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把宮中的美人都嫁出去 漢文帝算得上好皇帝!

把宮中的美人都嫁出去 漢文帝算得上好皇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仁宗趙禎喜歡用導引之術(肢體運動與呼吸吐納相配合的一種健身治病的方法)來整理頭髮,有一位大宮女特別擅長,人稱之爲梳頭夫人。有一次,趙禎退朝了,讓梳頭夫人給他梳頭,妃嬪也在旁邊;有人看到趙禎的袖子裏有一份章疏,大家就笑着搶過來看。有位妃嬪把奏疏讀了出來,原來是御史臺的官員請求把宮中的宮女外放出去。大家一時間安靜下來,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有梳頭夫人嘆息說:“現在京師的有錢人還要多娶妻妾呢,哪裏有天子的妃嬪侍女外臣還敢說話的?官家(皇帝)不如把說這話的人趕出去,就清淨了。”趙禎不說話。吃了飯以後,他到後宮,命內侍拿出宮人的籍冊,他自己挑選了一些人放出宮去。梳頭夫人因爲侍候的時間長,第一個就被外放,他也沒有干預。有人問參知政事吳奎說:“皇帝和漢文帝比怎麼樣?”吳奎說:“從這件事來看,他比文帝強多了!”

把宮中的美人都嫁出去 漢文帝算得上好皇帝!

網絡配圖

雖是小說家言,但這個故事和仁宗的個性十分相符,應是真事。宋仁宗是比較適合與漢文帝相提並論的皇帝:都是守成之主,行事仁厚慈愛,從善如流,其後宮亦管束得較嚴,不甚滋事。《宋史》和《漢書》爲這二人的蓋棺定論,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他們爲節儉不建新的露臺御苑,行事何其相事。《宋史·仁宗本紀》說得好:“爲人君,止於仁。”你再建功立業、好大喜功,樹了多少政績工程,擴了多少疆域,都抵不上一個“仁”字。

然,這個吳奎提到宋仁宗比漢文帝強,並不是空口無憑的阿諛,因爲漢文帝劉恆曾經做過一件類似的事,博得讚美一片。《漢書·文帝紀》:(文帝十二年)二月,出孝惠皇帝后宮美人,令得嫁。

我們來看看,惠帝崩之後,爲高後元年;高後執政八年,崩,一番周折之後,文帝登基。就是說,此時離惠帝崩至少二十年了。惠帝執政時十七,已成年,後又在位了七年多。如果按惠帝崩時這些宮女二十歲來算(多數應該還不止),宮女出宮時至少也接近四十歲了。在那個四十歲女性多已當上祖母的年代裏,這種善意,來得太遲了。

不過,漢文帝至少開了一個好的先例。此前,秦始皇把大量的宮女殉葬,呂后又把高祖“諸幸姬”“皆幽之不得出宮”。在他之後,纔打開了宮女出宮的門。對於那些長年不得見君王的女奴來說,也算是人道了。

把宮中的美人都嫁出去 漢文帝算得上好皇帝! 第2張

網絡配圖

漢文帝還留下遺詔,曰:“歸夫人以下至少使”。如果不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可以看一下《漢書·外戚傳》:“漢興,因秦之稱號,……嫡稱皇后,妾皆稱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焉。”就是說,除了皇后以外,一直到少使這一級別的姬妾,都遣“歸”。歸,不僅有歸家之意,更有“出嫁”之意。想必,這裏的“歸”,應有既可讓其歸家,又有任其出嫁之意。歷史沒有記載,不知沒有子嗣的寵妃慎夫人,是否也在遣歸之列?漢時不重貞節,饒是如此,漢文帝之舉也令人嘖嘖稱歎。比之曹操的賣履分香的趣味,又強過許多。

之後,遣宮女、至姬妾出宮、任其改嫁,便是家常便飯了。景帝崩時,“出宮人歸其家,復終身。”武帝時,衛子夫再度得寵幸,也是在放出不用的宮人之時。成帝時,“出杜陵(宣帝陵)未嘗御者,歸家”。哀帝時,又有“掖庭宮人年三十以下,出嫁之。官奴婢五十以上,免爲庶人。”平帝崩,“其出媵妾,皆歸家得嫁,如孝文故事”……

不僅在漢代,後世的正史和詩歌作品中也一直有放出宮人的例子(只不過把妃嬪也遣嫁的就極少),唐中宗神龍元年更有“放宮女三千人”——冗員就有三千人,那留在宮中的更不知凡幾了。

放宮女出宮的原因很多,比如新皇帝即位宮中需換一批年輕的新鮮面孔;比如宮女年歲漸大再無受寵可能;比如朝臣爲了節省宮中經費要求裁員;比如天災時爲了順應天時把宮女放歸,令“內無怨女,外無曠夫”——雖然宮女出宮,日子未必就一定好過,不過恢復自由是第一步;能否保障她們的後半生,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把宮中的美人都嫁出去 漢文帝算得上好皇帝! 第3張

網絡配圖

漢文帝此舉,不啻是“鑿空”,與宋仁宗堪比擬。這又是與他奉行節儉、薄葬、惠民等思路一脈相承的。這兩個皇帝在歷史上不算搶眼,但史家的評價卻頗高。

其實,坐上這個權力幾乎沒有制約的帝王寶座,還能成就“仁”這個字的君王,真需要有非凡的人格、強大的自制力。這二人,已算是帝王中的表表者。每次,當我讀到他們被臣子駁得臉面掃地時,或是沒有辦法爲自己的寵臣姬妾謀福利時,我總是歎服。當好皇帝,需要舉世無雙的人品涵養,以及令人歎爲觀止的職業技能,哪怕今天的人普遍受過現代教育有文明教養,又有幾個人真能做到?何況是世襲子弟?看到那些總是寄望於開明專制的臣民們,我真心覺得,還不如去買彩票呢,至少機率還高些。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