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明朝士大夫對自己的追求極高,爲明朝帶來很大影響

明朝士大夫對自己的追求極高,爲明朝帶來很大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統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明朝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爲中後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朝在政治、文化、經濟、軍事等等各個方面都有着很好的發展,毫不誇張的說,明朝可以算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了。

在古代,士大夫指的就是一些比較有地位的知識分子或一些官員通過選擇當官作爲目的而實行的科舉制,它起源於戰國時期,是中國獨一無二的人事制度。

明朝士大夫對自己的追求極高,爲明朝帶來很大影響

士大夫是一些想要更高的社會地位並且都擁有才華的人組成,他們對於自己的追求是極其高的。他們通常都有着才華橫溢的內在和官員的雙重身份,給明朝帶來了很大影響。

一、明朝士大夫階層的價值觀和氣節

作爲選拔性的人事制度,士大夫階層裏都是一些有學問的讀書人,他們渴望做官有更高的仕途,作爲讀書人本身就心高氣傲,更何況還有官員這重身份。

從元朝到明朝,朝廷不斷地對科舉制度進行改善,在元代科舉制的基礎上,明朝利用八股文來選拔人才,並且積極提倡義理觀。

明朝的朝廷十分重視士大夫,因此士大夫有着非常好的發展空間,也正是這些因素讓士大夫有了崇高的氣節。

明朝士大夫對自己的追求極高,爲明朝帶來很大影響 第2張

爲什麼要在元朝制訂的科舉制度上加以改革呢?這就要追溯到元朝的開創者了。元朝並不是一個由漢人開闢的朝代,它是一個少數民族的王朝。

漢人和少數民族的人在思想方面本身就有着許多不同,更不要提政治、文化領域了。然而那些士大夫都是從小就深受孔孟之道的薰陶,一直被灌輸着儒家思想,與元朝初始的制度相差太多。

元朝將人分爲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而南人其實指的也是一部分漢人,所以總的來說在元朝,漢人的等級最爲低下。

這種充滿不公平、不平等的社會制度讓那些清高的士大夫消極逃避,乃至遁世。在元朝時期,除了士大夫本身的消極避世外,士大夫階層並沒有多大的發展的背後還有元朝人的原因。

二、元朝時期士大夫得不到發展的原因

在政治領域,元朝的朝廷大量選用色目人,對於漢人他們是嗤之以鼻,並且在學術上元朝人始終不推崇儒學一說,孔孟儒學地位的大幅度下降。

明朝士大夫對自己的追求極高,爲明朝帶來很大影響 第3張

再加上元朝初期很長一段陣子沒有開展科舉選拔考試,這就導致士大夫階層很難在元朝時期生存下來,即使生存下來了,也沒有辦法施展他的才華。

到了明朝情況終於有所好轉,由於是漢人自己建立的朝代,士大夫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明太祖完善了科舉制度,強調要着重考察程朱理學的學術思想。

社會上大多數人都非常贊同陳朱理學所推崇的義理觀,又在漢人長期以往提倡的孔孟儒學的基礎上,士大夫的崇高氣節是漸漸的得到了加強。

明太祖設立了內閣,知識分子纔有可能成爲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幫助皇帝排憂解難,處理國家大事,這也就導致大量的士大夫積極參政,大家都想要接觸到朝廷內政。

士大夫對氣節的看中還有明朝的一些政治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明朝士大夫階層的價值觀。在明朝逐漸繁榮昌盛的社會背景影響下,士大夫的氣節也得到了正確的指引。

明朝有一個著名的清官——海瑞,他爲人清廉正直,從來都不阿諛奉承他人。有一次,海瑞的上級胡宗憲的兒子路過海瑞所管理的淳安縣,海瑞沒有因爲他是上級的兒子而特意去討好他,而是簡簡單單地做了一頓接待普通人的飯菜去招待他。

胡宗憲的兒子認爲這是極大的恥辱,海瑞根本沒有把他放在眼裏才做了這樣一桌普通的菜,於是故意挑事。

明朝士大夫對自己的追求極高,爲明朝帶來很大影響 第4張

海瑞知道後連忙跑去他面前說原本覺得胡宗憲大人爲人清廉不會浪費糧食,他的兒子也應當如此,你肯定不是大人的兒子。沒辦法,胡宗憲的兒子只好又跑了回去。

從這件事情我們就能看出明朝士大夫階層的氣節之高,同時明朝本身就是一個政治清明的朝代。縱觀歷史,明朝雖然沒有唐朝的強盛,沒有宋朝的開放,但它從來都不和親、不交供。

在明朝,大部分官員和統治者都是清正廉明的,這是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做到的。所以後來明朝末年,崇禎皇帝以身殉國。

許多大臣也緊隨其後,滅國後,仍有人堅持着反清復明的運動,這些足以表現出明朝士大夫階層的不一般。

士大夫都有着與神俱來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氣質,他們通常都有着很高的責任感。

從小就有着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完全衷心於國家。士大夫的崇高氣質也對後世王朝高尚的品格有着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