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諸呂之亂爲何在呂后死後才發生?原因是什麼

諸呂之亂爲何在呂后死後才發生?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初期曾經發生了一起外戚被漢朝大臣聯合圍攻的事件,史稱諸呂之亂,以上問題本站小編將在下文爲大家一一揭曉。

劉邦死後呂后專政。在呂后專政的十多年時間裏,大臣們知道呂后野心很膨脹,想爭奪漢朝江山。但是大臣們卻並沒有反對的表現。他們一直等到呂后去世以後,纔開始行動

在這一批大臣中,唯一表達過不滿的,就是王陵。王陵對呂后一家掌權這件事情很生氣,堅決反對。他看見陳平不說話,批評陳平不堅持原則。陳平卻笑着說,在朝廷上爭辯,你比我厲害;但是論保護大漢江山,我比你更有辦法。我嘛,就是在等待一個機會。

陳平所說的等待一個機會,也就是等到呂后死後才動手。

那麼,朝中這些大臣們,爲什麼要等到呂后去世後,纔開始誅呂行動呢?

諸呂之亂爲何在呂后死後才發生?原因是什麼

很多人認爲這是因爲呂后太厲害,大臣們都惹不起。

呂后太厲害不假,大臣們惹不起也不假。不過,最關鍵還是大臣們不想動手。

爲什麼說大臣們不想動手呢?

因爲呂后活着的時候,這些大臣們都是受益者,他們怎麼可能對呂家人動手呢?

相對來說,劉邦對這些大臣們的威脅,反而還要大一些。

劉邦建國以後,幹了一件大事就是殺功臣。包括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劉邦殺了很多。當劉邦在殺英布的時候,由於受傷去世了,因此纔沒能繼續。

雖然劉邦去世了,但是剩下的那些大臣們可以說是“怕定思怕”,如果劉邦不死,說不定哪一天劉邦的屠刀就架在了他們的脖子上了。

有人可能會說,劉邦殺的,主要是那些掌兵的大臣們,宰相或者其他文官們並不掌兵,劉邦怎麼會殺他們呢?

其實不能這麼說。劉邦一開始主要是殺掌兵的大臣,但是到了後來,就發生變化了。

比如盧綰,本來是劉邦的鐵哥們,是劉邦的發小,和劉邦是穿同一條褲子長大的。但是後來劉邦猜忌他,準備殺他。憑着劉邦和盧綰那麼鐵的關係,都會被殺,其他那些和劉邦關係一般卻手中有大權的人,不是更容易被殺嗎

再比如樊噲。劉邦臨死前,派陳平和周勃去殺樊噲。樊噲可是劉邦的連襟,居然遭到了劉邦的屠殺。派去殺樊噲的陳平和周勃,他們心裏會怎麼想?難道他們不擔心,樊噲的今天,就是他們的明天嗎?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這個話,范蠡曾說過一次,韓信又說過一次。顯然,它就成了一種規律。功勞越高的人,心裏面就會越害怕。再加上當時張良已經明哲保身退居二線,給其他人做出了榜樣,因此在朝廷中掌控着大權的大臣們,心裏自然是一直打鼓的。

蕭何甚至要採用“自污”的方式,才能保住自己。一個人要損毀自己的道德操守,蕭何的心裏多麼悲哀啊!

然而呂后上臺後,她對這些功臣們的態度,和劉邦是截然不一樣的。

諸呂之亂爲何在呂后死後才發生?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呂后確實舉起了屠刀,但是呂后殺的人,主要是劉邦的后妃和劉邦的那些不是她生的兒子們。她並沒有殺朝廷中的功臣,不但沒有殺朝廷中的功臣,而且她還重用這些功臣們。

比如蕭何,呂后從來沒有爲難他,還一直讓他繼續當宰相,一直幹到死,都沒有不讓他幹。蕭何去世以後,呂后立刻又把曹參接到朝廷中,讓曹參當宰相。要知道,無論是蕭何還是曹參,都是劉邦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曾經在劉邦打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果劉邦繼續當皇帝,這些人處境都是堪憂的,但是呂后卻沒有懷疑他們,而是重用他們。

曹參死後,呂后又讓王陵和陳平當宰相。儘管王陵性格比較剛直,還在朝廷中公開頂撞呂后。但是呂后也沒有殺他,甚至也沒有罷免他。他稱病不朝,呂后也由着他。

手裏面掌控兵權,應該說,對呂后是一個威脅,但是呂后並沒有爲難他。儘管呂后想讓他把兵權交出來,但並沒有對他說過。還是張良的兒子看出呂后眼中沒淚水,覺得她是想要兵權,勸周勃交出來,周勃才自覺交給呂后的。

周昌負責保護劉如意。呂后把劉如意殺了,把戚夫人殺了,但是她並沒有動周昌。張良害怕被劉邦殺掉,提前退居二線,但是呂后卻把張良接回朝廷養起來,而且對張良的兒子還非常重視。

呂后對這些大臣一直非常重視,沒有迫害過一個人,沒有殺過一個人,大家想想,這些大臣們爲什麼要動她呢?

再一點,呂后對整個漢王朝所起到的作用,還是很好的。她在國內實行“休養生息”的制度,讓國內的經濟發展起來。她也沒有大興土木建造宮殿,沒有做那些昏庸之君做的事情。在處理國際關係上,呂后也比較冷靜。當匈奴單于冒頓想挑釁呂后的時候,呂后並沒有頭腦發熱,派兵去和冒頓打仗,而是非常委婉非常剋制地處理了這件事。要知道,冒頓侮辱的是呂后,而不是其他人。呂后犧牲了自己的尊嚴,保護了整個國家。這樣的君王,其實並不算太壞。

所以,於公於私,大臣們都不會碰呂后。

諸呂之亂爲何在呂后死後才發生?原因是什麼 第3張

那麼,爲什麼呂后死後,大臣們卻要“諸呂”呢?

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呂祿呂產這些繼承者,沒有執行呂后的策略。他們害怕朝中大臣,想要提前對他們動手。大臣們遇到生存危機,他們再不動手,就會被呂祿呂產殺掉了。所以他們是被迫的行爲。

二是劉邦的孫子輩們已經鬧起來了。劉肥的三個兒子因爲不滿呂家,等到呂后去世的時候,立刻開始動手,想把江山奪回來。

既然他們已經動手了,這時候,朝中的大臣就開始做選擇題了。究竟是倒向呂家,還是倒向劉家呢?他們必須做一個選擇。如果不做選擇,他們肯定會遭殃。

要做選擇題,毫無疑問倒向劉家。所以,他們纔開始“諸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