敗虧空,要攻破梁山光靠連環馬是不行的。呼延灼向朝廷腰來了大宋炮手凌振來,以火炮攻打湖對岸的梁山山寨,凌振初到軍前便試放三炮,其中兩炮打到水中,一炮打到鴨嘴灘小寨,嚇的宋江也把指揮部搬上了梁山,一般不到一線指揮的晁蓋沉不住氣親自指揮水軍三阮等人設計捉住凌振,可惜的是呼延灼重視是馬軍,不重視水軍和新式武器,無用武之地的凌振在宋江的假惺惺的感召下,特別是宋江用天罡地煞神話傳說給他洗腦,想成爲星宿的凌振降順了梁山,反倒幫助了梁山隊伍,上山入夥後的凌振,用“子母炮”大轟呼延灼兵馬,一個母炮接着四十九個子炮,響處風威大作,呼延灼不戰自亂,試想如果呼延灼重視凌振,依靠火炮就有可能消滅梁山,火炮就可能引起皇帝的重視,在全軍推廣,在後來的宋遼、宋金戰爭中,宋軍就會佔據主動,中國歷史就會避免進入保守的明清時代,提前幾百年進入現代社會。更要命的是朝廷御林軍皇帝駕前首領徐寧被梁山集團逼上梁山,成爲又一個天罡地煞傳說的犧牲品,金錢豹子湯隆說徐寧的鉤鐮槍可以破連環馬,吳用於是設計派時遷去東京偷盜徐寧的雁翎鎖子甲。徐寧到梁山後,日夜教習梁山兵馬鉤鐮槍法,半月之後已經教成了五六百人,連環馬碰到鉤鐮槍就成爲死馬,呼延灼被殺得大敗,正先鋒百勝將韓滔也被擒,到了梁山上也被宋江的天罡地煞傳說所感化入夥做了頭領。

呼延灼的連環馬被徐寧的鉤鐮槍破了,全軍覆沒,單身一人突出重圍,這時他的名臣子弟又幫了他的忙,他認識皇帝的小舅子,他想打通慕容貴妃的關節,五虎大將中呼延灼是唯一本朝名臣子弟,和關勝不同,他的祖宗雖不是神仙,卻在本朝樹大根深,大樹底下好乘涼。從他易於結交權貴可以看出他在京師有着深厚的人脈,就連皇上一見就大大賞賜,和他老祖宗的好形象大概很有關係,呼延官場經驗十分豐富,呼延本人很懂得在官場上利用他的功臣後代的優勢,高俅主動推薦他征伐梁山說明他平時給高俅的印象比較好。楊志雖說是自己包裝自己是楊令公的後代,筆者在楊志篇已經論述他只不過是冒名頂替,至少朝廷不認可,從高俅對呼延灼和楊志的不同態度可以看出,特別是梁山的排名兩人差距更大,說明在梁山也不認可他的身份。能讓高俅認可的人,全朝文武沒有不認可的,這是呼延灼沒有把家眷接上梁山的原因之一。

慕容知府利用呼延灼幫他平定三山,呼延灼一人打得包括魯智深、楊志在內的三山頭領求助梁山,戰前差一點打敗秦明,吳用用計捉到了呼延灼,宋江把呼延灼安排在上座,開口便說:”小可宋江怎敢揹負朝廷?”又說了幾句社會現狀,呼延灼以爲宋江要他回去求朝廷招安梁山。宋江聽了又說:“將軍如何去得?高太尉那廝心地狹窄……將軍折了那許多錢糧,如何不見罪?……宋江願讓位與將軍,等朝廷見用,受了招安,那時盡忠報國,未爲晚矣。”然後又把他的天罡地煞的鬼把戲演了一遍,呼延灼聽明白了宋江的用意,決心幫助朝廷招安梁山集團,於是他決定留在梁山,爲了給自己完成任務提高砝碼,呼延灼騙開了青州,在梁山草莽人羣中樹立了威信,呼延灼利用自己的功臣身份詐降關勝,引關勝入埋伏圈擒住爲梁山立的第一次大功,也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好幫手,幫助自己實現梁山招安。

梁山集團十面埋伏破童貫時,呼延灼單挑了睢州兵馬都監段鵬舉,他手下留情,段鵬舉是唯一突圍逃掉的童貫麾下八兵馬都監,用行動給朝廷傳遞了信號。梁山排名時呼延灼依靠自己的名聲和表現成爲梁山百單八將之八,成爲梁山泊馬軍五虎大將之四,爲他實現幫助招安梁山打下了基礎。招安後,呼延灼對朝廷更是忠心耿耿,徵遼國時,幽州城外呼延灼把守九宮八卦陣北陣門,一鞭打斷了兀顏延壽的方天戟,隨手生擒。徵方臘,在歙州打死了侍郎高玉。受到了朝廷的肯定。宋朝的國策註定呼延灼有一個好的結局:徵方臘歸來,“受御營指揮使,每日隨駕操備。”是梁山武職中最好的職位,證明了朝廷沒有把他當外人看,讓他每天保護皇帝,這不是一般的信任,與朝廷對宋江、盧俊義的態度有天壤之別,除了當時的政治環境,呼延灼確實有過人的政治經驗,“後領大軍,破大金兀朮四太子,出軍殺至淮西,陣亡。”爲他祖先打下的江山流進了最後一滴血,也是朝廷保護呼延灼家眷的回報。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