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曹魏之所以不出兵東吳,主要是有哪幾方面的因素?

曹魏之所以不出兵東吳,主要是有哪幾方面的因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夷陵之戰”蜀吳激烈交鋒,乃魏國南下好時機,曹丕爲何按兵不動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內部原因:曹魏內部動盪不安,無力發動大規模戰爭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就在“夷陵之戰”爆發的前一年,曹魏的奠基人曹操去世,曹丕繼魏王之位,同年十月,曹丕迫使漢獻帝禪位,篡漢建魏,是爲魏文帝。正如《晉書·宣帝紀》中的記載,“魏武薨於洛陽,朝野危懼”,彼時曹魏政權可謂動盪不安。

曹魏之所以不出兵東吳,主要是有哪幾方面的因素?

首先,曹丕繼位之後必然要進行一番清洗,畢竟他的繼位並非一帆風順,雖然有曹昂、曹衝兩大對手先後去世,但曹丕和曹植之間的競爭仍然十分劇烈。彼時,曹丕和曹植身邊均形成了一股極爲強大的勢力,例如賈詡、崔琰、司馬懿、陳羣、桓階、邢頤、吳質等人擁護曹丕,而丁儀、丁廙、楊修、孔桂、楊俊、賈逵、邯鄲淳等人則擁護曹植。即使在曹丕已經成爲世子之後, 魏諷還曾密謀刺殺曹丕,可見當時之激烈。

其次,雖然東漢末年以來,漢獻帝已經淪爲傀儡,漢朝已經名存實亡,但曹操名義上畢竟還是漢朝的臣子,天下名義上畢竟還是漢朝的天下,雖然曹操也曾大肆打壓和捕殺過忠於漢室的大臣,但到曹丕稱帝之時,朝中仍然不乏忠於漢室的重臣,這些人雖然迫於壓力不得不接受現實,但心中卻難免會有怨言,曹丕對此同樣不能不予以重視。

此外,軍方的動盪更爲劇烈,臧霸所部和青州兵的擅自離開,便是一個極爲危險的信號,此事雖得以順利處置,但也可見當時曹魏內部的動盪。直到曹丕逐步奪取軍權,將軍中骨幹替換成了曹仁、曹休、曹真、夏侯尚等嫡系力量,這纔算是真正坐穩了皇位。

然而,此時的曹魏堪稱多事之秋,同樣是在曹操病逝之後,張掖郡人張進挾持太守在酒泉反叛,到了黃初二年(221年)十一月,治元多、盧水、封賞等諸胡又在河西作亂,雖然這兩次叛亂均被曹真平定,但也可見曹魏當時的局勢緊張程度。

曹魏之所以不出兵東吳,主要是有哪幾方面的因素? 第2張

因此,曹丕繼位之後的頭等大事,就是一方面改革官制,緩和與士族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則通過設立中書省,進一步加強皇權,並對曹氏宗族勢力進行限制,再有便是對軍隊系統進行調整,從而確保自己坐穩皇位。如此情形下,曹魏自然無力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外部原因:調集軍隊需要時間,插手時機稍縱即逝

大部分認爲曹丕放棄攻打東吳乃是錯失良機,個人並不這麼認爲,曹丕應該是對當時的形勢進行了認真考量,這才決定“坐山觀虎鬥”,坐等雙方交戰的結果。而決定當時曹魏是否出兵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1、與蜀漢沒有聯手基礎,對東吳沒有出兵藉口。古代打仗講究一個“師出有名”,然而此時曹魏想要插手,恰恰難以找到出兵藉口。劉曄建議曹丕聯合蜀漢攻打東吳,畢竟對於曹魏來說,蜀漢太過弱小,東吳纔是大患,然而由於曹丕和劉備先後稱帝,雖然曹丕接受禪位名義上乃是正統,但劉備卻擁有漢室宗親的身份,因而雙方皆以漢室繼承人自居,互相稱對方爲“反賊”,這種兩帝並存的局面在三國之前從未出現過,這導致雙方根本沒有合作基礎。

而東吳方面,早在曹操時期,孫權便已經向其稱臣,曹丕稱帝之後,孫權仍然主動稱臣,在敵人進攻自己臣子之時,曹魏又如何對東吳動兵。然而,想要聯合東吳進攻蜀國同樣困難,劉備雖然發動了“夷陵之戰”,但他對於曹魏仍然高度防範,不僅漢中軍團根本沒動,就連夷陵戰場也派了黃權警惕曹魏南下,更何況聯合較強的東吳瓜分弱小的蜀漢,也根本不符合曹魏的利益。

曹魏之所以不出兵東吳,主要是有哪幾方面的因素? 第3張

2、曹魏兵力多在西線,調集軍隊需要時間。自建安十六年(211年)開始,曹軍主力便來回折返於孫權和馬超兩線,西涼馬超平定之後,曹魏又接連與東吳和蜀漢交手,頻繁的東西交替用兵,使得曹魏主力疲憊不堪。而就在曹操去世的前一年,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曹操和劉備的“漢中之戰”剛剛結束,此時的曹魏主力尚駐紮在陳倉、長安一線,而在曹操發喪之後,夏侯尚又帶着一部分兵力護送曹操靈柩返回鄴城安葬,這導致曹魏當時在中原的兵力較爲空虛,這也是“襄樊之戰”時,中原大震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當“夷陵之戰”爆發之後,由於“西兵東調、北師南來”需要一定時間,曹丕根本沒有辦法第一時間插手。

3、南下時機難以掌控,插手時機稍縱即逝。作爲三國之中最爲強大的一個國家,曹魏對於南方蜀漢和東吳的壓力極大,雖然此時由於荊州的歸屬問題,孫吳聯盟已經崩潰,但那是在曹魏北部壓力減弱的情況下,一旦曹魏大舉南下,難保孫吳不會再度聯手抗曹,畢竟脣亡齒寒的道理雙方還是懂的。因此,曹軍南下的時機就很重要,必須在雙方開戰之後,打的難解難分、短期內難以和解的情況下揮軍南下,否則極可能弄巧成拙。然而,自“夷陵之戰”爆發之後,除了蜀漢前期攻佔了東吳外圍防線之外,從章武二年(222年)正月至六月,雙方始終處於對峙階段,曹軍根本沒有插手的時機,而當陸遜“火燒連營”之時,蜀漢又是一敗塗地,雙方決戰的時間實在太過短暫,根本沒有給曹丕反應的時間。

如上所述,“夷陵之戰”的爆發,雖然看似是曹魏南下的好時機,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曹魏想要插手極爲困難,一個不好就會弄巧成拙。這種情況下,反倒不如靜觀其變,等待更爲合適的機會出手。

事實上,在曹魏短期內無法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曹丕最好的選擇就是趁機奪取荊州重要地區,從而一定程度瓦解東吳長江防線,爲將來南下打下基礎。

因此,曹丕雖未直接插手,卻也在長江中下游屯集了重兵,當“夷陵之戰”結束、劉備慘敗之後,趁着東吳主力尚未返回,且孫權再度反叛的情況下,立即兵分三路對東吳展開進攻,先後擊敗孫盛、大破呂範、火燒諸葛瑾,幾乎攻下江陵,若不是魏軍突然爆發瘟疫,恐怕東吳的長江防線已經告破。不過,此舉雖然未能給予東吳沉重打擊,卻也使得東吳不敢全力追擊戰敗的蜀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