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宇文護連殺三個皇帝,爲何沒能篡位稱帝?

宇文護連殺三個皇帝,爲何沒能篡位稱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宇文護(513年—572年4月12日),字薩保,代郡武川人,鮮卑族。北周初期權臣,周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顥第三子。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古代歷史上,權臣殺皇帝篡位的事情並不少見,然而一連殺死三位皇帝,卻始終沒能篡位成功的,北周權臣宇文護當屬獨一份。北周政權的奠基者宇文泰臨死之前,鑑於兒子宇文覺年幼,將權力大部分移交給了侄子宇文護,結果大權在握的宇文護先後殺死了西魏恭帝拓跋廓、北周天王宇文覺和北周明帝宇文毓,卻始終沒能篡位成功,這又是爲什麼呢?

宇文護連殺三個皇帝,爲何沒能篡位稱帝?

作爲北周初期權臣,宇文護先後殺死三位皇帝

宇文護乃是宇文顥之、宇文泰之侄,因長期跟隨宇文泰與東魏交戰,深受信任且屢建戰功,先後任都督、徵虜將軍、驃騎大將軍等職。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臨終之際,因世子宇文覺年僅十四歲,遂遺命宇文護輔政。

1、殺西魏恭帝拓跋廓。彼時,經過宇文泰的經營,西魏恭帝拓跋廓早已淪爲傀儡,宇文氏取而代之只是時間問題。雖然宇文泰已死,宇文覺年幼,但在宇文護的輔佐下,宇文家族的權力得以順利傳承。

眼見篡位時機成熟,宇文護遂於次年迫使拓跋廓禪位,扶立宇文覺爲周天王,是爲北周孝閔帝。西魏恭帝拓跋廓被降封宋國公,西魏至此滅亡,北周得以建立,不久之後,宇文護命人將拓跋廓殺死。

宇文護連殺三個皇帝,爲何沒能篡位稱帝? 第2張

2、殺北周天王宇文覺。扶立宇文覺建立北周後,宇文護得以升任大司馬,封晉國公,繼續執掌朝政。西魏時期,朝政大權乃是掌握在“八柱國集團”手中,而在北周建立之後,卻是宇文家族實行集權統治,這自然引起了其他幾大家族的不滿,尤其是與宇文泰同輩的大將軍趙貴、獨孤信,對於宇文護坐在自己頭上更爲不滿,於是策劃襲殺宇文護,但卻被宇文護覺察,結果趙貴、獨孤信等參與謀劃者皆被處死。

與此同時,孝閔帝宇文覺雖然年紀較小,但見趙貴等被殺之後,宇文護的威望和權力與日俱增卻也開始感到恐懼,於是在司會李植、軍司馬孫恆等人的挑撥下,宇文覺決議誅殺宇文護。然而,由於消息泄露,宇文覺被掌握朝政大權的宇文護輕易廢掉,而在處死了李植、孫恆等人後不久,又將宇文覺殺死。

3、殺北周明帝宇文毓。殺死宇文覺之後,宇文護轉而擁立宇文泰的庶長子宇文毓爲帝,宇文護則再度升任太師,繼續執掌朝中大權。宇文護之所以擁立宇文毓,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看中了其性格文弱,便於自己繼續掌權,然而宇文毓即位之後,卻開始逐步展露才能,漸漸聚集起了一批元老功勳,並對宇文護暗生防備。

宇文護眼見皇帝開始脫離自己的掌控,不肯處處聽從自己的擺佈,便試探性地做出“歸政於帝”的決定,宇文毓以爲宇文護真有歸政之心,遂將其權力收回。然而,宇文毓還是太過小看宇文護了,憑藉長期執掌軍政大權積攢下來的聲望,他依舊牢牢掌控着軍權。眼見皇帝果然猜忌自己,宇文護遂命膳部下大夫李安在飯菜中下毒,毒殺明帝宇文毓。

宇文護連殺三個皇帝,爲何沒能篡位稱帝? 第3張

宇文毓毒發之際,爲了避免宇文護篡權,口述遺詔傳位於四弟魯國公宇文邕。宇文邕雖然年僅十七歲,但卻極爲聰慧,眼見宇文護大權在握,便採取韜光養晦之策,表面對宇文護萬分順從,使其放鬆戒心,卻在暗中積蓄力量。最終,趁着宇文護入宮拜見皇太后的機會,宇文邕聯手胞弟宇文直和宦官將宇文護殺死。

宇文護連殺三位皇帝,爲何始終沒有篡位稱帝

歷史上,權臣想要謀朝篡位,往往只需殺掉一兩個皇帝便可達到目的,然而宇文護卻接連殺掉了三任皇帝,但卻始終沒能謀朝篡位,這又是爲什麼呢?個人認爲,應當主要源於以下三點原因。

1、早期實力不足。如前文所說,權勢乃是集中於“八柱國集團”手中,即:宇文泰家族、元欣家族、李虎(李淵祖父)家族、李弼(李密曾祖父)家族、趙貴家族、於謹家族、獨孤信(宇文毓和楊堅岳父,李淵的外祖父)家族、侯莫陳崇家族。

彼時,西魏可以理解爲一個集團公司,而八柱國便相當於八個集團董事,其中以宇文泰掌握的股份最多,因而得以成爲董事長,而其餘七大董事之中,雖然元欣的元氏家族只是因爲地位超然(北魏宗室)的榮譽董事,但其他六位卻都是擁有實權的。

宇文家族雖然因爲實力強大,得以篡奪了北魏江山,但其他六大家族聯合起來,勢力卻也不容小覷。宇文護殺死拓跋廓後如果貿然篡位,勢必會引起宇文家族內部紛爭,難保不會被其他家族取而代之。

宇文護連殺三個皇帝,爲何沒能篡位稱帝? 第4張

2、身份較爲尷尬。宇文護作爲宇文泰的權力主要繼承人,他通過進一步擴大宇文家族的政治影響力,打擊其他柱國,使得西魏時期的八柱國共同執政,逐步轉變爲北周時期的君臣體制,進一步加強了北周皇室權力。因此到了北周時期,八柱國集團實際上已經消失了,宇文家族已經全面掌權,但宇文護又遇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沒有正統身份,而這一點導致他很難全面取得宇文家族的支持。

在殺死趙貴和獨孤信之後,宇文護雖然一定程度壓服其他幾大家族,得以大權在握,但面對仍有餘勢的八柱國集團,以及宇文家族內部的反對聲音,他不敢貿然篡位,只能扶立看起來相對弱小的宇文毓繼位,自己掌握大權,從而像曹操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爲未來謀朝篡位再做準備。

3、外敵實力較強。殺死魏明帝宇文毓之後,宇文護倒是大權在握,完全有能力篡位了。然而,宇文毓臨死之前,卻留下了傳位於宇文邕的遺命。宇文毓臨死之前的這一招,令宇文護極爲頭疼,如今已經已經幹掉三個皇帝了,這要是再來個公然篡位,不僅自己的名聲要臭大街,而且勢必也要遭到內部的反對。

當時天下紛亂,除了內部鬥爭之外,外敵也是一個巨大威脅。宇文護雖然貪權,但畢竟不是個爲了權力而不顧一切的人,“八王之亂”的教訓歷歷在目,一旦因爲篡位而導致內部紛爭不斷,導致國力內耗嚴重,從而給了外敵機會,很有可能北周就亡了,而宇文護顯然是不願意做亡國之君的。

宇文護連殺三個皇帝,爲何沒能篡位稱帝? 第5張

如上,在那個特殊時期,宇文護雖然貪權攬政,也曾想過篡權自立,但由於內部權力架構以及外敵環伺的原因,導致其雖然一連殺死了三位皇帝,卻始終沒能找到篡位的合適時機,結果自己最終非但沒能成功篡位,還被韜光養晦的周武帝宇文邕給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