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鄭和七下西洋:動支天下13省錢糧才足夠使用

鄭和七下西洋:動支天下13省錢糧才足夠使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代東莞縣境內設有東莞千戶所和大鵬千戶所。這些沿海衛所的軍人,往往就是鄭和船隊武職人員的調配和補充來源。

綜合多種可靠史料估計,鄭和歷次下西洋的船隊,規模都極爲龐大,通常有大船二百餘艘,總編制在二萬七八千人之間,又以武職人員和軍士居多,約在九成以上,除軍事任務外,他們還要承擔各類工作。

但下西洋航程極爲艱險,往往來回一趟就花費數年,很多人有去無回,史書有云“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鄭和本人也是在宣德八年(1433年)七下西洋時病逝於海外,導致整個遠征行動幾乎是突然中斷。

靠永樂皇帝撐腰的宦官鄭和興師動衆、勞民傷財,也早讓朝中諸多高官覺得很不爽,他們有意銷燬宮中保存的大量相關檔案資料。故除了鄭和本人在《明史》立傳外,他的船隊核心領導層及管理幹部的生平,只留下一些零零星星的材料,大多數普通隨員的事蹟,則幾乎湮沒無聞。

儘管如此,經過當代中國及日本一些學者的努力,仍從史料中梳理還原了至少60多位隨員的資料,他們大多來自江、浙、閩、粵等東南沿海省份。廣東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學者陳忠烈就指出,有名有姓、事蹟可考的廣東籍隨員共12人,東莞籍的佔了5人,裏面還有一對是父子。如果按此比例推算,每次下西洋的二萬七千多人中,東莞人必定不在少數。

爲什麼鄭和下西洋的隨員中,廣東人特別是東莞人多呢?

鄭和七下西洋:動支天下13省錢糧才足夠使用

原來,鄭和船隊的高級武職人員,多出自直隸(遷都北京後又稱南直隸,大致是今江蘇、安徽兩省及上海市轄區範圍)和南京行在衛軍,尤以錦衣衛軍爲骨幹。一般軍官和士兵,都是從各個衛所調撥。至於普通技工和水手,多從閩、粵、浙慣經風浪的船民中挑選,大量民夫、雜役,則在正式起航前的水陸集結途中隨時徵發。

既然鄭和七下西洋有兩次是從廣東出海,當地壯丁應徵隨行,就是很正常的事了。如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編纂的《廣東通志初稿》中就提及,永樂十九年時,隨徵西洋的宦官在行經粵北重鎮韶州(今韶關市)時,徵用民夫、騷擾地方的情形。

而明代時東莞縣素稱“吾粵中路咽喉地”,扼守廣東中路海防線,縣境內設有東莞千戶所和大鵬千戶所(轄地今分屬香港和深圳)。這些沿海衛所的軍人,往往就是鄭和船隊武職人員的調配和補充來源。

這些東莞人在“徵西洋”過程中也屢屢立功。如東莞縣人鍾左,因父祖鍾海清在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期間在舊港(印尼第一大島,明朝曾設舊港宣慰司,爲當時駐南洋最高行政機構)接受招安歸國,他本人蒙蔭加入錦衣衛,“下西洋二次有功”,升任南京錦衣衛指揮僉事。東莞縣人李真、陳永華,多次“赴西洋公幹”有功,升任錦衣衛鎮撫司。

還有前面提及的東莞“父子兵”黃子成、黃本奴,父子成出身衛所,早年在海運途中殉職,子本奴遞補,數下西洋,因功先升總旗,再升百戶,在衛所裏當上了中級軍官。

商城記·東莞

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遷都北京,同一年,鄭和奉旨六下西洋。此乃這位深得朱棣信任的大航海家,在永樂年間的最後一次遠行。

關於本次下西洋的準確日期和實際出發港,史書上記載不一。近年來,據廣東學者考證,鄭和船隊很可能是在當年十月中旬,由華南大港廣州放洋出海。而早在14年前,即永樂五年九月,鄭和二下西洋,也是從廣東起航。

這與傳統文獻及人們一般印象中,鄭和下西洋以南京附近的蘇州劉家河爲基地,大多從福建出海的說法,有所出入。更有意思的是,現存極爲有限的資料顯示,鄭和下西洋的隨員中,有若干廣東籍人士,尤以東莞人居多。

扼守粵海咽喉的東莞,與中國歷史上最壯觀的一次海上冒險事業發生聯繫,既在意料之外,亦在情理之中。

下西洋的東莞人

在明人茅元儀所著《武備志·鄭和航海圖》中,描繪了廣東珠江出海口周邊水道及島嶼分佈,圖中上部可見“東莞所”字樣。

靠海吃海在商言商

除了沿海走私之外,明朝時的廣東商民還自備船舶,直航東西洋諸國,即今東南亞地區,走私販私,從貿易中取利。

永樂元年(1403年),剛剛奪權成功的朱棣,改變了其父朱元璋以守爲主的對外政策,在北方頻頻用兵,同時四出遣使,積極發展與海外諸國的關係。他下旨恢復了洪武年間罷設的廣東、福建、浙江三個市舶司,並派宦官爲提督加以監察管理。

當時海外各國朝貢(其實是以此爲名前來做生意),日本取道浙江,琉球取道福建,安南(今越南)取道廣西,南洋多國通常走海路取道廣東。因此,廣東是明代朝貢貿易的最主要通道與樞紐,廣東市舶司也是三市舶司中任務最重、規模最大、作用最突出的,連該市舶司附設招待來使的懷遠驛,也是三省驛館中最大,有各類房舍120間。

永樂年間鄭和六下西洋之壯舉,在明廷官方來說,主要目的是宣揚天朝國威,懾服海外諸藩,客觀上卻拉動了東南沿海諸港的商船貿易發展,廣東自然也大大受益。

明代廣州人郭在萬曆三十年(1602年)所修《廣東通志》中記載:永樂五年九月“命太監鄭和使西洋諸國,首從廣東往占城國起”。這就是鄭和二下西洋,船隊從廣東啓航後,所經國家有占城、爪哇、暹羅、蘇門答臘、南巫裏、故里、柯枝、錫蘭等,永樂七年才啓程回國。

鄭和七下西洋:動支天下13省錢糧才足夠使用 第2張

民間史籍記載,永樂一朝,廣東官船頻頻出海,走私活動(也相當活躍,沿海各縣平民、官吏和衛所軍士,都有參與。粵東海濱,居民跟海盜及成分複雜的“倭寇”,來往密切,甚至窩藏接濟,衝擊海禁制度。

除了沿海走私之外,廣東商民還自備船舶,直航東西洋諸國,即今東南亞地區,走私販私,從貿易中取利。現代英國學者卡德在《中國人在荷屬東印度的經濟地位》一文中稱:

“到十六世紀末,有相當多的中國人貿易中心出現於爪哇、錦石、泗水、饒洞、萬丹、日葛礁和其他島嶼(蘇門答臘、西婆羅洲)上,這些中國人都是福建和廣東兩省的人。”

閩粵兩地中國商民能大批移民僑居東南亞,在當地站穩腳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鄭和下西洋時在那一帶爲明朝樹立的崇高威望。有可靠的文獻記載,來自廣東的僑民首領,在鄭和的認可和支持下,甚至成爲舊港“大頭目,以主其地”,並傳位給子女,儼然稱王。這更帶動了不少廣東商民前來僑居。爪哇的情形也與此類似。

前面提到過,東莞縣人鍾左的父祖鍾海清,在鄭和首次下西洋時,於舊港“應招率本管頭目人船隨同來朝,升正千戶”。華人移居海外,喜歡聚族而居,本縣本府同鄉也往往願意扎堆,鍾海清能號令衆人來歸,很可能他們都是莞籍的鄉里鄉親。

此外,元朝末年,羣雄並起,時任元地方官的東莞人何真,也以東莞、廣州爲基地,一度憑險而守,割據嶺南,後來審時度勢,歸附明太祖。他麾下很多東莞籍軍人被調往南京行在充當衛軍,估計就有獲選拔隨鄭和下西洋者。

“萬里天險,與諸番共之”

“廣州海亦有三路,分三門,而以虎頭爲大門。潮汐之所出入,東西二洋之所往來,以此爲咽喉焉。”

鄭和七下西洋,固然讓國力蒸蒸日上的中華王朝聲威遠播,但爲此付出的財政負擔也相當沉重。明人所著《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中說,下西洋“須是動支天下一十三省的錢糧來,方纔夠用”,恐怕不全是誇張的話。故當年宦官四出搜刮財寶,爲朝中大臣詬病之事實,多見於史書。在廣東地方誌上,也留下了若干記錄。

明嘉靖年間黃佐編纂的《廣東通志》之“民物志”內,提到永樂年間採珠事三次,頭兩次就在東莞縣。第一次是永樂四年(1406年)春三月開始,“東莞軍人王保兒告,大步海出珠蚌,可採爲國用”,到永樂十三年才下詔罷採,但第二年又下詔復採。到了宣德三年(1428年)十一月,行在錦衣衛帶俸指揮鍾法保上奏稱,他是東莞大步海人,熟知濱海的橫沙、潭石等處皆有珠池,產大珠,請求派遣宦官同往開採。

原在東莞縣境,今屬香港地區的大步海“珠池”,早在五代十國的南漢(917~971年,轄今兩廣及越南北部)時期便遠近聞名,經歷代濫採,到明代資源已近枯竭。明洪武年間短暫開採,又復封禁。到了永樂朝,鄭和下西洋急需大量珍珠,作爲航行至各藩國時分封、賞賜之用,曾派重兵把守該珠池。東莞籍軍人屢次獻計採珠,不排除是以此圖爲進身之階,或藉機中飽私囊。

永樂四年第一次在東莞採珠,與永樂五年鄭和二下西洋從廣州出發,時間上頗爲吻合,有學者推測兩者之間或有直接關聯。因此,在鄭和下西洋的宏大事業中,東莞地方曾扮演的角色,實在不可忽視。

二百餘年後,大明江山已經變色,寓居東莞的明朝忠實遺民屈大均,在他的筆記名作《廣東新語》裏,詳細描述了廣州港出海口的萬千氣象:

“廣州海亦有三路,分三門,而以虎頭爲大門。虎頭者,天地之陽氣所從入……海者地之宗,故祀南海神於虎頭門之陰。門在廣州南,大小虎兩山相束,一石峯當中,下有一長石爲門限,潮汐之所出入,東西二洋之所往來,以此爲咽喉焉。出虎頭咫尺,則萬里天險,與諸番共之。諸番非表而吾非裏也,大唐之地止乎此。”

虎頭門,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東莞虎門,爲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外洋船舶進出廣州港的必經之地。屈大均又有一首流傳甚廣的竹枝詞,緬懷大明盛世時的“金山珠海、天子南庫”:

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

遙想當年,鄭和使團兩度浩浩蕩蕩由此起航下西洋時,堅船鉅艦上的萬千官兵,包括那些剛剛揮別家鄉父老的東莞人,也必定爲生逢盛世而心懷驕傲,爲即將展開的揚威之旅振奮不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