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從夷夏異制到華夷一體,中間都經歷了什麼?

從夷夏異制到華夷一體,中間都經歷了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其中從夷夏異制到華夷一體,中間都經歷了什麼?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種轉換就開始了,華夷之間開始逐漸走向聯合。

一、華夷觀念的產生與發展

1.“中國”的觀念的不斷演化

首先在“中國”這個觀念產生之前,應該先出現“國家”的觀念,關於這一點,應該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堯舜之後,大禹將部落主人的位置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啓,如此做法直接導致了社會大制度的改變。

王位世襲代替了選賢接任,啓在繼承王位之後,部落統一的前提之下開始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城池等國家機器,也就是最早期的國家,後世一直到封建社會,期間發生過無數次朝政更替,但只將接手於夏朝之地等視作 “正統”。

即使其他勢力或是個人趁叛亂或朝政更替之際建立的政權都不會被天下之人所承認,而這種民族和文化的區別早在夏朝建立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中國”這一觀念也是在夏朝時候產生,周邊的少數民族勢力都被稱之爲“蠻夷之族”。

當然,“中國”這一說法的含義在周朝的時候被加深,泛指長江中下游地區產生的華夏民族,於此同時,周王室森嚴的等級觀念也導致出現了“中國”與蠻夷地區的多方面對立。

2.周王統治下的華夷對立

從夷夏異制到華夷一體,中間都經歷了什麼?

繼夏朝和商朝之後,中國奴隸制社會來到了周王室統治下的最後一個時代。早從原始社會開始,爲了維護社會秩序,各個部落之間甚至同一個部落之中就呈現出嚴格的等級觀念,這種觀念一直保留,一直到西周建立的時候,才以明確的制度確立下來。

這就是西周互爲表裏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將整個西周王室劃分出了嚴格的等級,自上到下等級明確,絲毫不可僭越,分封出的這些下層職位必須遵守周天子的命令,平常擔任疆土的駐守任務,戰爭時期必須帶兵救援。

所謂分封,其實就是封邦建國,實際上是承認了諸侯,士大夫等分封體制內人員的合法性,這種分封方式雖然有利於周王室的穩固,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過度重視“中國”地區而忽略了少數民族。

在分封體制中,自上而下都有職位,連處於中原社會最底層的平民百姓都有自己的階層,但是作爲邊疆被稱之爲夷人的少數民族卻沒有被提及,或許是周王室壓根不承認其合法地位,這就導致了華夷之間的分裂加深。

除了分封制之外,其內部的宗法制也將這一觀念加重,這種制度早在夏商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在西周時期徹底被運用於朝政之中。實際上就是在朝中的職位官階受到了皇室血緣關係的制約,這種制度會對華夷之間的關係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隨着朝中逐漸被周王室的血緣關係所壟斷,周天子自身的優越感就越發膨脹,這就導致其產生了對其他階級的輕視,對於地處偏遠又不在體制內的“蠻夷之地”則是更加的忽視和看不起,這就加劇了西周時期蠻夷之間的分化和對立。

3.夷夏異制與早期的“中國”認同

西周之後,朝廷中逐漸樹立了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的局面,隨着周王室權力的日趨膨脹,邊遠地區的所謂蠻夷也逐漸在其諸侯王的統治之下,雖然不被承認社會地位,但是和底層平民無二。

經過後續發展之後,此類羣體在諸侯王的分封土地之中逐漸開始雜糅居住,戎、夷、蠻、狄等帶有歧視性的稱呼也逐漸加持在他們身上,隨着這些族羣的發展,使得西周朝廷不得不重視他們。

於是始終認爲自己高高在上的周天子用了一套區別對待的分化管理方式來治理這些族羣,這種處理方式就是最早期的夷夏異制,這種區別對待的方式可以說讓中原和少數民族地區進一步分化。

比如在服飾,禮儀,朝貢甚至祭祀方面都與中原地區不同,就是在這種歧視性的規定之下,依然對這些少數民族提出了要求,比如在軍政上要維護周王朝,必要的時候要作爲周王室的番邦擔任保護的作用。

經濟上,要求這些少數民族必須與周王室保持歲貢的關係,若是有不遵從或不按時上貢的地區,周王室就會直接出兵征討。

從這一系列的舉措來看,周王室那時候就想通過自己的威勢震懾蠻夷之地,想通過夷夏異制來強迫少數民族對 “中國”的認同。

二、戰國時期的分裂與華夷一體

1.大分裂局面與諸族繁榮

在此前西周形成的認識之中,但凡不是在“中國”下轄的中原地區的族羣,皆稱之爲蠻夷,以至於北方和西方的一些偏遠地區也被劃分到了此行列之中,但是這種情況並沒有維持多久,因爲西周的末日就即將到來。

隨着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周王室的權威迅速衰微,勢力逐漸強大的諸侯國不再願意聽從周王室的調遣,各自脫離之後,社會進入混亂的春秋戰國時期,隨之分裂的,自然還有被稱之爲蠻夷的少數民族。

此時的周王室正處於一個“禮崩樂壞”的動亂時期,之前的所有規定和許諾自然是不復存在,許多兵多將廣的諸侯王開始以“尊王攘夷”的口號征討四方,建立屬於自己的勢力,在此刻,所有的諸侯王都在拉攏周邊勢力,自然包括少數民族。

如此一來,周邊的少數民族勢力逐漸發生變化,逐漸將自己的勢力向中原較爲強大的諸侯國身邊依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秦國”秦國之秦穆公之所以成就之後春秋五霸之一,就是因爲其對蠻夷之地的籠絡。

2.華夷一體的逐漸出現

秦國最初的地盤正處於東周時期的東部邊陲,與這些少數民族雜糅的居住在一起,就算在西周的時候成爲了割據一方的諸侯國,也是屬於其中比較弱的一個,所以在混亂之後,不得不着手強大自身,對周邊的少數民族採取措施。

正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對於那些順從的周邊部落,採用相對比較溫柔的懷柔制度,對於那些存在牴觸情緒的,適當進行武力征討,總之,早期的華夷一體現象開始出現。

華夷一體的現象不止出現在秦國,當時的楚國追根溯源也可以和所謂的蠻族產生聯繫,當時的楚國國君就是出身荊蠻,最早出現在周成王時期的封地之中,並且最開始的時候並不主張“華夷一體”只說“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從夷夏異制到華夷一體,中間都經歷了什麼? 第2張

甚至用武力威脅當時的周王室,要求賜予他一個獨立的蠻族封號,或是自己直接稱王,當然,這件事情最終不了了之,楚國也隨着東周的分裂逐步分離出來,而此時的楚懷王卻是支持華夷一體的看法,他主張問鼎中原,以至中國。

3.最終的認同感

隨着七雄並立現象的出現,戰爭也好,文明往來也罷,各個國家之間的民族觀念在彼此不可避免的交流之中逐漸消失。原本被周王室邊緣化的“蠻夷之族”也開始逐漸走向中原,於此同時,社會上的思想大變革開始。

隨着百家爭鳴現象的出現,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都前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出了“四海之內皆兄弟”這一說法,再次推動了華夷一體的大趨勢和周邊民族對“中國”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而後繼承孔子的孟子,更是提出了舜是屬於西夷,而周文王屬於東夷,然兩者之所以能夠先後共治天下者,皆因同源,從來源上統一了各個族羣,也就是說無論是何種民族,都是來自於三皇五帝的一脈相承,從根本上是相同的。

而中國與蠻夷觀念的產生只是距離中原未知遠近的關係,纔會形成長期的分裂,這種觀點產生之後,華夷一體正式在所有人心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