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蠟燭的歷史:直到漢朝纔出現在中國極爲稀少

蠟燭的歷史:直到漢朝纔出現在中國極爲稀少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到了宋朝,蠟燭出現在和西夏的邊境貿易中,作爲對外交換的一種商品,說明當時用得已經較爲普遍了,但還是比較珍貴的。明清鼎盛時期,對外交流進一步增加,老百姓纔有機會用上蠟燭。

在《楚漢傳奇》第80集中,呂雉殺韓信的時候,說不能違了劉邦的旨意,“五種環境不能殺”,即“見天、見地、見光、見銅、見鐵”不能殺。除了有“光”之外,其餘條件都具備了,呂雉問他光該怎麼辦?韓信環顧四周明白了,說“可以把這些燭火都滅了”,於是韓信死掉了。從鏡頭上看,這裏的燭火似乎是蠟燭,在其他劇情中也多見。

燭火和蠟燭還是不太一樣的。古代所說的“燭”是一種照明工具,但不是蠟燭的模樣,而是類似於火把。古人講究禮儀,在別人家做客,如果天黑還不走的話,主人會點起火把,待火燒到木把處時,客人就應該告辭了,這叫做“燭不見跋”,“燭”指的是火把,“跋”就是火把的木把。

蠟燭的歷史:直到漢朝纔出現在中國極爲稀少

戰國時候,又出現了燈。燈的繁體寫法是“燈”,“登”在古代是一種陶製的容器,叫“豆”,平時用來盛放肉醬。秦漢時期,“登”的形態發生變化,盤中出現了一根長釘,用於固定可燃物,手柄下端也有了底座,爲的是擺放更平穩。因爲“登”基本上是青銅製作,於是就寫成“鐙”。至於“燈”字,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纔有。點燈時,人們會將麻繩、葦草、松木條、樹皮等捆起來,固定在燈的長釘上,作爲捻子,盤中裝滿動物油脂,當點燃捻子時,就可以當照明工具使用了。有的燈也裝有植物油脂,不過那是隋唐以後的事了。

現代人說的蠟燭,到漢朝纔出現,這是《西京雜記》中說的,西漢初年,南越王向漢高祖劉邦敬獻了石蜜5斛、蜜燭200枚等,漢高祖大喜。研究表明,其中的蜜燭便是我們現代蠟燭的雛形,在當時還是屬於進貢呢。韓愈在《寒食》中寫道“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寒食節禁火的時候,帝王要給侯爵以上的官員、上品官員賞賜蠟燭,這說明蠟燭那會兒極爲稀少,屬於珍品。

蠟燭的貴族身份在南北朝稍微降低了一些,但也主要應用在上層社會,除了王公大臣,只要家裏有錢還是能享受到的,但讓普通百姓家照明使用還是天方夜譚。唐朝也有文獻記載,古晉州(今河北省境內)給朝廷上貢的貢品中有蠟燭。唐皇帝們對宮廷蠟燭很重視的,設置專人管理。

到了宋朝,蠟燭出現在和西夏的邊境貿易中,作爲對外交換的一種商品,說明當時用得已經較爲普遍了,但還是比較珍貴的。明清鼎盛時期,對外交流進一步增加,老百姓纔有機會用上蠟燭。

古代沒有電力,蠟燭的照明作用尤爲重要。但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家家使用蠟燭照明的情景已經成爲老黃曆,多數是用在紀念日和喜慶的日子裏。

這麼看起來,《楚漢傳奇》裏的燭火估計是蠟燭,只是挺美好的東西被呂雉用歪了。(郭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