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2000年6座城被淹埋 開封北宋遺址現城摞城奇觀

2000年6座城被淹埋 開封北宋遺址現城摞城奇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記者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爲重現開封“城摞城”奇觀而進行的開封北宋東京城新鄭門遺址考古取得重要進展,目前已發現宋代城門和城牆遺址、宋至清代層層疊壓的“路摞路”現象,以及清代民居院落“夾路而居”的村落場景等,“城摞城”奇觀初現。

古都開封地處黃河南岸,歷次黃河水患使開封從戰國時代到清代2000多年間的6座古城池深深淤埋於地面之下,“城摞城”奇觀在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絕無僅有。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開封市2012年啓動“城摞城”新鄭門遺址項目,進行保護性考古發掘,目前已完成項目一、二期考古發掘工作。

北宋東京城的外城是一座城高池深、壁壘森嚴的軍事城池,新鄭門是其外城上的四個正門之一。發掘顯示,整個門址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60米、東西寬約100米,城門和甕門均爲磚砌而成,整個甕城城牆主體爲夯築而成。

2000年6座城被淹埋 開封北宋遺址現城摞城奇觀

在城門之上,考古人員已揭露出宋代至清代10多層密集疊壓在一起的道路,這種“路摞路”現象,直觀展現了開封“城摞城”奇觀。

考古資料顯示,新鄭門在北宋末年廢棄,但通過新鄭門的道路一直在使用,直到清道光年間毀於洪水後才廢棄。考古人員在新鄭門外道路兩側清理出多處民居和大量遺物

據介紹,已發掘清理的清代院落與清代道路、院落、水井、田地等,共同組成了一幅完整的清代開封郊區“夾路而居”的村落場景。整個村落保存完整,道路、院落、房屋、水井、農田等生產元素齊全,竈臺、磚臺、雞窩、鍋碗瓢盆等生活設施和生活用具齊全。遺址內房屋相接、道路相連,佈局緊湊,生活區內供水充足,排水通暢,出入便利,日常設施完善,生活氣息深鬱。

令人感嘆的是,該區域正好疊壓在宋代新鄭門城門洞之上,爲原址留存保護增加了難題。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劉海旺介紹說,正在發掘的清代文化層下面至少還有4米厚的文化堆積層,依次有清、明、元、金、宋等時期的文化遺存需要清理。由於目前新鄭門僅揭露出半個門道,搞清其形制佈局、建築特點以及城牆的加築、維護、廢棄等情況,將是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劉海旺表示,今年年內將繼續發掘2000平方米,以全面認識新鄭門全貌,深入探索東京城的城門及城牆建築形制,填補北宋東京城考古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