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韋莊簡介 韋莊著名的十首詩詞

韋莊簡介 韋莊著名的十首詩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出身京兆韋氏東眷逍遙公房,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

 人物生平

韋莊簡介 韋莊著名的十首詩詞

  韋莊石像

早年經歷

唐文宗開成元年(836年),韋莊出生於長安京兆韋氏東眷逍遙公房,爲唐睿宗時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其家族至韋莊時已中衰。

韋莊的父母早亡,其家境因而寒微。他自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他爲人疏曠通達,不拘小節。

唐懿宗鹹通四年(863年),韋莊在昭義節度使、檢校禮部尚書、太原尹、北都留守劉潼幕下就職。

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韋莊在長安應舉不第。同年十二月,黃巢軍攻入長安,遂陷於戰亂,與弟妹失散,至中和二年(882年)始離長安赴洛陽。

中和三年(883年),韋莊進入鎮海軍節度使周寶府中任職。

 遊歷各地

光啓元年(885年),韋莊爲赴寶雞“迎駕”在衢州居住。次年,出發前往寶雞,聽聞唐僖宗已到興元府(今陝西漢中),亦尾隨而至。此後沿渭、黃河而返,在孟津上岸。原計劃由許昌東南方向經安徽直達潤州,不料七月間秦宗權攻佔許州(今河南許昌),殺節度使鹿晏弘。於是韋莊改變了計劃沿黃河東去開封,打算從開封南下返回潤州(今河南開封)。不幸此時潤州周寶後院起火,手下大將張鬱醉酒後叛亂。在這種情形下,不宜返回浙西,只好又回到孟津。

光啓三年(887年)正月,許昌戰事已畢,韋莊再一次來到許昌,打算按原計劃由許昌走陸路返浙。又得知潤州周寶因府中將領劉浩叛亂,逃往常州。聽聞周寶已經不能再行依附,潤州之事也無所牽掛,韋莊決定就此向北遊歷。他先來到河清縣(今河南濟源),又到泌陽小住。韋莊由泌陽出發,登上太行山,直達山西境內的天井關(今山西晉城南太行山頂)。同年三月,韋莊路過太行山貂黃嶺,從壺關開始向東行走。大約在四月份,途經林、輝州之間,打算從內黃縣出發經山東返回浙西。在此得知江南硝煙又起後,韋莊索性由此向北,一路來到了正定(今河北石家莊)。再向北,又到古北口(今北京密雲)長城。離開古北口,沿着長城一路向東,直達榆關(今山海關)。他以山海關爲北遊的拐點向西返回,至薊(北京)杭(杭州)大運河乘船返回南方。約同年秋,途經清河縣,在此上岸後得知,江南戰事已畢,決定就此返回浙西,遂經山東境內,直達徐州。在徐州稍作停留。

光啓四年(888年)春,韋莊乘船沿中運河到達揚州,在此上岸稍歇。韋莊得知江南局勢仍然不穩,就打算向南躲避。他打算先到石頭城(南京)暫避一時。在石頭城小住期間,遊覽了上元縣,即今南京市區臺城、蔣帝廟、長幹裏等地。後又沿江南下,經當塗縣,向東到了蘇州。再南下到湖州,繼續南下至富春,經桐廬縣,折向東到了紹興,再向東到寧波。由此向西,又到暨陽縣,再往西到了東陽。再往西,到婺州(今浙東金華)小住,由此返回衢州。

唐昭宗龍紀元年(889年)冬,韋莊從衢州出發到江西,在邊界處拜訪了居士楚公,下一站到了信州(今江西饒州)。此後又沿信江逆流而上到了饒州(今江西鄱陽),由此再向西北斜穿鄱陽湖到九江,尋訪至廬山東林寺。接下又來到了南昌,由南昌再向南到撫州,從撫州向西行再到宜春。在此,韋莊取消了向西北方向到長沙的行程,轉而向正西方向直接到了湘中即今湖南邵陽、婁底的交界處。此後又轉向東南到了耒陽,再向東向南到贛州,由贛州準備返回。接下來,從贛州往東到西江(今江西會昌),再由此北上到建昌(今江西南城)。

大順二年(891年)秋,韋莊由建昌經信州(今江西上饒)返回衢州。

景福元年(892年)秋,五十歲的韋莊準備長安應試。他從衢州出發,經江西信州、鄱陽、九江到湖北境內。先到達黃石,後抵達齊安郡(今湖北黃岡西北)。又經鄂州到夏口(今湖北武漢)。

景福二年(893年)正月,到了商南(今陝西商南)境內。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到達長安。不幸的是這次他又落榜了。韋莊聽從黃滔的建議,立刻動身去河東道去找鄭尚書。他出了潼關,乘船順黃河向東,在垣縣上岸,直奔絳州(今山西新絳)。又由此繼續北上到了平陵(今山西文水東二十五里),再渡過黃河到綏州(今陝西綏德)。離開綏州,韋莊乘船沿黃河邊向南直到潼關,返回長安。

乾寧元年(894年),年近六十的韋莊終於得中進士,被朝廷任命爲校書郎,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出使西蜀

乾寧三年(896年)春,韋莊先來到童年時居住過的下邽(今陝西渭南),隨後北上來到鄜州(今陝西富縣),輾轉來到了宜君縣。在此得到皇上詔令,才騎馬匆匆相別而去。原來,西川節度使王建與東川節度使顧彥暉相互攻擊,唐昭宗命令韋莊爲判官,配合諫議大夫李詢奉使入蜀,前往勸二人和解。到蜀後,王建並不理會昭宗的詔書,仍然大敗顧彥暉,佔據了兩川之地。對於韋莊來說,此次入蜀,卻得到了王建的賞識。王建很希望招韋莊至自己的幕下,可他並沒有立即答應,仍在靜觀時局的變化。

光化二年(899年),韋莊被任爲左補闕。在此期間,與兄弟韋藹合作編著《又玄集》,集中收錄了“才子一百五十人,名詩三百首。”

 襄助王建

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宦官發動了宮廷政變,囚禁昭宗,假擬聖旨,立太子李裕爲帝。聽到這個消息後,韋莊深感絕望了。其《贈雲陽裴明府》:“已聞陳勝心降漢,誰爲田橫國號齊。”(田橫,秦末起義首領,不肯稱臣於漢)證明他已下了投靠王建的決心。王建非常高興,當即命他爲掌書記。據《唐詩紀事》載:朝廷“尋召爲起居舍人,王建表留之。”

韋莊入蜀後,以保地方平安爲已任。撫民方面,在任掌書記期間,有一個縣令擾民,韋莊上書於王建說不要使百姓生活雪上加霜。王建就此而任用韋莊爲起居舍人。在避免內戰方面,韋莊又做了兩件大事,一是阻止了王建以“爲祖上報仇”爲名征討朱全忠,避免了發自於蜀內部的主動戰爭。如唐哀帝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昭宗被朱溫所殺,“高祖(王建)有胸懷光復中原、匡扶唐室的大志”,於是韋莊以“兵家大事不可輕易而動”進行勸阻。天祐三年(906年),韋莊被任以西蜀安撫使。二是識破了朱全忠欲吞併蜀的詭計,避免了來自外部藩鎮的被動戰爭。“樑(朱溫)復通好高祖,推高祖爲兄”,韋莊笑着說:“此神堯驕李密之意也(指李密投降李淵,後爲李淵所殺一事)。”

天佑四年(907年)三月,唐哀帝被迫將皇位“禪讓”給朱溫,建國號樑,改元開平,以開封爲國都,史稱後梁。韋莊聞訊後,本着維護一方安寧的原則,與諸位將領共同勸進王建說:“即使大王忠於唐室,但大唐已經滅亡,天賜良機,不可錯失。”於是,率官吏民衆大哭三天後,擁戴王建即皇帝位。韋莊從此晉升左散騎侍,判中書門下事等官。次年韋莊被委任爲宰相,蜀之開國制度多出其手,後終身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武成三年(910年)八月,韋莊在成都花林坊逝世,享年七十五歲,諡號“文靖”。

韋莊簡介 韋莊著名的十首詩詞 第2張

主要影響

政治

韋莊從政仕唐不過六年,從校書郎到中諫,除左補闕。其間,曾爲文化貢獻綿薄。例如,《容齋三筆·唐昭宗恤儒十條》記載他上疏請追賜雖未通過或參加科考,但其作品和能力都有一定社會影響的李賀、皇甫鬆、溫庭筠等才士進士改第。體現了韋莊對當時科舉中重試卷,輕能力弊病的糾正;其次是將選才僅以評判試卷爲標準,擴大到與文化人能力相關的作品及社會影響上;其三,從選才目的上,由單方面爲朝政負責,轉向兼顧爲考生個人發展着想。上列兩舉,對晚唐文化事業的發展,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天覆元年(901年),韋莊入前蜀出任掌書記。他從政治蜀成績,第一要推繁榮文化的措施。由於在唐朝出仕的時候尊重前輩,舉薦人才,給天下才人提供發展才智之機,所以他入蜀時,不少名士就聯袂同歸,如毛文錫、牛嶠等。在韋莊到蜀之後,據載:“辛酉(902年)浣花溪尋得杜工部舊址,雖蕪沒已久,而柱砥猶存。因命芟夷結茅爲一屋,蓋欲思其弋而成其處,非敢廣其基構”(《浣花集序》)。可知韋莊是第一個爲杜甫修建草堂的人。這對於推進西蜀文化發展,薈萃四海名士十分有利。其次他積極參與政事,爲王建四處謀劃奔走,並在朱樑代唐之後,力勸王建稱帝,爲其制定開國制度、號令、刑政、禮樂等,並策劃了王建的登基典禮與祭祀大典,深得王建重用,於是韋莊升遷爲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韋莊從政清肅,勤於治理。例如,他仕王建爲掌書記時曾彈劾籍故擾民的縣令說“正當凋瘵之秋,好安凋瘵,勿使瘡痍之後,復作瘡痍”。韋莊能關切黎庶,重視人民疾苦,抑制豪強,傳爲一時名言。“武成二年,正月,祀南郊,御樓肆赦,以韋莊爲吏部侍郎,張格爲中書侍郎並平章事。”像韋莊這樣,不恃權不行私,自身清肅的良吏,出於封建時代,也算難能可貴。用西蜀的繁榮來驗覈韋莊的政績、品行,是最爲有力的。詩人韋莊,總算在西蜀一隅遂了“有心重築太平基”的願望。

 詩歌

綜述

韋莊在唐末詩壇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綱稱他“勝於鹹通十哲(指方幹、羅隱、杜荀鶴等人)多矣”(《石洲詩話》),鄭方坤把他與韓偓、羅隱並稱爲“華嶽三峯”(《五代詩話·例言》)。

韋莊的代表作是長篇敘事詩《秦婦吟》。此詩長達1666字,爲現存唐詩中最長的一首。詩中通過一位從長安逃難出來的女子即“秦婦”的敘說,正面描寫黃巢起義軍攻佔長安、稱帝建國,與唐軍反覆爭奪長安以及最後城中被圍絕糧的情形。思想內容比較複雜,一方面對起義軍的暴行多所暴露,另一方面在客觀上也反映了義軍掀天揭地的聲威及統治階級的倉皇失措和腐敗無能;一方面揭露了唐軍迫害人民的罪惡,另一方面又夾雜着對他們剿賊不力的譴責。它選擇典型的情節和場面,運用鋪敘而有層次的手法,來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複雜矛盾,佈局謹嚴,脈絡分明,標誌着中國詩歌敘事藝術的發展。韋莊因此詩而被稱爲“秦婦吟秀才”。由於某種忌諱,韋莊晚年嚴禁子孫提及此詩,也未收入《浣花集》,以致長期失傳。20世紀初始在敦煌石窟發現。

題材

韋莊前逢黃巢農民大起義,後遇藩鎮割據大混戰,自稱“平生志業匡堯舜”(《關河道中》),因而忠於唐王朝是他思想的核心,憂時傷亂爲他詩歌的重要題材,從而較爲廣闊地反映了唐末動盪的社會面貌。《憫耕者》、《汴堤行》對戰亂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睹軍回戈》《喻東軍》《重圍中逢蕭校書》對當時屯居洛陽的援軍殘害人民、擄掠婦女的醜惡行徑作了譴責,同時又對他們擁兵自重、未能積極鎮壓起義軍表示不滿。而《銅儀》《洛北村居》《北原閒眺》《辛丑年》等詩,則反映了他對唐室“中興”的熱切期待;《聞再幸樑洋》、《江南送李明府入關》等詩,表示了他對離亂中的君主、皇族多所眷念;《鹹通》《夜景》《憶昔》等作,更撫今追昔,爲唐王朝的衰微唱出了深沉的輓歌。他又有一些出色的懷古詩,如《臺城》《金陵圖》《上元縣》等,在對南朝史蹟的憑弔中,也寄寓着他對唐末社會動亂的哀嘆,情調悽惋。此外,他還有一些詩如《思歸》《江外思鄉》《古離別》《多情》等,反映了他長期四處飄泊,求官求食的境遇和心情。他的寫景詩,如《題盤豆驛水館後軒》《登咸陽縣樓望雨》《秋日早行》等,取景疏淡,思致清婉,也有特色。

 體裁

韋莊以近體詩見長。律詩圓穩整贍,音調響亮,絕句包蘊豐滿,發人深省;而清詞儷句,情致婉曲,則爲其近體詩的共同風格。

韋莊與溫庭筠又是花間派中成就較高的詞人,與溫庭筠並稱溫韋。溫、韋詞在內容上並無多大差別,不外是男歡女愛、離愁別恨、流連光景。但溫詞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詞,創作個性不鮮明;而韋詞卻注重於作者情感的抒發,如《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5首,學習白居易、劉禹錫《憶江南》的寫法,追憶往昔在江南、洛陽的遊歷,把平生漂泊之感、飽經離亂之痛和思鄉懷舊之情融注在一起,情蘊深至。此詞情致纏綿,意象鮮明,堪稱詠“江南春色”的諸多詩作中罕見之佳作。風格上,韋詞不象溫詞那樣濃豔華美,而善於用清新流暢的白描筆調,表達比較真摯、深沉的感情,如〔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殘”、〔女冠子〕“四月十七”、“昨夜夜半”等。他有些詞還接受了民間詞的影響,用直截決絕之語,或寫一往情深,或寫一腔愁緒。如〔思帝鄉〕“春日遊”的“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於率直中見鬱結;〔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的“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以終老異鄉之“誓”,更深一層地抒發思鄉之苦。韋莊的閨情詞亦寫得非常出色,詞語與閨中之美人渾然融於一體,見詞尤見人,詞音即人語,可謂風韻臻於極致。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談到:“‘弦上黃鶯語’(見《菩薩蠻》),端己語也,其詞品亦似之。”稱其詞“骨秀”。

 歷史評價

史籍評價

《唐才子傳》:莊早嘗寇亂,間關頓躓,攜家來越中,弟妹散居諸郡。西江、湖南,所在曾遊,舉目有山河之異,故於流離漂泛,寓目緣情,子期懷舊之辭,王粲傷時之制,或離羣軫虎,或反袂興悲,四愁九怨之文,一詠一觴之作,俱能感動人也。

《十國春秋》:馮涓、韋莊皆翩翩萟苑之雄也,或請以蜀王稱制,或勸以帝位抗樑,議論較殊,而其爲主之心同矣。

歷代評價

宋代

張炎:詞之難於令曲,如詩之難於絕句。不過十數句,一句一字閒不得。末句最當留意,有有餘不盡之意始佳。當以唐《花間集》中韋莊、溫飛卿爲則。(《詞源》卷下)

韋榖:韋詩調響,與晚唐諸家不同,大略不宜多,才弱也。七言四韻平平說去,遒警動人。

張唐英:不恃權,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蜀檮杌》)

明代

胡震亨:韋端己體近雅正,惜出之太易,義乏閎深。(《唐音癸籤》)

高棅:晚唐絕句之盛不下數千篇,雖興象不同,而聲律亦未遠。如韋莊後出,其贈別諸篇,尚有盛唐之餘韻。(《唐詩品彙·七言絕句敘目》)

周珽:端己於唐晚出,其絕句超拔,直追盛唐,即與王、李對壘,未分優劣。(《刪補唐詩選脈箋釋會通評林·晚七絕下》)

唐汝詢:韋莊於晚唐中最超,其七絕有類盛唐者,律詩雖不甚雄,亦是可諷。(《彙編唐詩十集癸集三》)

馮班:韋相詩聲調高亮,不用晚唐人細碎苦澀工夫,是此書律詩法也。

許學夷:韋莊律詩七言勝於五言……絕句在唐末諸人之上。(《詩源辯體》卷三二)

丁儀:(莊)詩典雅綺麗,風致嫣然,七絕則王建、李益之亞也。

 清代

朱用純:不肖於唐人,自李、杜而下,獨取王右丞,次則孟襄陽。中、晚如許丁卯、韓致堯、韋端己輩,雖皆絕工,然靡靡不足學。(《朱柏廬詩文選》)

翁方綱:韋莊在晚唐之末,稍爲官樣,雖亦時形淺薄,自是風會使然,勝於“鹹通十哲”多矣。

洪亮吉:①韋端己《秦中吟》諸樂府,學白樂天而未到。《聞再幸樑洋》、《過揚州謁蔣帝廟》諸篇,學李義山(李商隱)、溫方城(溫庭筠)而未到。然亦唐末一巨手也。②七律至唐末造,惟羅昭諫最感慨蒼涼,沈鬱頓挫,實可以遠紹浣花,近儷玉溪……若吳子華之悲壯,韋端己之悽豔,則又其次也。《北江詩話》)

姚鼐:西昆諸公之擬玉溪,但學其隸事耳,殊滯於句下,都成死語,其餘宋初諸賢,亦皆域於許渾、韋莊輩境內。

況周頤:①韋文靖詞,與溫方城齊名,薰香掬豔,眩目醉心,尤能運密入疏,寓濃於淡,花閒羣賢,殆鮮其匹。(《歷代詞人考略》卷五)②五代詞人丁運會,遷流至極,燕酣成風,藻麗相尚。其所爲詞,即能沉至,祇在詞中。豔而有骨,祇是豔骨。學之能造其域,未爲斯道增重。矧徒得其似乎。其錚錚佼佼者,如李重光之性靈,韋端己之風度,馮正中之堂廡,豈操觚之士能方其萬一?自餘風雲月露之作,本自華而不實。吾復皮相求之,則嬴秦氏所云甚無謂矣。爲之倡者,揭櫫《花間》,自附高格,塗飾金粉,絕無內心。雖無本之文,不足以自行。歷年垂百,衍派未廣,一編之傳,亦足貽誤初學。嘗求其故,蓋天事絀、性情少者所爲,曷如不爲之爲愈也。(《蕙風詞話》)

胡壽芝:韋莊流麗中感慨頓挫,語關飛動。

賙濟:端己詞清豔絕倫。初日芙蓉春月柳,使人想見風度。(《介存齋論詞雜著》)

陳廷焯:①韋端己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鬱,最爲詞中勝境。②詞中如飛卿、端已、正中、子野、東坡、少遊、白石、梅溪諸家,膾炙人口之詞,多不過二三十闋,少則十餘闋或數闋,自足雄峙千古,無與爲敵。③唐詩可以越兩晉、六朝,而不能越蘇、李、曹、陶者,彼已臻其極也。宋詞可以越五代,而不能越飛卿、端己者,彼已臻其極也。雖曰時運,豈非人事哉。(《白雨齋詞話》)

劉熙載:韋端己、馮正中諸家詞,留連光景,惆悵自憐,蓋亦易飄颺於風雨者。若第論其吐屬之美,又何加焉!(《藝概》卷四)

民國

宋育仁:其源出於元稹,有排比之能,無溫麗之採。專爲律體,時代所尚,章臺清瑟,秀髮遙音;七古開宕,猶存初體。

王國維:①“弦上黃鶯語”,端己語也;其詞品亦似之。②端己詞情深語秀,雖規模不及後主、正中,要在飛卿之上。觀昔人顏、謝優劣論可知矣。③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人間詞話》)

當代

傅生文:①韋莊是唐代最後一個有成就的詩人,他一生以忠實於生活、忠實於感情的態度進行創作,爲我們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文學遺產,理應在文學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②韋莊也和杜荀鶴、皮日休、聶夷中等人一樣,走的是杜甫開創的、白居易等發展了的唐代詩歌的現實主義創作道路,而韋莊在藝術上的成就則又使他的詩作成爲唐代詩歌藝術的最後一抹耀眼的餘輝。(引自《二十世紀隋唐五代文學研究綜述》)

董乃斌:①韋詩不雕飾,不鄙俚,不生硬枯澀,務趨條暢卻又有文外曲致,每以淺切近情、興象豐滿、情致富足而受到人們的喜愛。②韋詩的成功,在於多從真實生活中經個人反覆體味後提煉而來,既富有生活氣息又兼含理趣,尤其善傳詩人對自然界的某種領悟,在細緻觀察中捕捉有活力的常見生活景象,構成清新秀麗。生機盎然的畫面。

遊國恩:①韋莊的長篇敘事詩《秦婦吟》客觀上反映了歷史現實的部分真相,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是現存唐詩中篇幅較長的詩篇。結構的完整嚴密,語言的生動流麗,都和白居易敘事詩有相似之處。②韋莊其他詩……或沉痛地譴責不義的戰爭,或含蓄地諷刺官軍擄掠婦女,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③韋莊現存的詩,絕大多數是懷慕承平繁華的往日生活,或抒發及時行樂的頹放心情。絕大多數是採用近體形式,詩風有時近於輕浮,頗有形式主義傾向。只有幾首絕句,藝術上較有成就,如《古離別》《臺城》。(《中國文學史》第十章晚唐文學)

鄭振鐸:蜀中詞當始於韋莊。韋莊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在五七言詩的領域裏,所建樹的也很重要。《秦婦吟》爲詠吟這個變動時代的長詩;時有《秦婦吟》秀才之稱。他的詞也充分的表現出他的清韻溫馥,雋逸可喜的作風。在他之前,蜀中文學,無聞於世。蜀士皆往往出遊於外。李、杜與蜀皆有關係,但並沒有給蜀中文學以若何的影響。到了韋莊的入蜀,於是蜀中乃儼然成爲一個文學的重鎮了。從前後二位後主起,到歐陽炯等諸人止,殆無不受有莊的影響。《花間》的一派,可以說是,雖由溫庭筠始創,而實由韋莊而門庭始大的。(《中國文學史》第三十二章五代文學)

袁行霈:①韋莊的抒情詩,傷時之作亦佔很大比重。對時代喪亂和社會問題的表現,較鄭谷具體。②韋莊前遭黃巢農民大起義,後遇軍閥大混戰,不見清平之世,其詩通憐憫被徵者,抒發對整個時代的痛心。由於有這種身世和抑鬱懷抱,韋莊詩能在通俗平易中見深沉感慨,非當時一般平淺成篇之作可比。(《中國文學史》第十章《晚唐詩歌》)③西蜀詞人韋莊,與溫庭筠齊名,韋詞有花間詞共同的婉媚、柔麗、輕豔的特徵。但韋詞又常常以其清疏的筆法和顯直明朗的抒情,異於溫庭筠等人。韋詞直抒胸臆,一首詞圍繞一件事從容展開。溫詞綿密而韋詞疏朗,溫詞雕飾而韋詞自然。(《中國文學史》第十二章《詞的初創與晚唐五代詞》)

劉大傑:①在花間集裏,作品的內容雖仍是脫不了言情說愛,但在作風上,卻能初步轉變溫庭筠的濃豔氣息,帶着疏淡秀雅的筆調,成爲當代詞壇的重鎮的,是當日稱爲“秦婦吟秀才”的韋莊。②韋莊以情詞聞名,在表現的技巧上,脫離溫庭筠的濃豔,和張泌、歐陽炯式的輕薄。他善於運用清雋的字句,白描的筆法,再加以纏綿婉轉的深情,使他在花間集中,卓然成爲與溫庭筠不同的風格。在這些詞裏,或爲憶往,或爲傷今,全是表現那種低徊曲折的情緒。他所用的都是通俗質樸的言語,沒有一點濃豔的顏色,沒有一點珠寶的堆砌,因而成爲白描的高手。(《中國文學發展史》)

錢基博:①五代詩詞,以蜀與南唐爲最盛。《花間集》著錄詞人,自中唐以迄五代,而蜀士爲多,當推韋莊爲弁冕。其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鬱,最爲詞中勝境。②南唐君臣,其詞多濃豔而隱秀,罕有清空辨折,以機利勝;蓋溫庭筠以來,一脈相承如此也。獨韋莊運筆空靈,意婉辭直,遂變溫氏面目,而宋詞蘇軾之濫觴也。(《中國文學史》第二章唐)

駱玉明:①韋莊的詩既不重字面的精心雕琢,很少有突出的個別字眼,也不用綺豔的色彩,而是以自然流暢爲宗,以淺近而明麗的語言,表現淡運的意境,似乎較多取法於白居易的近體詩。②韋莊是晚唐五代傑出的詞人,詩風與其詞風頗爲相近。因不在個別字眼上下功夫,詩的意脈顯得十分流貫。說離愁別恨不從眼前落筆,而遙帶雲外江南,韻味悠長。③韋莊的許多詩篇抒發了對唐末王朝衰亡、社會動亂的感慨。他的長篇歌行《秦婦吟》固然表現了作者的階級意識和對黃巢軍隊的仇視態度,但也確實反映了那種歷史大震盪中的不少真實情形。從敘事技巧來說,它在唐代同類詩篇中也是相當特出的。(《中國文學史》第六章晚唐詩文)④西蜀花間詞人中,成就最高的是韋莊。自溫庭筠以來,文人詞大都偏於綿密穠豔、柔軟甜膩的風格,而韋莊在花間詞人中卻別樹一格,與南唐詞人李煜一樣,爲文人詞另開了一個境界。他的詩歌接近白居易,語言流暢平易,而不太使用豔麗的色彩。這種習慣用到詞裏來,自然顯得與溫庭筠一流詩人所寫的詞具有不同風格。他不長於“狀物”即通過描摹景物來烘托氣氛,而長於在描述對象心理、情感的過程中直接呈露意旨,因而他的詞就比較多地運用結構疏朗、意脈流暢的白描方式。而最有名的《菩薩蠻》,全詞沒有豔麗的色彩,沒有綿密朦朧的意象,也沒有斷續跳躍的層次,而是色彩清淡、結構疏朗、意脈流暢,這就是韋莊與其他西蜀花間詞人的不同之處。(《中國文學史》第七章唐五代詞)

軼事典故

爲人吝嗇

《太平廣記》記載:韋莊每次做飯,下多少米都有固定的分量,做飯燒的柴也要事先稱好,若是吃烤肉,哪怕是少了一片他都會知曉。韋莊有個兒子,八歲時夭折了,入葬時,妻子爲孩子穿上生前的衣服,卻被韋莊剝了下來,只是以孩子原來睡的舊草蓆包裹着埋了。而且掩埋之後,韋莊還把草蓆帶了回來。

 主要作品

《蜀檮杌》著錄韋莊《浣花集》20卷。《補五代史·藝文志》著錄《韋莊箋表》1卷、《諫草》2卷、《蜀程記》1卷、《峽程記》1卷、《韋莊集》20卷、《浣花集》5卷、《又玄集》5卷。今僅存《浣花集》及所選詩《又玄集》,餘皆佚。

《浣花集》爲韋莊弟韋藹所編,藹序說,韋莊在“庚子(880年)亂離前”的作品,大都亡佚;到編集時,他才蒐集到1000多首。然今傳《浣花集》僅存詩200多首,尚不足原編四分之一。此集有明正德間朱承爵刻本(《四部叢刊》即據以影印)和晚明汲古閣刻本,皆作10卷,大致以時地分卷,各卷篇數多少不均。《全唐詩》略加歸併,編爲5卷,內容全同。另《補遺》1卷,大概爲後人於結集後所增補。

韋莊詞向無專集。《全唐詩》從《花間集》、《尊前集》、《草堂詩餘》等輯錄54首。劉毓盤輯有《浣花詞》1卷,共55首,刊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

近人向迪琮編有《韋莊集》,收韋詩300多首,詞55首,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印行,較爲通行。

 人物爭議

生年爭議

由於《新唐書》、《舊唐書》、《五代史》等正史無韋莊傳,《蜀杌〉、《唐詩紀事〉、《唐才子傳《十國春秋》亦不載韋莊生年,只記其卒於前蜀武成三年(公元910年),所以關於其生年及生平的考訂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關於韋莊生年,迄今有八種說法,分別是:一、曲瀅生:851年;二、夏承燾:836年;三、劉星夜:847年;四、李建中:853年;五、黃震雲:831年或稍後;六、齊濤:849年;七、王仲滎:850年左右;八、英國人翟理斯:880年。

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該書“韋端己年譜”雲:“考端己生年,《鑷白》詩‘新年過半百’一句最爲堅證,只求考訂此詩作年,即可考定生年。”同書中,夏認爲在《鑷白》詩所在的《浣花集》卷四,此卷皆爲客遊江南詩,《鑷白》詩前二十一首處有《聞再幸樑洋》一詩,後三首處有《夏初,與侯補闕江南有約,同泛淮汴,西赴行朝。莊自九驛路先至甬橋。補闕由淮楚續至泗上,寢病旬日,遽聞捐館。回首悲慟,因成長句四韻吊之》詩,均爲光啓二年(886年)三月僖宗出奔興元后作。“端己以光啓二年夏赴陳倉迎駕,三年,過昭義相州路返。《鑷白》詩必光啓二年作。據‘新年過半百’句,則其時已五十以上,按最低五十一歲計,當生於本年(836年)也。”

這一說法出後,採用者頗多,如向迪宗校訂的《韋莊集》,李誼《韋莊集校注》。韋莊生年應在832年至838年之間,故寫爲“約836年”較爲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