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爲何諸葛亮死後,李嚴反而傷心流淚,也跟着激憤而死?

爲何諸葛亮死後,李嚴反而傷心流淚,也跟着激憤而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諸葛亮病逝,作爲敵人的李嚴爲何傷心大哭,並跟着“激憤而死”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人對李嚴並不瞭解,因爲諸葛亮的光芒實在是太強大了,但事實上,李嚴這個人,還是非常有才能的,除開諸葛亮,李嚴應該算是蜀漢當時的二把手了。劉備白帝託孤時,大家都非常關注諸葛亮,但卻很少有人關注李嚴,殊不知,李嚴也是這件事情中的主角!

《三國志》: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爲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看到了吧,本質上來說,李嚴其實也是託孤大臣之一,劉備去世前,是讓李嚴同內外軍事的。而且在此之前,劉備火箭般的提拔李嚴,直接把李嚴提拔爲了尚書令,可見劉備其實是非常看重李嚴的!

李嚴原本是荊州劉表的手下,非常有才幹,後來曹操南下,進入荊州,李嚴不願意效命於曹操,便進入了益州,投奔了劉璋。在劉璋手下,李嚴做到了成都縣令,獲得了好評。可見李嚴這人,辦事其實是非常有一套的,無論是在劉表手下還是劉璋手下,都幹得不錯。

再後來,劉備打進來了,劉璋認爲李嚴是個人才,於是便任命李嚴代爲護軍,讓他帶兵去綿竹抵抗劉備,結果李嚴直接投靠了劉備。要說劉璋也是笨,李嚴原來就在荊州當差,而劉備也在荊州待了好幾年,名聲非常不錯,李嚴肯定是瞭解劉備的,這個時候,咋能讓李嚴去抵擋劉備呢?

爲何諸葛亮死後,李嚴反而傷心流淚,也跟着激憤而死?

 

劉備平定益州後,見李嚴是個人才,而且還主動投靠自己,於是任命李嚴爲犍爲太守、興業將軍。而李嚴在自己的任期,也確實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能,不僅是開山建河,把城市治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對付起山賊叛軍,那可是相當猛的,曾以郡兵五千大敗數萬敵軍,維護了劉備後方的和平。從李嚴的經歷來看,他既擅長行軍打仗,又擅長治理國家,是一個多功能人才。除此之外,李嚴這個人還曾參與制定了蜀漢的法律,可以說是啥都能幹,啥都能幹好!

《三國志》:後遷昭文將軍,與諸葛亮、法正、劉巴、李嚴共造蜀科;蜀科之制,由此五人焉。

可以說,李嚴在劉備手下的表現非常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只不過因爲劉備霸業初成時,手下的人才實在太多,所以李嚴暫時只是在郡縣上爲官,並沒有進入蜀漢高層。不過李嚴的運氣極好,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備在夷陵遭到大敗,蜀漢大量的精銳人才損失,使得蜀漢國內嚴重缺乏人才。劉備身邊出現了人才匱乏,再加上東吳虎視眈眈,劉備不敢返回成都,於是劉備打算就住在白帝城了,重建個小朝廷,以此阻擋東吳。而李嚴由於才能出衆,便被劉備召了過來,任命爲尚書令。

在這一階段的相處中,李嚴的表現應該是讓劉備非常滿意的,所以在劉備去世前,他專門把李嚴提拔爲託孤大臣了,讓李嚴做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雖然劉備的本意是讓李嚴留在這裏阻擋東吳的進攻,蜀漢大權還是交給諸葛亮的,不過能得到這種任用,也足見劉備對李嚴的看重了。但是也正是因爲劉備的這個操作,讓李嚴產生了誤解!

爲何諸葛亮死後,李嚴反而傷心流淚,也跟着激憤而死? 第2張

 

李嚴和諸葛亮同爲託孤大臣,且劉備讓李嚴統內外軍事,這讓李嚴模糊了自身定位,認爲自己能和諸葛亮鬥了,能夠入住蜀漢權力中樞了。於是接下來便發生了許多搞笑的事情,比如李嚴勸諸葛亮在益州內部劃分出一個巴州,勸諸葛亮加九錫,以此要挾諸葛亮給他升官分權。而諸葛亮這邊呢,爲了大局着想,想要李嚴幫着他一起北伐,也不斷地給李嚴升官,給李嚴權力,不過這種操作倒是變相的助長了李嚴的囂張氣焰,認爲他能夠和諸葛亮相鬥,能夠搬倒諸葛亮,於是便發生了李嚴假傳軍情一事。

當時諸葛亮正在進行第四次北伐,而且這一次諸葛亮在軍事行動上打得非常順,取得了不錯的勝利,照此繼續下去,還真有可能擊敗曹軍。但是這種勝勢在李嚴看來卻並不是非常好,因爲一旦諸葛亮成功,那他李嚴就不要再想搬倒諸葛亮了,於是李嚴使出了拙劣的手段,派人假傳軍情,說大雨連綿,糧草供應不上。糧草都跟不上,那還打什麼打,於是諸葛亮只能無奈退兵。看見諸葛亮退兵,李嚴又假裝不知情,說打得好好的,咋地又退兵了呢?

這前後不一的言行,頓時惹怒了諸葛亮,之前李嚴瞎搞,諸葛亮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這次他忍不了了,因爲這阻礙了北伐大局!於是諸葛亮聯合衆人彈劾李嚴,將李嚴給貶爲了庶人,流放梓潼郡。可以說,在和諸葛亮的鬥爭中,李嚴徹徹底底的失敗了,他完全不是諸葛亮的對手。不過既然諸葛亮活着時,李嚴不是他的對手,那爲啥諸葛亮死後,李嚴不趁機重整旗鼓反撲,反而是傷心流淚,也跟着激憤而死了呢?

爲何諸葛亮死後,李嚴反而傷心流淚,也跟着激憤而死? 第3張

 

事實上,李嚴之所以會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一、李嚴指望着諸葛亮重新提拔他

李嚴雖然在和諸葛亮的鬥爭中失敗了,但他一直是對諸葛亮抱有希望的。當時的蜀漢本來就缺乏人才,而李嚴才能不錯,只要李嚴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好好改正,說不定以後諸葛亮會網開一面,重新提拔他。但現在諸葛亮死了,沒人能夠提拔他了,所以他因此激憤而死。

《三國志》:十二年,平聞亮卒,發病死。平常冀亮當自補復,策後人不能,故以激憤也。

這一個理由是三國志中記載的理由,也是大家比較認同的理由,不過除了這個理由,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二、李嚴看到了魏延楊儀之爭

看過正史的朋友都知道,魏延這個人其實是非常高傲的,經常得罪同僚,要不是諸葛亮一直維護他,估計魏延早就被彈劾下去了。不過從諸葛亮臨死前的安排來看,魏延之死,其實是令人非常疑惑的。

諸葛亮臨終前,曾把楊儀、姜維、費禕等人召集在一起開會,安排好了後事。但是這個會議卻獨獨沒有邀請魏延,這就讓人非常疑惑了,好歹魏延也算是蜀軍中的二把手啊,爲啥諸葛亮不叫魏延來開會呢?不把兵權交給魏延我們比較好理解,因爲怕魏延帶着軍隊繼續和司馬懿打嘛,怕魏延玩不過司馬懿。但是不叫魏延來參加臨終會議是什麼操作?諸葛亮親口交代肯定比楊儀費禕他們去傳令要有效得多吧?

沒叫魏延參加會議是疑點一,而疑點二就更爲奇怪了,那就是諸葛亮讓楊儀統兵。楊儀和魏延的關係那可是水火不容啊,兩個人坐在一起就要互相操刀幹起來的那種,而且諸葛亮對此是完全知曉的,那他爲啥要讓楊儀去統兵呢?這不是擺明了要刺激魏延嗎?很多人說諸葛亮可能沒考慮那麼多,他就是單純的看重楊儀,可諸葛亮在給劉禪的密信中明明不看好楊儀啊!

《三國志》:而亮平生密指,以儀性狷狹,意在蔣琬,琬遂爲尚書令、益州刺史。

爲何諸葛亮死後,李嚴反而傷心流淚,也跟着激憤而死? 第4張

 

綜合上面的兩大疑點,我們不得不懷疑,諸葛亮在臨終前的這個安排,其實就是想借楊儀之手除掉魏延,然後借蔣琬費禕之手除掉楊儀!而事實的發展也果然是這樣的,楊儀統兵後,魏延對此不滿,主動出兵進攻楊儀,被楊儀擊敗斬殺。之後楊儀回到蜀漢國內,並沒有因此受到獎賞,反而是被閒置在一邊,甚至丟了原來的官,地位一落千丈,最終因發牢騷被費禕告發,落得個自殺的下場。

魏延算是當時蜀軍軍方大佬了,而楊儀算是文官大佬,按理說這兩人在諸葛亮死後,應該能進入權力中樞,但他來卻被設計幹掉了,反而是蔣琬費禕漁翁得利,這就讓不得不讓李嚴深思了。李嚴是見識過諸葛亮手段的人物,看到魏延楊儀的下場,他不得不懷疑這是諸葛亮一手的安排,而目的就是爲了給蔣琬鋪路。前面兩個重要人物都沒能落得好下場,以自己之前的地位,諸葛亮能放過自己嗎?萬一諸葛亮擔心他死後李嚴反撲,威脅到蔣琬,留下了後手處理李嚴怎麼辦?這就意味着李嚴必須死,因爲他活着就是對蔣琬的威脅!

李嚴並不傻,通過楊儀魏延之事,他想到了自己,害怕諸葛亮會派人來殺掉自己,於是乾脆主動認慫,選擇爲諸葛亮大哭激憤而死,這至少是個體面的死法,而且自己認慫也可以保全家族性命。要是自己不體面的離開,等到那邊動手,李嚴家族很可能更慘!

事實上,李嚴死後,他的兒子確實並沒有被牽連,只是被貶到了朱提做太守。而這個朱提在哪裏呢?就在現在的雲南昭通一代!在當年,那裏可並不是一個繁榮的地方,可見李嚴兒子雖然沒有被誅殺,但也並沒有受到多少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