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明朝時期,收入低的官吏們是如何賺外快的?

明朝時期,收入低的官吏們是如何賺外快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統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明朝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爲中後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明一朝276年,俸祿和待遇是歷史上偏低的。比如在明朝七品縣令的年俸祿爲大米60石,折算成白銀也不過爲45兩,一品首輔的俸祿也不過爲1044石大米,折換成白銀才區區800多兩,而且朝廷由於財政困難還經常拖欠。

在一些實權部門比如六部以及地方的巡撫、知府等還有一些灰色收入,官老爺們對於俸祿的多少並不擔心。

但是在各部堂的八九品辦事人員或清水衙門的小吏,每月俸祿不過2-3兩,那點收入是難以養家餬口的,他們工作之餘不得不幹點副業來養家。

明朝時期,收入低的官吏們是如何賺外快的?

今天就通過真實的史料,來聊聊這些收入低的官吏是如何賺點小外快的。

01

《大明會典》記載,四品以上大臣必須午夜起牀,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上早朝。凌晨三點,大臣要到達午門外等候,凌晨五點,鐘聲響過,宮門開,百官依次進入上朝會。

明朝時規定,上下班時間大致上都是一樣的,早晨六點或七點上班,下午三點或四點下班。上班時間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卯時”(早晨五點到七點左右),現在我們說的“點卯”一詞就是來源於此。下班那麼早,就爲京官留出來大把時間設法賺點外快。

明朝時期,收入低的官吏們是如何賺外快的? 第2張

明武宗朱厚照(1506年)時期的首輔李東陽,爲官清廉正直並以文章聞名天下,縱橫政壇五十年不倒。彼時,太監劉瑾專權營私、陷害忠良,李東陽出面營救了很多正直的大臣。

一時之間李府高朋滿座,大家聚在一起飲酒賦詩談論朝政,並寫下大量濟世文章。時間一長,清廉的李首輔那些微薄的工資根本不夠招待費。

李東陽書法天下一絕,後來就開始爲達官貴人寫書作序,或者題字留名,一律作價十兩,這樣一來每個月也有幾百兩的潤筆費。

以堂堂首輔至尊要十兩銀子,這個價格也確實公道,於是生意不斷。即使這樣,李東陽退休的時候也家無餘財,因爲他大部分外快都接濟了學生和朋友。

02

無獨有偶,明英宗朱祁鎮“奪門事件”中三大功臣之一的徐有貞,後來被封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在未發跡前也是一個賺外快的小能手。

當時還未發跡的徐有貞還叫徐珵,宣德八年(1433),26歲考中進士分進翰林院當編修,那絕對是個清水衙門。徐珵此人文採極高,而且自己常年讀易經,對算卦頗有研究。於是下班後,就開始利用翰林的身份給各位同僚算卦看相,給錢就收,不給錢管壺酒也可。

至於說準不準不好說,反正是撿着好聽的忽悠,蒙對一個就大吹特吹。時間一長竟然在京圈頗有知名度。

明朝時期,收入低的官吏們是如何賺外快的? 第3張

【明史】記載徐珵在得知英宗被俘的預言:“吾觀天象,前者熒惑進南鬥,致有此大變。若留家眷在此,必遭擄掠之害。”

1449年,協助於謙打完北京保衛戰的石亨慕名前來算卦。看着搖頭晃腦的石大將軍,徐珵就猛誇他有公侯之貌,高興地石亨扔下一錠銀子滿意地走了。

幾年之後,石亨“奪門”有功,確實被封忠國公,但不久就被砍了腦袋。而給別人看了半輩子面相的徐珵也被貶到荒涼之地,抑鬱而終。

03

前面介紹了京城高官的兼職,讓我們再看看地方官員的妙招。

明朝嘉靖年間,連海瑞都佩服的好友王用汲,爲官清廉頗有政績。隆慶二年(1568)王用汲任淮安府推官,爲正七品待遇,主管一府的刑名,史書說他“耿直震天下”。

在地方爲官,俸祿是一年一發,這可苦了清廉的王大人,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要養啊。

於是下班後,王大人就擺個菜攤開始賣淮安特產蒲菜等。凡是買菜者可贈墨寶一幅,古代凡進士出身的首先書法絕對是超一流的。一來二去竟也能賺個養家餬口的錢。

明朝時期,收入低的官吏們是如何賺外快的? 第4張

後來王用汲累升南京刑部尚書,海瑞死後連埋葬費都拿不出,後來又是王用汲出錢安葬了海青天。

04

說了朝廷大員和地方府官的兼職,到了縣城一級的驛丞和庫管,那更是不入品了。當時有的縣驛丞一年收入才七兩銀子,連養活自己都費勁。

反正是山高皇帝遠,有些驛丞就利用驛站的騾馬搞些運輸生意或承攬婚喪嫁娶的接送業務,一年倒也能賺個十兩八兩銀子養家。

明朝時期,收入低的官吏們是如何賺外快的? 第5張

而有些驛丞卻沒有那麼好運了,崇禎末年在陝西一個姓李的很盡職的驛丞被開除了,自然連飯也吃不上了,於是一氣之下就造反了,最後竟然在京城率幾十萬農民軍逼崇禎上吊了。

有一個誤會必須澄清,很多人以爲一入仕途,即可致富發家。其實並未盡然。在明代的官員羣體中,同樣開始出現了貧富分化的現象。明代官員的貧富分化,一是取決於官品的高低,二是人品的高低。

當時也有一些七品縣令貪污多達幾萬兩白銀,也有很多二品尚書退休時連回家路費都湊不夠的。

兼職賺外快給了這些清廉官員最後的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