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成語“尾大不掉”出自哪個歷史人物?有怎樣的故事?

成語“尾大不掉”出自哪個歷史人物?有怎樣的故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語】: 尾大不掉

成語“尾大不掉”出自哪個歷史人物?有怎樣的故事?

【拼音】: wěi dà bù diào

【解釋】: 掉:搖動。尾巴太大,掉轉不靈。舊時比喻部下的勢力很大,無法指揮調度。現比喻機構龐大,指揮不靈。

【成語故事】:

這句成語見於《左傳·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成語“尾大不掉”出自哪個歷史人物?有怎樣的故事? 第2張

春秋時,楚國國君楚靈王於公元前531年在城地、蔡地、不羹築城,並打算派棄疾做蔡公。爲此,楚王向申無宇徵求意見:“你看讓棄疾去蔡地怎麼樣?”申無宇說:“選擇兒子沒有像父親那樣合適的,選擇臣子沒有像國君那樣合適的。鄭莊公在櫟地築城西安置了子元,使昭公不能立爲國君。齊桓公在谷地築城而安置了管仲,到現在齊國還得到利益。臣聽說,五種大人物不在邊境,五種小人物不在朝廷;親近的人不在外邊,寄居的人不在裏邊。現在棄疾在外邊,鄭丹在裏邊,君王恐怕要稍加戒備纔好。”楚王說:“國都有高大的城牆,怎麼樣?”申無宇回答說:“在鄭國的京地、櫟地殺了曼伯,在宋國的蕭地、毫地殺了子游,在齊國的渠丘殺了無知,在衛國的蒲地、戚地趕走了獻公。如果從這樣看來,就有害於國都。樹枝大了一定折斷,尾巴大了就不能搖動,這是君王所知道的。”“尾大不掉”即尾巴太大就不好搖動。人們常用這句成語比喻部下勢力強大,不聽從調動和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