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葛邏祿部爲什麼要在怛羅斯之戰中選擇背叛唐朝?

葛邏祿部爲什麼要在怛羅斯之戰中選擇背叛唐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唐帝國無比的強大,而葛邏祿部,其實就是突厥的一個分支部落。他們主要居住在北庭以北、金山(阿爾泰山)以西的地區。那麼葛邏祿部爲什麼要在怛羅斯之戰中選擇背叛唐朝?他能得到什麼好處?

一、怛羅斯之戰中,葛邏祿部果斷叛唐。

唐朝簡直就是一個無敵的王朝,除了吐蕃搞不定以外,周圍所有鄰居都被唐朝給搞定了。無敵是多麼的寂寞,爲了拓寬地盤,唐朝只好繼續向西試探,一直打到了中亞地區。

與此同時,8世紀的阿拉伯帝國(史書稱之爲大食),其實也在對外擴張階段。他們在西方受挫以後,轉而向東尋求發展。他們佔了波斯的地盤以後,也到了中亞地區。

關於怛羅斯之戰,至少有兩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這是一場遭遇戰。

葛邏祿部爲什麼要在怛羅斯之戰中選擇背叛唐朝?

公元751年,阿拉伯軍隊和唐朝軍隊,便在怛羅斯這個地方遭遇了。不過很不湊巧的是,當時阿拉伯人剛剛遠征結束,正要返程,所以擁有15萬大軍。而唐朝的安西軍只是出來巡邏的,因此只有2萬唐軍和1萬葛邏祿軍。

很顯然,實力懸殊,唐軍基本不可能獲勝。可就算是這樣,唐軍還是和對方打了足足5天,不分勝負。

5天以後,葛邏祿部忽然反水,直接導致高仙芝帶領的唐朝聯軍慘敗而歸。來的時候有2萬唐軍,回去的時候只剩下了幾千人。

第二個版本:圍繞石國爆發的戰爭。

高仙芝威震西域以後,再接再厲,攻入了西域。當時位於烏茲別克斯坦的石國選擇投降高仙芝。沒想到城破以後,高仙芝違背諾言,依舊將石國燒殺搶掠了一番,還順便擄走了石國的國王和貴族們。

高仙芝帶着石國國王到唐玄宗跟前邀功,還順手宰了這位國王。這可惹下大麻煩了,因爲石國的王子逃脫以後,跑到了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求救。

因此阿拉伯帝國是在這種情況下,纔打算對唐軍用兵的。不等阿拉伯人動手,高仙芝已經帶着2萬唐軍和1萬葛邏祿兵主動席捲而來。

當時阿拉伯帝國在距離石國附近的撒馬爾罕,已經駐紮了大量兵馬,他們也直接從這裏出發,朝着石國進軍。就這樣,雙方在石國的怛羅斯相遇了。

結果還是一樣,阿拉伯軍隊以逸待勞,手握10多萬大軍,而唐軍這邊又遭到了葛邏祿部的反叛,最終高仙芝慘敗,帶着幾千人逃回了安西。

不管是哪個版本,壞事兒的都是這個葛邏祿部。如果葛邏祿部繼續堅持下去,或許怛羅斯之戰還能打個平手。那他們爲何要在盛唐時期反水呢?

二、葛邏祿部打算在中亞地區創業。

葛邏祿部本來生活在西域地區,但是這裏先有突厥人統治,後有唐朝的安西都護府統治,他們一直只能以部落的身份生活在這裏。

而葛邏祿部習慣了獨來獨往,他們一直在尋求創業的機會。跟着唐朝的安西軍南征北戰了一段時間以後,葛邏祿部發現,東方是沒什麼創業的空間了,只能到西邊去碰碰運氣

恰好這個時候高仙芝對中亞地區一頓掃射,打服了當地的朋友圈。葛邏祿部自然也跟着參戰了,他們忽然發現,七河流域可真是一片創業的熱土啊!

這裏的統治階層實力非常薄弱,戰鬥力連唐朝的一根腳趾頭都算不上,但這裏的各種資源卻很豐富。有廣袤的大草原,有豐富的水資源,有成千上萬的牛馬羊。

爲此葛邏祿部打算定居在中亞的七河流域,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可他們要是一直跟着唐朝的安西軍混,是不可能自己出來創業的。

阿拉伯帝國雖然也在對中亞地區進行試探,可未必就能插手這裏的事務,畢竟鞭長莫及。因此葛邏祿部打算反叛唐朝,討好阿拉伯帝國,以此爲投名狀,在阿拉伯帝國的允許下,讓他們在七河流域創業。

我們研究怛羅斯之戰時,只關心唐朝和阿拉伯帝國之間的勝負,卻忽略了這場戰爭過後,最大的贏家,其實是葛邏祿部。

葛邏祿部爲什麼要在怛羅斯之戰中選擇背叛唐朝? 第2張

因爲葛邏祿部反叛唐朝以後,將主要精力都用在了開發中亞地區。他們先後佔領了碎葉和怛羅斯,正式宣佈繼承了西突厥的衣鉢,因爲當時有大量西突厥的遺民逃到中亞,這是一種籠絡人心的手段。

而阿拉伯帝國和唐朝,都沒有因爲這場戰爭,再去侵佔彼此的地盤,反而開始收縮兵力,鞏固自身的統治。因此這場戰爭並沒有影響兩國的關係,反倒是便宜了葛邏祿部。

三、葛邏祿部在唐朝後期,曾經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國家。

在中亞站穩腳跟以後,誰也想不到,唐朝內部爆發了安史之亂。你說這事兒整的,唐朝爲了平定這場戰亂,不得不將安西軍和北庭軍調回中原來。

等於說,西域地區就沒什麼人把守了。一直覬覦西域地區的吐蕃,趁此機會,果斷出手佔領了西域的大片地盤。雖然安西軍的餘部死死抵抗了很多年,可已經無力迴天了。

我甚至懷疑,安祿山和葛邏祿部取得了聯繫,畢竟他們都是昭武九姓之一,有聯繫很正常。葛邏祿部這邊反叛,安祿山那邊準備叛亂。他們再聯繫上吐蕃,一氣呵成,瓜分唐朝的江山。

由於吐蕃切斷了唐朝與中亞之間的聯繫,因此葛邏祿部再也不需要看唐朝將領的臉色行事了。他們在七河流域建立起了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那就是葛邏祿國。

葛邏祿國和阿拉伯帝國的關係一直都很不錯,畢竟他們要想存在下去,還得看阿拉伯人的臉色行事。等到剌菲厄反叛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把阿拔斯王朝搞得亂糟糟的時候,葛邏祿國才正式和阿拉伯帝國斷交。

由此可見,葛邏祿國是一個非常懂得投機取巧的國家,他們利用唐朝和阿拉伯帝國兩大超級大國的內亂,建立起了自己的國家,並且帶領這個國家走向了強盛。

總結:葛邏祿部逐漸分化成兩個部分。

公元840年,回鶻餘部西遷,來到了葛邏祿部的地盤,可以說他們是合作,也可以說是回鶻佔了葛邏祿部的地盤,總之再加上一些當地部落,他們合夥組建成了強大的喀喇汗王朝,定都怛邏斯城。

此後唐朝結束,五代十國到來,葛邏祿人的歷史在文獻中就只剩下零散的隻言片語了。不過到了遼國被滅以後,公元1124年,西遼在西域、中亞地區崛起,喀喇汗王朝打不過西遼,只能選擇臣服。葛邏祿部也就跟着臣服於西遼了。

1164年西遼古兒汗打算把中亞地區的葛邏祿人遷徙到喀什噶爾,結果引發了一場葛邏祿人的叛亂。叛亂被平息以後,葛邏祿人的核心主力也消耗殆盡了,剩下的部族已經無法支撐他們二次創業了。

不過喀喇汗王朝也分裂成了東西兩個部分。其中東部跟着西遼混,西部則跟着中亞新崛起的花剌子模國混,自此,葛邏祿部也就分成了兩個分支。

1211年,成吉思汗崛起以後,東邊的葛邏祿人選擇臣服於他,跟着他一起參與了第一次蒙古西征。至於西邊的葛邏祿人,就是被西征的對象了,誰讓他們運氣不好,跟着花剌子模國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