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新城公主有父兄的照拂,卻還是經歷了三段不幸的婚姻

新城公主有父兄的照拂,卻還是經歷了三段不幸的婚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城公主(634年—663年),唐朝時期公主,唐太宗最幼女,唐高宗李治同母妹,母文德皇后長孫氏。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唐高宗李治這輩子用情最深的人,恐怕就是他的兩個妹妹晉陽公主和新城公主。不過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愛,一種愛叫“淚流滿面”,另一種愛叫“欲哭無淚”。

藉着這個話題,我們走進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情感世界,讓您看到一代明君李世民的兒女情長,也體驗一下“皇三代”李治的內心掙扎。

李世民的後宮春色滿園,可要是論感情,長孫皇后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無人能望其項背。長孫皇后一共給李世民生了三子四女,分別是: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長樂公主、城陽公主、晉陽公主和新城公主。

李治生於貞觀二年,比李承乾小9歲,比李泰小8歲,比長樂公主小7歲,比城陽公主小約5歲,比晉陽公主大5歲,比新城公主大6歲。

新城公主有父兄的照拂,卻還是經歷了三段不幸的婚姻

從幾位兄弟姐妹與李治的年齡差就不難發現,李承乾、李泰和長樂公主、城陽公主因爲早早出宮另居或出嫁,李治與他們的情感相對不是很深,我們重點說說晉陽公主和新城公主。

對李治來說,他一生中除了15歲當太子,21歲繼承皇位這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外,還有個年份對他來說刻骨銘心——貞觀十年。

那一年,長孫皇后去世了,李治時年8歲。

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親自撫養三個未成年的兒女。

我一度認爲李世民有點“戲精”,比如每當大臣們去世,他總是哭哭啼啼,可當看到他親自撫養三個孩子的事蹟後,我瞬間被擊潰了。

長孫皇后去世時,晉陽公主李明達才3歲,還不懂“死”是什麼意思。當她慢慢明白親愛的母親再也不能回來了之後,她日夜啼哭。李治也陪着妹妹一起哭,李世民摟着一雙兒女抽泣不止。

這一刻,李世民不是千古一帝,而是個兒女情長的鰥夫。

新城公主有父兄的照拂,卻還是經歷了三段不幸的婚姻 第2張

如果你問李治,你一生中最懷念誰,他一定會說是妹妹李明達。這是個才情俱佳的公主,小小年紀寫得一手漂亮的書法,她臨摹父親的飛白書,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水平。

因爲母親的早逝,李明達對哥哥李治的感情極其深厚,每次李治出門,她都要眼淚婆娑地送哥哥出虔化門。有一天,她問李治:你將來是不是也要像太子哥哥和魏王一樣離開我嗎?那一刻李治才明白,他的每一次出門,都讓妹妹想到了分別的那一天。

終於,李治14歲了,按皇室的規矩,他要搬出皇宮到他的晉王府獨立生活了。李明達拉着李治的衣襟哭個不停,李世民也跟在一旁淚流兩行。

兩年後,李世民的這位最乖巧的女兒夭折了!因爲女兒的死,李世民一個多月不能正常進食,變得形容枯槁。面對大臣們的勸慰,他說:“你們說的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恐怕正是李明達留給李治的這份最純真的、觸及人性最柔弱部分的骨肉親情,讓李治當了皇帝后沒有腹黑到底,他把那份“淚流滿面”的愛,轉移給了小妹妹新城公主。

作爲李世民最年幼的嫡女,新城公主有父兄的照應,本該是天下最幸福的女孩,然而事實上她卻經歷了三段不幸的婚姻。

新城公主有父兄的照拂,卻還是經歷了三段不幸的婚姻 第3張

貞觀十七年,魏徵病危,李世民帶着9歲的新城公主趕到魏府,他哭着對魏徵說:“魏公你睜開眼看看,你未來的兒媳婦來看你了。”

可魏徵去世後才幾個月,就被人舉報與侯君集關係密切。李世民因此一怒之下砸了他的墓碑,並廢除了婚約。

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終於爲女兒挑選了一個如意郎君——長孫皇后的族弟長孫詮。遺憾的是,他還沒來得及親手將女兒送進長孫家族的大門就駕崩了,婚禮不得不中止。

三年守孝期滿後,新城公主由哥哥李治主持,幫她補辦了婚禮。據民間史料記載,婚後的新城公主與長孫詮夫妻和諧,新城公主也度過了最幸福的七年時光。

然而,她的幸福也止於這七年。顯慶四年,長孫無忌倒臺,長孫詮受牽連被流放於嶲州,不久又被當地官員殺害,新城公主守寡了。

根據新城公主出土的墓誌銘記載,長孫詮去世後新城公主意志消沉,連梳洗打扮都懶得做。不久,李治做主,又將她嫁給了京兆韋氏子弟韋正矩。

新城公主有父兄的照拂,卻還是經歷了三段不幸的婚姻 第4張

這位韋正矩生平不詳,在娶新城公主前只是個尚衣局的供奉,因爲娶了公主直接連升八級,官列三品殿中監。

可是地位代表不了感情,新城公主與韋正矩的感情並不融洽,民間傳出夫妻二人“不諧”的新聞。於是坊間議論:新城公主始終忘不掉長孫詮,這導致他們的婚姻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

龍朔三年,李治得到一條震驚的消息:妹妹暴病身亡!緊接着,李治又聽到傳聞:公主長期受到韋正矩的虐待,她的死很可能是遭了韋正矩的毒手。

李治大怒,他下令將韋正矩收監,交由三司審問。面對三司的拷問,韋正矩張口結舌,拿不出爲自己洗白的證據。

於是三司判定是韋正矩害了新城公主,並將他按律處死。

妹妹的死讓李治非常痛苦,至此他僅剩下流放房州的姐姐城陽公主,這一個同胞姐妹。爲了表達對妹妹的愛,李治破天荒地違背禮法,下令以皇后禮將她陪葬於昭陵,那裏是父母和晉陽公主的長眠地。

不過,蹊蹺的是,韋正矩被殺後,竟然與新城公主合葬在了一起。對此後人猜測,韋正矩被殺就是個冤案,可見李治因爲妹妹的死而喪失了理性。

李治心疼妹妹可以理解,但用皇后禮安葬她太出格了,那麼他爲何要這麼做呢?

這就要說到李治與新城公主的兄妹感情,一種“欲哭無淚”的愛。

新城公主的不幸源於長孫詮的死,可誰是長孫詮之死的兇手呢?李治,就是他親手葬送了妹妹的幸福!

新城公主有父兄的照拂,卻還是經歷了三段不幸的婚姻 第5張

你可能說,長孫詮受累於長孫無忌,而長孫無忌不是武則天害死的嗎?跟李治有什麼關係?

史書上一直把李治描繪成一個耙耳朵的軟蛋,似乎他就是武則天的傀儡。其實那就是史書維護皇權的一種曲筆手法,如果你信了就上當了。武則天憑什麼能架空李治?可能嗎?

實際上,李治很“腹黑”,他把所有的壞事全都推到了武則天的頭上,給自己留下一個仁君的形象。以我對唐史的粗淺理解,唐高宗時期的幾大冤案,其幕後兇手都是李治。

李治爲何要這麼做?理由很簡單,爲了大權獨攬,他必須幹掉豪族士族、幹掉皇親國戚。這是一個沒法從道德角度衡量的行爲,我只能說他做得沒錯,可我不讚賞,尤其鄙視他的虛僞。

比如長孫無忌之死顯然是個大冤案,是李治在背後操縱的結果,許敬宗、武則天就是檯面上的背鍋俠。

因此,長孫詮之死,其實是李治爲了個人利益而對他採取的定點清除行爲!在利益面前,李治沒有顧及妹妹的幸福。新城公主無力抗爭,她能做的無非是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哥哥的恨:思念長孫詮。

所以,李治對新城公主的愛,不再是對晉陽公主的愛那樣單純,而是夾雜了深深的愧疚和無奈。他想哭,估計地下的新城公主也絕不會被他的眼淚感動,更不會領情所謂的“皇后禮”。

你能說李治不愛妹妹嗎?肯定不能,但作爲皇帝,他有太多的身不由己,這不光是爲了他個人,也是爲了李唐子孫的皇權獨立。

其實,爲此犧牲的不光有新城公主,還有長樂公主的丈夫長孫衝、城陽公主的兒子薛顗、薛紹(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這些胞姐的親人們,他們都死在了李治的手下。

難怪劉宋順帝遇害前要說:“願生生世世,不再生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