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蘭陵蕭氏世系圖 蘭陵蕭氏有多牛

蘭陵蕭氏世系圖 蘭陵蕭氏有多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蘭陵蕭氏,中國古代的著名家族,頂級門閥之一。

 簡介

蘭陵蕭氏是開基於徐州東海郡蘭陵縣(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的望族,起自兩晉時期,永嘉之亂南遷之時,因家族之大而被安置於今江蘇武進一帶,並僑置蘭陵郡,史稱“南蘭陵”,故仍以蘭陵蕭氏相稱。

蘭陵蕭氏本爲北來次等士族,在南朝劉宋時期以軍功起家,其後家族子弟建立了南齊和南樑兩個朝代,從此成爲南朝高門,唐代時出了十個宰相,一直至五代十國時才與天下世家走向衰落。唐朝人柳芳將其列爲南朝“四大僑望”之一。歐陽修、宋祁贊蘭陵蕭氏:“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之”。蕭樑舊臣、北周著名詩人庾信譽之爲“派別天潢,支分若木”,大文豪蘇東坡也讚道“搖毫欲作衣冠表,成事終當繼八蕭”。

蘭陵蕭氏世系圖 蘭陵蕭氏有多牛

 蘭陵蕭氏早期世系真僞

《新唐書》卷一九九《儒學中·柳衝傳》載柳芳綜論中古士族有言:“過江則爲“僑姓”,王、謝、袁、蕭爲大;東南則爲“吳姓”,朱、張、顧、陸爲大;山東則爲“郡姓”,王、崔、盧、李、鄭爲大;關中亦號“郡姓”,韋、裴、柳、薛、楊、杜首之;代北則爲“虜姓”,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首之。”柳芳此說影響很大,以致後人習慣將蘭陵蕭氏作爲江東僑姓士族的主要代表之一。不過,蘭陵蕭氏社會地位的上升和士族門第的確立,經歷了漫長而複雜的歷史過程,有必要加以仔細地辨析和考察。

世系攀附

與中古時代許多傳統的文化士族相比,蘭陵蕭氏興起於南朝中後期,是典型的“晚出門戶”。在重視門第的社會風尚下,蕭氏統治者深感羞愧。於是,他們在取得齊、樑二代統治地位後,不斷修訂、完善自己家族的譜牒與世系。《南齊書》與《梁書》都將南渡之前的蘭陵蕭氏譜系直追至漢代的蕭何、蕭望之等,且代代相延,毫無缺漏,最令人生疑,這顯然是《南齊書》作者蕭子顯及其同時代人的編造。六朝時代,世家大族無不修定譜牒,這是當時普遍的社會風尚。南朝時期,隨着蘭陵蕭氏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他們自然要追溯其家族的淵源,攀附歷史上的名流盛族,西漢的蕭何、蕭望之爲世所公認之名臣,於是蕭氏追爲祖先,這是很自然的事。

根據漢代以來史籍的相關記載,可以肯定這不是事實。查考《漢書》卷三九《蕭何傳》,載其“沛人也”,卷七八《蕭望之傳》,則載其字長倩,“東海蘭陵人也,徙杜陵。家世以田爲業,至望之,好學,治《齊詩》,事同縣後倉且十年。”可見蕭何與蕭望之二人籍貫不同,但《南齊書》載蕭望之爲蕭何六世孫,顯然與《漢書》所載矛盾,明顯缺乏依據。《漢書》的作者班固等生活於兩漢之際,對當時重要人物的血緣關係與家世傳承應當是很清楚的,如果蕭望之爲蕭何之後,相信他不會漏載。

 學者考證

對此,唐初學者顏師古在《漢書·蕭望之傳》中有注云:“近代譜諜妄相托附,乃雲望之蕭何之後,追次昭穆,流俗學者共祖述焉。但侯漢室宗臣,功高位重,子孫胤緒具詳表、傳。長倩巨儒達學,名節並隆,博學古今,能言其祖。市朝未變,年載非遙,長老所傳,耳目相接,若其實承何後,史傳寧得弗詳?《漢書》既不敘論,後人焉所取信?不然之事,斷可識矣。”確實,如果蕭望之真的爲蕭何之後,《漢書》會失載嗎?這是不可能的。顏師古據此指出南朝以來“譜諜妄相托附”的情況,可謂一針見血。

班固之後,東漢中後期的著名學者王符在所著《潛夫論·志姓氏篇》中述及蕭氏雲:“及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陶氏、繁氏、騎氏、飢氏、樊氏、荼氏,皆殷氏舊姓也。漢興,相國蕭何封侯,本沛人,今長陵蕭其後也。前將軍蕭望之,東海、杜陵蕭其後也。”王符是一個很嚴謹的人,這裏專門敘述當時各姓氏之淵源與傳承,特別對蕭何、蕭望之這樣的名流,自然應仔細考察,如果其間存在血緣關係,無論如何不會失載。但從其所述看,蕭何子孫長期居於關中之“長陵”,直到東漢也未返沛,當然也不可能移居東海蘭陵了。至於蕭望之,其後人則居於杜陵,也沒有記載其後人返歸東海。不僅蕭何、蕭望之二人籍貫不同,且其子孫分別居於關中長陵、杜陵,隨着時間的推移,其家鄉後代的繁衍,實際上也與他們很疏遠了。

因此,從班固與王符的記載看,東漢的史家明確將蕭何與蕭望之分爲兩個族支,絕對不會因爲他們都姓蕭而混爲一家,更沒有爲他們編排傳承的世系。

其實,對南朝蕭氏皇族人物及其附庸的這種僞造家族世系的情況,當時人也並非全都相信,在齊、樑統治下的人多如此說,即所謂“流俗學者共祖述焉”,主要是出於“講政治”的心理,內心裏其實也未必相信。至於不受齊、樑統治的北朝史家,則根本不相信這一胡說八道,如同時代北齊的史家魏收修《魏書》,他在卷九八《島夷蕭道成傳》和《島夷蕭衍傳》中明確說二人“晉陵武進楚也”,根本不追述其家族的“光輝”歷史。唐代史家李延壽修撰《南史》,他在該書卷四《齊本紀上》中敘述蕭道成家世雲:“……姓蕭氏。其先本居東海蘭陵縣中都裏,晉元康元年,惠帝分東海郡爲蘭陵,故復爲蘭陵郡人。中朝喪亂,皇高祖淮陰令整,字公齊,過江居晉陵武進縣之東城裏,寓居江左者,皆僑置本土,加以“南”名,更爲南蘭陵人也。”同書卷六《樑本紀上》敘述梁武帝家世亦云:“……南蘭陵中都里人,姓蕭氏,與齊同承淮陰令整。整生皇高祖……”,這裏敘述齊、樑世系都追溯至蕭整,對齊、樑自編的譜牒根本不予理會。

李延壽在《南史·齊本紀上》末的論中明確指出:“據齊、樑紀錄,並雲出自蕭何,又編御史大夫望之以爲先祖之次。案何及望之於漢俱爲勳德,而望之本傳不有此陳,齊典所書,便乖實錄。近祕書監顏師古博考經籍,註解《漢書》,已正其非,今隨而改削雲。”他認爲《南齊書》、《梁書》所敘蕭氏早期世系追溯蕭何、蕭望之爲祖先,於史無據,“便乖實錄”,他贊同顏師古的論斷,於是“隨而改削”。由顏師古與李延壽的看法,可見唐代嚴肅的史家對南朝所編造的蕭氏早期譜系皆持否定的態度。

不僅如此,直到清代,仍有嚴肅的考據史家對齊、樑的譜牒提出質疑,斥爲虛妄。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卷五五“蕭氏世系”條中便指出:“齊、樑二書言漢相國蕭何至太傅望之,望之至整,姓名爵裏歷歷分明,不知《漢書》望之傳但云東海蘭陵人,徙杜陵,家世以田爲業,不言何後,望之子育,自稱杜陵男子,何得如《齊》、《梁書》言世居東海蘭陵直至整方渡江居武進爲南蘭陵人邪?顏師古已斥其非也矣。然則《齊》、《梁書》敘蕭氏譜系附會錯謬正多。”

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史部有關《南史》的一則札記也說:“《南齊書·高帝紀》、《梁書·武帝紀》皆載系出蕭何,何子定侯延,延至五世爲望之,小顏《漢書注》已糾其妄,其僞撰固不待言。”可見,唐宋以降的嚴肅學者,多尊重客觀的歷史事實,根本不相信南朝蕭氏編造的出自蕭何之後的譜牒。

 後世影響

當然,南朝蕭氏自我編造的譜系的影響並未因歷代學者的斥責而汰除,其流傳甚廣,影響很大,《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述蕭氏的譜系基本上因襲了齊、樑之舊,《新唐書》的這一蕭氏世系更爲荒誕離譜,曹道衡先生將其與《漢書·蕭何傳》比照後指出:“這裏所說的蕭何後裔,與《漢書·蕭何傳》有很大出入。據《漢書》說,蕭何的長子叫蕭祿,嗣位後死,無子。後來呂后立其弟蕭延爲筑陽侯,文帝時改爲酇侯。延死,子蕭遺繼位,死後又無子,復以弟蕭則繼位,以罪免。景帝時,又封則弟蕭嘉爲武陽侯。這說明《新唐書》所說的世系,完全不合事實。蕭遺、蕭則明明是蕭何的孫子,而誤以爲是蕭何之子。蕭何的少子蕭延至少有三個兒子,而《新唐書》卻說僅遺、則二人。至於《新唐書》所說的蕭彪,《漢書·蕭何傳》與《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均無其名。據說蕭彪始遷至蘭陵,《漢書·蕭何傳》和《蕭望之傳》均無記載,……而且《新唐書》所說的蕭氏世系,又與《南齊書》和《梁書》分歧甚大,顯然是入唐以後蕭氏的後人因爲《南齊書》與《梁書》的記載已遭顏、李二人的批評,而另編新譜。但這位編造者比他的前輩更不高明,因爲照齊樑人的說法,還可以說蕭彪是蕭遺、蕭則的兄弟,因爲蕭延究竟有幾個兒子,還是無從確考的。至於這位編造者則連《漢書》也沒有查過,其不足徵信是顯然的。”

衆所周知,《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對後世影響很大,但經曹先生如此揭發,可見其所述蘭陵蕭氏兩晉之前的譜系完全是胡編亂造,根本不可徵信。

家族成就

蘭陵蕭氏世系圖 蘭陵蕭氏有多牛 第2張

  梁武帝

“兩朝天子”。中國歷史上接連兩個朝代—南朝的齊王朝與樑王朝,都是這一個家族建立。

李慈銘在《越縵堂讀書記》中寫道:“唐之世家,自以滎陽鄭氏、河東裴氏、京兆韋氏、趙郡李氏、蘭陵蕭氏、博陵崔氏六族爲最。”這六個姓氏中,博崔趙李滎鄭位居四姓;京兆韋氏、河東裴氏亦爲關中四姓,地位毋庸置疑,唯獨蘭陵蕭氏是北方士族心目中地位稍次的南朝僑姓。南朝四大僑姓中的王、謝、袁入唐後均不顯,蘭陵蕭氏可謂碩果僅存,但它竟能與四姓並列,這便是一個頗值得注意的問題。

從《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可以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蘭陵蕭氏在唐朝的宰相有10人,其中齊樑一房即佔了8人,他們幾乎全部出於這一房的同一支,且一直從唐初一直延續到唐末。如果將蘭陵蕭氏宰相10人這個數據拿出來比較,它要排到河東裴氏、趙郡李氏、京兆韋氏、博陵崔氏、隴西李氏、宗室李氏、清河崔氏、弘農楊氏、滎陽鄭氏之後,但是若與蘭陵蕭氏齊樑一房宰相8人相比較,則無論四姓還是關中郡姓,沒有一個房支可以與之媲美。根據世系表,這一支可追溯至梁武帝蕭衍,不過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昭明太子蕭統。昭明太子先於梁武帝去世,梁武帝死後,昭明太子這一系未能獲得繼承權。昭明太子之子蕭詧後佔據襄陽依附於西魏以同江陵的梁元帝對抗。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西魏柱國大將軍於謹幫助蕭詧襲破江陵後,蕭詧成爲了傀儡皇帝,其孫蕭琮在隋文帝時入長安,樑國廢。雖然樑的江陵政權只是一個附庸,但是無論周還是隋對其都相當禮遇。蕭詧子蕭巋因在周隋換代之際倒向了楊堅而深得楊堅的信任。當時的晉王楊廣納蕭巋女爲妃,他登基後,冊封蕭氏爲皇后,蘭陵蕭氏於是一躍成爲外戚,“諸蕭昆弟佈列朝廷”(《隋書·外戚列傳》)。除了皇室,蘭陵蕭氏的這一支的婚姻關係還包括當時的一些貴戚。從《北史·蕭琮傳》可以看到,侯莫陳氏、鉗耳氏這些胡族勳貴都是蕭琮的姻親;初唐宰相、蕭琮的兄弟蕭瑀也娶獨孤氏爲妻,李淵因而呼之“蕭郎”(《舊唐書·蕭瑀傳》)。皇族楊氏、侯莫陳氏、獨孤氏都是關隴集團的核心家族,由此可見蘭陵蕭氏在入隋後已一步步融入到關隴集團中,它在唐朝的地位,可能與這一點有關。

蕭瑀在隋末動亂中歸附李淵,在武德、貞觀兩朝都擔任過宰相,但他的子孫中沒有再出過宰相。倒是其兄子蕭鈞一支人物繁盛。蕭鈞之孫蕭嵩相玄宗,且出將入相,有功於河西。蕭嵩子蕭華相肅宗,蕭華有兩個孫子都是宰相,一爲穆宗初的宰相蕭俯,另一爲僖宗時期宰相蕭仿。蕭嵩的另一子蕭衡官至太僕卿,其子蕭復相德宗,復孫蕭置相懿宗,置子蕭遘相僖宗。以上八位宰相中,瑀、華、俯、仿、復、遘均有剛直鯁正之名。如此人物如此家風,故《新唐書·蕭瑀傳》末贊曰:“樑蕭氏興江左,實有功在民,厥終無大惡,以浸微而亡,故餘祉及其後裔。自瑀逮遘,凡八葉宰相,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輝煌

南北朝時期,南蘭陵蕭氏創建了齊樑兩朝,走出了二十一位皇帝,三十多位宰相,還有大批的文臣武將,文人雅客。文人中最突出的是昭明太子蕭統,他爲後世留下了著名的《昭明文選》。

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淮陰縣令蕭整帶領整個家族渡江南遷,寓晉陵武進(今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萬綏村),晉於此地僑置蘭陵郡,稱南蘭陵,故蕭氏遂爲南蘭陵人。從蕭整五世孫蕭道成開始,這個家族開始飛速發展。他們不僅僅是南齊與南樑的皇族,更是一羣傑出的文學家。如開創竟陵八友的蕭子良,以及編修前朝國史的蕭子云、蕭子顯。昭明太子蕭統更是將蘭陵蕭氏在中國文學界的地位推向了顛峯。而南樑接連幾位皇帝,本身也都是著名詩人。可謂滿門文武相兼,人才濟濟。在南朝蕭氏共掌國一百一十二年,歷齊、樑(西樑)兩朝。

《新唐書》載:過江則爲“僑姓”王、謝、袁、蕭爲大。山東則爲“郡姓”王、崔、盧、李、鄭爲大。在唐朝蕭氏更是拜相者達10人,蕭巋一支更是有八人入相,即史稱“八葉宰相”。另蕭懿一支有一人爲相,皇舅房有蕭至忠。故歐陽修、宋祁贊蘭陵蕭氏:“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蕭樑舊臣、北周著名詩人庾信譽之爲“派別天潢,支分若木”,就連大文豪蘇東坡也讚道“搖毫欲作衣冠表,成事終當繼八蕭”。

名人

蘭陵蕭氏一門共出42位宰相:蕭思話、蕭緬、蕭嶷、蕭嵩、蕭曄、蕭子良、蕭鏘、蕭鑠、蕭子懋、蕭子明、蕭鈞、蕭鉉、蕭昭粲、蕭坦之、蕭惠休、蕭遙光、蕭穎胄、蕭秀、蕭憺、蕭宏、蕭樽、蕭偉、蕭綸、蕭淵藻、蕭會理、蕭恪、蕭業、蕭範、蕭寶義、蕭寶源、蕭欣,蕭摩柯、蕭瑀等。

齊樑諸帝二十一位天子。

與王、謝、袁並稱爲四大僑望,即南朝四大望族: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蘭陵蕭氏,並稱:王謝袁蕭。西樑滅亡後,因蕭皇后之故,蘭陵蕭氏成爲隋朝外戚,滿門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