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韋睿是怎樣的人 歷史如何評價南朝名將韋睿

韋睿是怎樣的人 歷史如何評價南朝名將韋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韋睿 (公元442—520年),字懷文,南朝梁武帝時名將。漢族,原籍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祖父時遷至襄陽(今屬湖北)。其家族是三輔地區有名的大姓。在宋、齊時並沒有突出表現。

韋睿早年任上庸太守,齊末隨蕭衍起兵,“多建策,皆見用”。

天監四年(505年),督軍北伐,攻下北魏小峴城(今合肥東),隨即進軍合肥。這時魏將楊靈胤率五萬人前來救援。韋睿引肥水灌城,大破魏兵,斬俘萬餘人。

天監五年(506年),解鍾離(安徽省鳳陽縣東北臨淮關)之圍,因功進爵爲侯,任右衛將軍。

史載韋睿仁民愛物,“士卒營幕未立,終不肯舍。井竈未成,亦不先食”,北魏人怕他,稱爲“韋虎”,一生廉潔,家無餘財。

韋睿是怎樣的人 歷史如何評價南朝名將韋睿

歷史如何評價韋睿

韋祖徵:“汝文章或小減,學識當過之;然而幹國家,成功業,皆莫汝逮也。”

蕭衍:“他日見君之面,今日見君之心,吾事就矣。” “君此獲復與熊耳山等矣。”

元英:“是何神也!” “蕭臨川雖騃,其下有良將韋、裴之屬,未可輕也。宜且觀形勢,勿與交鋒。”

魏軍歌謠:“不畏蕭娘與呂姥,但懼合肥有韋虎。”

李延壽:“韋、裴少年勵操,俱以學尚自立;晚節驅馳,各著功於戎馬。觀睿制勝之道,謂爲魁梧之傑,然而形甚羸瘠,身不跨鞍,板輿指麾,隱如敵國,其器分有在,隆名豈虛得乎?邃自效邊疆,盛績克舉,其志不遂,良可悲夫!二門子弟,各著名節,與樑終始,克荷隆構。‘將門有將’,斯言豈曰妄乎?”

姚察:“昔竇融以河右歸漢,終爲盛族;柳惔舉南鄭響從,而家聲弗霣,時哉!忱之謀畫,亦用有成,智矣。韋睿起上庸以附義,其地比惔則薄,及合肥、邵陽之役,其功甚盛,推而弗有,君子哉!”

杜牧:“周有齊太公,秦有王翦,兩漢有韓信、趙充國、耿恭、虞詡、段熲,魏有司馬懿,吳有周瑜,蜀有諸葛武侯,晉有羊祜、杜公元凱,樑有韋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韋孝寬,隋有楊素,國朝有李靖、李勣、裴行儉、郭元振。如此人者,當此一時,其所出計畫,皆考古校今,奇祕長遠,策先定於內,功後成於外。”

陳子龍:“自漢以後,文武漸分,然猶有虞詡、諸葛亮、周瑜、陸遜、司馬懿、羊祜、杜預、溫嶠、謝玄、韋睿、崔浩、李靖、裴行儉、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韓琦、李綱、虞允文之徒奮策儒素建功閫外,爲時宗臣。彼豈必有摶虎之力,射鵰之技哉?不過深明古今之事,能決機宜之便耳。”

黃道周:“韋睿忠良,自結於粱。奉命伐魏,即擁油幢。衆請緩戰,睿怒不揚。既而城拔,方識其強。再攻淝水,魏救忽猖。請兵不及,即以寡當。力戰不卻,守死不慌。築壘自固,起艦以張。戰勝俘獲,多不可量。淝水既定,威名愈揚。元英攻徐,衆將戰傷。召睿急救,飛橋以行。兵不旬日,即至邵陽。元英驚異,我兵更剛。非水灌敵,即火燒強。大小百戰,英方敗亡。功成進爵,儒將名香。”

鄭觀應:“古之所謂將才者,曰儒將、曰大將、曰纔將、曰戰將。樂毅、羊祜、諸葛亮、謝安、韋睿、岳飛等,儒將也。”

毛澤東嗜讀《南史·韋睿傳》,批註處竟有二十五次之多,他在批閱時對韋睿稱讚有加,如“仁者必有勇”,“曹景宗不如韋睿遠矣”,並且詳細地勾出韋睿的優秀之處,如“躬自調查研究”、“機不可失”、“決心”、“以衆擊少”、“以少擊衆”、“敢以數萬敵百萬,有劉秀、周瑜之風”、“善守”、“不貪財”等等,並寫道:“我黨幹部應學韋睿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