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孫權爲什麼不給小霸王孫策追加帝號?

孫權爲什麼不給小霸王孫策追加帝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的小霸王孫策文武雙全,先前沒有實力的時候投奔了袁術。之後他又從袁術手中要回了父親的舊部,並借出徵之名,打下了自己的地盤,那麼孫權爲什麼不給小霸王孫策追加帝號?

天嫉英才,他還沒有來得及建立更多的功業,就慘遭暗殺,江東地盤和諸多人才都交付給了弟弟孫權。後來孫權憑藉這些基礎,建立吳國並稱帝,卻沒有爲他追加帝號,這是怎麼回事呢?

也許有人說,他們是兄弟而非父子,不加帝號是非常正常的。這種說法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參考同時代的其他政權,我們就會發現,兄弟二人都加帝號的事情是很正常的。魏國的司馬家族,經過兩代三人的努力,終於將自己的子孫捧上了帝位。西晉開國皇帝司炎登基之後,將自己的祖父司馬懿尊爲宣皇帝,父親司馬昭爲文皇帝,其伯父司馬師則爲景皇帝。也就是說司馬師與司馬昭兄弟二人兼有帝號。那麼孫權爲何只追諡孫策長沙桓王,不給孫策加封帝號呢?

其實這與孫權本身的性格有關,雖然曹操曾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語,劉備對孫權的評價也非常高,但是孫權是一個非常小家子氣的人。他沒有魄力,也沒有雄才大略,只想着偏安一隅。同時他的小家子氣,也使得他不敢給孫策加帝號,他害怕後人只記得孫策打下了江東地盤,而不記得自己這位吳國的開國皇帝。說到這裏,也許有人會認爲小編信口雌黃,畢竟孫權是東吳之主,一直與劉備和曹操齊名,怎會小家子氣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能夠體現他這一特點的幾個事例。

孫權爲什麼不給小霸王孫策追加帝號?

一、面對曹操的勸降猶豫不決

當初曹操平定江北,又得荊州,於是勸孫權投降,這個時候江東很多大臣主張向曹操稱臣,孫權自己也猶豫不決。後來魯肅力勸,諸葛亮出使東吳,周瑜也是堅定的主戰派,他才說出了“孤不能以十萬之衆受制於人”之語。若非這三人苦勸,他可能早就歸屬曹操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也不會出現。如果換成孫策,面對同樣的情況,絕對不會猶豫,直接宣戰,畢竟孫策志在全國,在被刺殺之前,準備攻打的地方是皇帝所在的許都,無論如何,孫策都不會甘居曹操之下。

二、不敢兩分天下,成就劉備

赤壁之戰結束之後,曹操實力大損,退回江北,劉備屬下兵馬又少,於是周瑜提出了兩分天下的建議,但是孫權沒有同意,放任劉備打下了荊州四郡,站穩了腳跟,從只能寄人籬下的小透明,成長爲了割據一方的軍閥勢力。

三、將南郡借出,並讓魯肅背鍋

其實劉備打下荊州四郡之後,孫權還有一次兩分天下的機會。當時劉備屯兵公安,很難發展壯大,於是提出想向東吳借取南郡。這個時候,周瑜再次提出劉備非池中之輩,不能任其發展,想要扣留劉備。但是孫權害怕曹操再次來攻,聽取了魯肅的建議,將南郡借出,希望劉備發展壯大,併成爲自己的盟友。但當時的曹操一面要休養生息,一面又要平定後方的叛亂,根本無力再次南下。他小家子氣的想法不但白白損失了南郡之地,還使得劉備藉機拿下益州,定下了天下三分的大勢。

孫權爲什麼不給小霸王孫策追加帝號? 第2張

後來他也認識到了借地之事不妥,說此事是魯肅的一生中少有的過錯。然而當時魯肅只是提出了這種建議,還有周瑜等人堅持另一種建議,做決策的人卻是他。把這個鍋推給魯肅,同樣是他小家子氣的體現。

孫權繼承了孫策的基業之後,終生沒有奪天下之志,不但沒有進軍出原,連出兵收回南郡都是在劉備拿下益州,稱漢中王,壓在他頭上之後的憤恨之舉。而且擒殺關羽之後,他先向劉備求和,又準備嫁禍曹操。後來陸遜大敗先主於夷陵,他才稍稍心安。從這些事件中,我們不難看出,將孫權與雄才大略的曹操、劉備等人並稱,實在是高擡他。無論是胸襟、氣度還是魄力,他都遠不如後兩者。

一個如此小家子氣的人,自然害怕後人只知孫策之功,不知孫權之能,所以他不給孫策加帝號,好像也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情了。只可惜小霸王孫策,憑一己之力,打下如此基業,招攬了衆多人才,爲吳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終卻只能被追封爲王,沒有獲取那個應得的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