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辛棄疾簡介 辛棄疾最出名十首詩詞

辛棄疾簡介 辛棄疾最出名十首詩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辛棄疾生於宋高宗紹興十年(金熙宗天眷三年)的五月十一日(1140年5月28日)卯時,祖上爲狄道人,自始祖辛維葉時遷居濟南歷城。出生時,北方就已淪陷於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贊在靖康之變、宋室南渡後“累於族衆”,無法南下,遂仕於金國。儘管如此,辛贊卻一直希望有機會能夠拿起武器和金人決一死戰,他常常帶着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出自《美芹十論》),同時,辛棄疾也“兩隨計吏抵燕山,諦觀形勢”,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辛棄疾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養成了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

辛棄疾少年時,又曾與黨懷英一同受學於劉瞻(《宋史》作蔡伯堅),並稱“辛黨”。

辛棄疾簡介 辛棄疾最出名十首詩詞

 起義反金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在其後方的漢族人民由於不堪金人嚴苛的壓榨,奮起反抗。二十一歲的辛棄疾也聚集了兩千人,參加了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並擔任掌書記。

當金人內部矛盾爆發,完顏亮在前線爲部下所殺,金軍向北撤退時,辛棄疾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在他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聽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消息,便率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

步入仕途

在起義軍中的表現,以及辛棄疾驚人的勇敢和果斷,使他名重一時。宋高宗便任命他爲江陰籤判,從此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這時他才二十五歲。

辛棄疾初來到南方時,對南宋朝廷的怯懦和畏縮並不瞭解,加上宋高宗曾讚許過他的英勇行爲,不久後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現出想要恢復失地、報仇雪恥的銳氣,所以在他南宋任職的前一時期中,曾寫了不少有關抗金北伐的建議,如著名的《美芹十論》《九議》等。儘管這些建議書在當時深受人們稱讚,廣爲傳誦,但朝廷卻反應冷淡,只對辛棄疾在建議書中所表現出的實際才幹很感興趣,先後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擔任轉運使、安撫使一類重要的地方官職,負責治理荒政、整頓治安。

現實對辛棄疾是殘酷的。他雖有出色的才幹,但他的豪邁倔強的性格和執着北伐的熱情,卻使他難以在官場上立足。另外,“歸正人”的尷尬身份也阻攔了他仕途的發展。使他的官職最高爲從四品龍圖閣待制。

人生起落

淳熙七年(1180年),四十一歲的辛棄疾再次任知隆興(今江西南昌)府兼江西安撫使時,擬在上饒建園林式的莊園,安置家人定居。

淳熙八年(1181年)春,開工興建帶湖新居和莊園。他根據帶湖四周的地形地勢,親自設計了“高處建舍,低處闢田”的莊園格局,並對家人說:“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爲先。”因此,他把帶湖莊園取名爲“稼軒”,並以此自號“稼軒居士”。並且他也意識到自己“剛拙自信,年來不爲衆人所容”(《論盜賊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歸隱的準備。果然,同年十一月,由於受彈劾,官職被罷,帶湖新居正好落成,辛棄疾回到上饒,開始了他中年以後的閒居生活。此後二十年間,他除了有兩年一度出任福建提點刑獄和福建安撫使外,大部分時間都在鄉閒居。

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其友陳亮從故鄉浙江永康專程拜訪辛棄疾,兩人於鉛山長歌互答,稱第二次鵝湖之會(即辛陳之晤)。鵝湖之會後,辛棄疾又陸續出山兩次做官。

紹熙五年(1194年)夏,辛棄疾又被罷官回上饒,住在瓢泉,動工建新居,經營瓢泉莊園,決意“便此地、結吾廬,待學淵明,更手種、門前五柳”。

慶元二年(1196年)夏,帶湖莊園失火,辛棄疾舉家移居瓢泉。辛棄疾在瓢泉過着遊山逛水、飲酒賦詩、閒雲野鶴的村居生活。瓢泉田園的恬靜和期思村民的質樸使辛棄疾深爲所動,靈感翻飛而歌之,寫下了大量描寫瓢泉四時風光、世情民俗和園林風物、遣興抒懷的詩詞。

慶元四年(1198年),辛棄疾被授予主管衝佑觀之職。

壯志未酬

嘉泰三年(1203年),主張北伐的韓侂冑起用主戰派人士,已六十四歲的辛棄疾被任爲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年邁的辛棄疾精神爲之一振。他先後被起用爲紹興知府、鎮江知府等職。次年,他晉見宋寧宗,認爲金國“必亂必亡”(《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被加爲寶謨閣待制、提舉佑神觀,並奉朝請。不久後,出知鎮江府,獲賜金帶。

辛棄疾知鎮江府時,曾登臨北固亭,感嘆對自己報國無門的失望,憑高望遠,撫今追昔,於是寫下了《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篇傳唱千古之作。不久後,在一些諫官的攻擊下,辛棄疾被降爲朝散大夫、提舉衝佑觀,又被差知紹興府、兩浙東路安撫使,但他推辭不就職。之後,他還被進拜爲寶文閣待制,又進爲龍圖閣待制、知江陵府。朝廷令辛棄疾趕赴行在奏事,試兵部侍郎,但辛棄疾再次辭免。

開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棄疾爲樞密都承旨,令他速到臨安(今浙江杭州)府赴任。但詔令到鉛山時,辛棄疾已病重臥牀不起,只得上奏請辭。同年九月初十(10月3日),辛棄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據說他臨終時還大呼“殺賊!殺賊!”(《康熙濟南府志·人物誌》)。朝廷聞訊後,賜對衣、金帶,視其以守龍圖閣待制之職致仕,特贈四官。

紹定六年(1233年),追贈光祿大夫。德祐元年(1275年),經謝枋得申請,宋恭帝追贈辛棄疾爲少師,諡號“忠敏”。

主要影響

文學

辛棄疾簡介 辛棄疾最出名十首詩詞 第2張

  辛棄疾雕像

 詞

辛詞現存六百多首,是兩宋存詞最多的作家。其詞多以國家、民族的現實問題爲題材,抒發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如《水龍吟》《水調歌頭》《滿江紅》等,表現了恢復祖國統一的豪情壯志;《賀新郎》《菩薩蠻》《破陣子》等,表現對北方地區的懷念和對抗金斗爭的讚揚。《水龍吟》《摸魚兒》《賀新郎》《鷓鴣天》《永遇樂》等,表現對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不滿和壯志難酬的憂憤。這些作品大都基調昂揚,熱情奔放。

 文

除去詞方面的成就之外,辛棄疾的文也頗爲值得稱道。他的政論文與詞一樣,筆勢磅礴,充滿豪情。他能用形象的比喻、有力的證據、嚴密的論證和鞭辟入裏的分析,使他的文章具有不容置疑的說服力。因此,後人視他爲南宋時期政論文的大手筆,只是爲詞名所掩,不爲人熟知。

書法

辛棄疾有《去國帖》,今藏故宮博物院。紙本,行書十行,爲酬應類信札。末署“宣教郎新除祕閣修撰權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辛棄疾札子”。中鋒用筆,點畫規矩,書寫流暢自如,於圓潤爽麗中不失挺拔方正之氣象。

《去國帖》曾經過元人趙孟頫,明人黃琳、項元沛及清人永瑆等鑑藏,《書畫鑑影》著錄。

 歷史評價

蔡光:子之詩則未也;當以詞名家。(《懷古錄》引)

陸游: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陳亮: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負,足以荷載四國之重。出其毫末,翻然震動,不知須鬢之既斑,庶幾膽力無恐。呼而來,麾而去,無所逃天地之間;撓弗濁,澄弗清,豈自爲將相之種。故曰:真鼠枉用,真虎可以不用,而用也者所以爲天寵也。(《辛疾棄畫像贊》)

劉宰:命世大才,濟時遠略。挺特中流之砥柱,清明寒露之玉壺。十載倦遊,飽看帶湖之風月;一麾出鎮,迥臨越嶠之煙霞。上方爲克復神州之圖,公雅有誓清中原之志。(《上安撫辛待制》)

劉辰翁:自辛稼軒前,用一語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軒,橫豎爛熳,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又如悲笳萬鼓,平生不平事並巵酒,但覺賓主酣暢,談不暇顧。詞至此亦足矣。(《辛稼軒詞序》)

袁桷:妖雛殂江,八方沸騰。手提模糊,仗義南興。閩越荊湘,是鎮是繩。智名勇功,蔑如浮雲。䜛屢尼之,耳若不聞。聲裂金石,湛厥心君。運有南北,孰言一之。時有未完,矢詞窒之。卒全其歸,莫能躓之。帶湖維居,喬木鬱新。目光背甲,佩兮振振。審象式瞻,宛其不泯。(《辛稼軒畫像贊》)

脫脫:古之君子,出處不齊,同歸於是而已。辛棄疾知大義而歸宋。(《宋史》)

愛新覺羅·玄燁:君子觀棄疾之事,不可謂宋無人矣,特患高宗不能駕馭之耳。使其得周宣王、漢光武,其功業悉止是哉!(《御批通鑑綱目》)

李慈銘:稼軒以附會開禧用兵,稍損名節,然其拔賊自歸,固無日不枕戈思效,即此四十六字,滿腔忠憤,幡際天地間,如聞三呼渡河聲矣。(《越縵堂讀書記》)

錢基博:①撫時感事,慨當以慷,其源出於蘇軾,而異軍突起。蘇軾抗首高歌,以詩之歌行爲詞;棄疾則橫放傑出,直以文之議論爲詞。蘇軾之詞,雄矯而臻渾成,其筆圓;棄疾之詞,恣肆而爲槎丫,其勢橫。詞之棄疾學蘇,猶詩之昌黎學杜也。周邦彥隱栝唐詩入詞,棄疾則隱栝經子語、史語、文語入詞,縱橫跳蕩,如勒新駒,如捕長蛇,不可捉摸。(《中國文學史》)②棄疾以議論爲詞;而過此作直以傳記之筆,而爲設想之詞,與三賢遊,固可睨視稼軒;然視香山和靖之清風高致,則東坡所謂“淡妝濃抹”,尚且掉頭不顧;稼軒富貴,更焉能相浼哉!磊落英多,盤空硬語,直欲推倒一時豪傑,開拓萬古心胸矣。(《中國文學史》)

白壽彝: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爲志,以功業自許,可是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然而,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中國通史》)

鄧廣銘:胸懷中燃燒着炎炎的烈火轟雷,表面上卻必須裝扮成一個淡泊冷靜、不關心時事和世局的人。

 主要作品

辛棄疾現存詞600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其詩集《稼軒集》已佚。清人辛啓泰輯有《稼軒集抄存》,近人鄧廣銘增輯爲《辛稼軒詩文抄存》。《全宋詩》錄有其詩。

 軼事典故

 義斬義端

金帝完顏亮遷都燕京之後,一些長期受奴役和壓迫的漢人忍無可忍,扛起了反金大旗,其中聲勢最浩大的是山東境內的耿京起義。爲了響應義軍的反金義舉,時年二十二歲的辛棄疾也乘機拉起了兩千人的隊伍投奔耿京,被任命爲掌管文書和帥印的掌書記。在此年中發生的一件事,令耿京對辛棄疾從此刮目相看。

當初和辛棄疾一塊兒來投奔義軍的還有一位叫義端的和尚。義端本身就是個守不了清規戒律的花和尚,因爲受不了在義軍裏當差的苦頭,竟偷偷的盜走了經由辛棄疾保管的帥印,準備去金營裏邀功。義端本身也是一小股義軍的首領,是被辛棄疾說服一起投奔耿京帳下的,耿京盛怒之下,只得拿辛棄疾問罪。辛棄疾理屈詞窮,自知交友不慎,羞愧難當,當場向耿京立下了軍令狀,追回帥印。

當晚,辛棄疾帶了一小隊人馬埋伏在了去往金營必經的路上,果然,天快亮了的時候,義端真的騎馬來到,辛棄疾不由分說,一刀將義端砍下馬來。義端見是辛棄疾,嚇得魂飛魄散,當即跪地求饒說:“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頭青兕,您力大能拔山,將來定有大造化。您饒了我的小命吧!”面對這樣貪生怕死的變節份子,嫉惡如仇的辛棄疾哪裏肯聽,不由分說,手起刀落,義端身首異處。

 名士相會

鵝湖山、靈山、博山等地,都是辛棄疾常去尋古覓幽的地方。鵝湖山下的鵝湖寺,在通往福建的古驛站旁。1175年農曆六月初三至初八,著名學者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等在鵝湖寺舉行了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第一次鵝湖之會)。鵝湖因而成了文化勝地。辛棄疾常去鵝湖遊憩。

1188年秋天,陳亮寫信給辛棄疾和朱熹,相約到鉛山紫溪商討統一大計。但後來,朱熹因故推辭了這次鉛山之會。這年冬,到了相約之期,辛棄疾正染病在牀,於瓢泉養息等待陳亮。傍晚,雪後初晴,夕照輝映白雪皚皚的大地,辛棄疾在瓢泉別墅扶欄遠眺,一眼看見期思村前驛道上騎着大紅馬而來的陳亮,大喜過望,病痛消散,下樓策馬相迎。兩人在村前石橋上久別重逢,感慨萬端:佇立石橋,沐浴着雪後初晴的夕陽,縱談國事,爲金甌殘缺而痛心疾首,愛國之情洶涌澎湃於胸,拔劍斬坐騎,盟誓爲統一祖國奮鬥不止。

辛棄疾在與陳亮別後寫的《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中發出“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吶喊,正是這種豪情壯志的寫照。

辛棄疾和陳亮這次會晤,瓢泉共酌,鵝湖同遊,長歌相答,極論世事,逗留彌旬乃別,成爲文壇佳話。後人爲了紀念這兩位愛國志士,將這次會晤稱爲第二次“鵝湖之會”,將期思村前的石橋稱爲“斬馬橋”,並在橋旁建了斬馬亭。至今,當地還流傳辛棄疾和陳亮“斬馬盟誓”的故事。斬馬亭還在,雖經歷風雨,仍有不少刻有“斬馬亭”字樣的釉瓦覆蓋其上,爲鉛山縣文物保護單位。

 人際關係

家世

始祖:辛維葉(官至大理評事,自狄道遷居濟南)

高祖:辛師古(官至儒林郎)

曾祖:辛寂(官至賓州司戶參軍)

祖父:辛贊(在金國官知開封府,封隴西郡開國男。贈朝請大夫)

父親:辛文鬱(生平不詳。贈中散大夫)

妻子:範如玉(辛棄疾寓居京口時所娶,爲南投宋廷的原金國新息縣令範邦彥之女)

子輩

長子:辛禛(生平不詳,無子)

次子:辛秬(曾任崇仁縣尉)

三子:辛稏(曾任直祕閣、潼州提刑等)

四子:辛穮(官至迪功郎)

五子:辛穰(官至承務郎,無子)

六子:辛穟(官至承務郎)

七子:辛秸(早逝,有子)

八子:辛褎(生平不詳,無子)

九子:辛㔶(早逝)

女兒:辛氏(嫁朝散郎範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