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三國時期,曹操、孫權和劉備的尊稱是如何變化的?

三國時期,曹操、孫權和劉備的尊稱是如何變化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國古代,每個時代都有其特殊的尊稱,而這通常是與其官職和地位息息相關的。三國時期,其尊稱主要延續自漢朝,通常將管轄一郡的官員尊稱爲“府君”,管轄一州的被尊稱爲“使君”,而將獲得開府權力的官員尊稱爲“明公”。

可是,掌控了朝政大權的曹操固然能延續漢朝尊稱,但孫權和劉備卻由於難以獲得升遷,根本沒有辦法對此予以沿用,於是便出現了兩個特有的尊稱,即孫權被尊稱“至尊”,劉備被尊稱“主公”。接下來,我們便來看看三國時期,曹操、孫權和劉備的尊稱變化。

曹操的尊稱:明公、丞相、大王

曹操於熹平三年(174年)通過舉孝廉入仕,歷任洛陽北部尉、頓丘令、議郎、騎都尉、濟南相、典軍校尉等職,這一時期由於官職相對較小,因此談不上什麼尊稱,直到初平二年(191年)被袁紹表爲東郡太守,才能被尊稱一聲“曹府君”。

三國時期,曹操、孫權和劉備的尊稱是如何變化的?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黃巾軍攻入兗州,兗州刺史劉岱被殺,濟北相鮑信等人於是共迎曹操出任兗州牧,不過這個職位一直沒有得到朝廷承認,直到興平二年(195年),東歸的漢獻帝在號召各路諸侯勤王時,曹操才正式被拜爲兗州牧,這時期的曹操便也當得起一聲“曹使君”了。

之後,由於曹操成功將漢獻帝掌握在了手中,因此官職得到迅速提升,建安元年(196年)三月獲封建德將軍,六月被拜爲鎮東將軍,襲爵費亭侯,八月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九月,曹操將漢獻帝遷往許縣,被封爲大將軍、武平侯,大將軍乃是具有開府權力的,至此之後見了曹操便要尊稱“明公”了。

這一點在《三國志》中多有體現,例如《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建安元年十月前,皆稱曹操爲太祖,十月後便改稱“公”了(如上圖)。又如《三國志·魏書·荀彧傳》,荀彧對曹操說,“今與公爭天下者,唯袁紹爾”。由於“公”這個稱呼當時比較普遍,例如張繡便稱賈詡爲“公”,因此爲了表示尊敬,一般會在前面加一個“明”字。

雖然之後曹操將大將軍職位讓給了袁紹,但曹操隨即又出任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由於司空與大將軍一樣都有開府權力,因此尊稱倒沒有什麼變化。

三國時期,曹操、孫權和劉備的尊稱是如何變化的? 第2張

此後,在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裏,曹操的職位始終沒有大的變化,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攻滅袁紹後,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自任丞相。於是,曹操的尊稱便又變成了“丞相”或“曹丞相”。

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爲魏公,獲得了建立封國的權力,曹操的尊稱自然又變成了“公”。三年之後的建安二十四年(216年),漢獻帝又冊封曹操爲魏王,曹操的尊稱便又變成了“大王”。

如上,早期曹操職位較低,還談不上什麼尊稱,稱呼是以“姓”+“職位”便可,而從建安元年(196年)開始,隨着其職位的不斷提升,尊稱也隨之發生變化,而主要使用的便是明公、丞相和大王三種。

孫權的尊稱:將軍、吳侯、君侯、大王、至尊

孫權早年被兄長任命爲陽羨縣長,後雖經朱治舉孝廉、嚴象舉茂才,但因當時漢獻帝已落入曹操之手,孫權並未獲得任何任命。

三國時期,曹操、孫權和劉備的尊稱是如何變化的? 第3張

直到建安五年(200年)其兄孫策被刺身亡,孫權接替其位,才被東漢朝廷拜爲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孫權自此開始被尊稱爲“將軍”或“孫將軍”。

赤壁之戰後,在孫劉聯盟的大背景下,劉備於建安十四年(209年)上表奏封孫權代理車騎將軍,兼領徐州牧。此後,孫權的官職長期沒有發生變動,而這便是孫權早期一直被尊稱爲“將軍”或“孫將軍”的原因。

在此期間,《三國志》中提到了孫權的另外一個尊稱,那便是“至尊”,且史料中多次出現。例如周瑜重病中給孫權寫信,其中提到,“曹公在北,劉備寄寓,此至尊垂慮之日也”;又如呂蒙偷襲關羽前,向孫權密陳計謀,“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甚至連諸葛亮在給陸遜的信中,也稱孫權爲“至尊”。

關於這個稱呼出現的原因,目前沒有定論。個人認爲,應該是由於在此期間孫權的職位始終沒有變動,但其勢力卻在迅速發展,導致此前的稱呼已經不能滿足於此時的需求,畢竟其麾下的太守和刺史都有一堆了,但又不能貿然採用漢朝已有的尊稱,於是便想出了這個稱號。也就是說孫權尊稱“至尊”,和劉備尊稱“主公”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國時期,曹操、孫權和劉備的尊稱是如何變化的? 第4張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導致關羽兵敗身死。見孫劉聯盟破裂,曹操於是上表任命孫權爲驃騎將軍、假節兼荊州牧,封南昌侯。於是,自此孫權開始被尊稱爲“吳侯”或“君侯”(使君+侯爵)。

黃初二年(221年)十一月,在曹丕和劉備先後稱帝后,由於孫劉聯盟破裂,孫權遣使請求成爲曹魏的藩屬,並將降將於禁送還曹魏,於是曹丕賜給孫權九錫,冊封其爲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此後孫權便也能被尊稱爲“大王”或“吳王”了。

如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孫權擔任的都是將軍職位,因此長期被尊稱爲“將軍”或“孫將軍”,直到封侯和封王之後,尊稱才改爲“吳侯”、“君侯”和“大王”、“吳王”。當然,孫權最後還是稱帝了,尊稱自然就變成了“陛下”。

劉備的尊稱:將軍、使君、主公

與前兩位相比,劉備不僅起點低,而且起步時間也晚,早年在公孫瓚手下混日子,後在曹操攻打徐州時救援陶謙,陶謙表劉備爲豫州刺史,但這個稱號並未獲得朝廷認可,因此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三國時期,曹操、孫權和劉備的尊稱是如何變化的? 第5張

建安元年(196年),由於呂布與劉備關係惡化,曹操爲了拉攏劉備,表劉備爲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直到此時,劉備才能被尊稱一聲“將軍”。不久,劉備敗於呂布,轉而投奔了曹操,曹操於是又讓他做了豫州牧。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再度敗於呂布,在與曹操一起進攻並殺死呂布後,隨其返回許昌,被封爲了左將軍。

此後,由於劉備與曹操關係惡化,導致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職位再也沒有得到升遷,因此長期被尊稱爲“使君”和“將軍”,“劉豫州”這個稱呼雖然出現頻率也很高,但卻算不上尊稱。

“赤壁之戰”後,劉備奪取荊南四郡,至此纔算真正站穩了腳跟,雖然部署們推薦劉備爲荊州牧,但並未獲得曹操的承認。

建安十六年(211年),擔心曹操進攻益州的劉璋,用了一招“引狼入室”之計,成功將劉備請進益州,還給皇帝上表推薦劉備“行大司馬領司隸校尉”。按理來說,這個官職已經足夠大了,雖然只是“代理大司馬”,但畢竟是已經有了開府權力了。

不過,操持朝政大權的曹操,怎麼可能同意給劉備升官,因此劉備也沒好意思真的開府,他還是隻能掛着“使君”這個已經不怎麼符合身份的稱呼。

三國時期,曹操、孫權和劉備的尊稱是如何變化的? 第6張

等到劉備吞併了益州,橫跨荊益兩州的劉備早已經是一方諸侯,奈何想要加官進爵卻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於是,劉備便遇到了和孫權一樣的難題,畢竟手底下可是有一堆人等着加官進爵呢,結果不知道誰的腦袋靈光一閃,將“主上”和“明公”兩個尊稱揉在了一起,想出了“主公”這個稱呼。

在電視劇《新三國演義》中,曹操、孫權、劉備皆被部下稱爲“主公”,這個在歷史上是不可能出現的,根據《三國志》的記載,“主公”這個稱謂在三國時期只有兩個人用過,一個是劉備,一個是劉禪,可以說是蜀漢的專屬稱呼。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漢中之戰”後,雖然劉備麾下上表劉備爲漢中王,但實際上仍然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這個漢中王實際上是劉備自立的。因此劉備一般也不被尊稱爲“大王”,而是繼續沿用了“主公”的稱呼,直到其正式稱帝后。

實際上,劉備的情況比孫權還要尷尬,畢竟孫權後來可是真正被封侯、封王的,而劉備的身份始終沒有得到朝廷認可,雖然他憑藉着劉璋上表自己爲“行大司馬”和部下上表稱“漢中王”成功開府,但由於沒有得到朝廷認可,所以他的開府屬於變相開府。

這也是劉備麾下文臣武將官職與漢朝官制極不相符的原因,畢竟以劉備尷尬的身份,根本沒有辦法給部下按照朝廷制度名正言順的加封官職,最爲典型的便是,趙雲雖然在蜀漢地位很高(中護軍僅次於四方將軍),但由於官職別扭,被很多人認爲只是個雜號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