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面對天下公認的第一武將,張飛爲何如此有恃無恐?

面對天下公認的第一武將,張飛爲何如此有恃無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6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張飛屢次挑釁最強武將呂布,他的底氣從何而來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三國演義》中,張飛和呂布是一對死對頭。尤其是張飛,屢次三番的挑釁呂布。他和呂布在虎牢關前初次相遇,就大罵呂布是“三姓家奴”,衝上去和呂布單挑。這一次單挑,張飛十分危險。在對戰了五十合後,在旁邊觀戰的關羽見勢不妙,不顧自己的身份,衝上來助戰,才頂住了呂布的攻勢。最後在劉備的參戰下,呂布才被迫敗走。

面對天下公認的第一武將,張飛爲何如此有恃無恐?

在以後張飛和呂布相會的多次場景,張飛都處處找呂布的麻煩。在呂布投靠劉備的時候,只爲呂布稱了劉備一聲賢弟,張飛就破口大罵。而在守徐州時,張飛打了呂布的丈人曹豹,還捎帶着罵呂布。甚至呂布轅門射戟幫了劉備後,張飛還假扮強盜,搶奪呂布的戰馬。這一切都讓呂布忍無可忍。用呂布自己的話說,張飛屢次藐視自己。那麼,張飛爲何屢次挑釁呂布,面對天下公認的第一武將,他爲何如此有恃無恐呢?

一、張飛真的不懼怕呂布嗎?

張飛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是“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是一副剛強耿直的模樣。但是他的性格暴躁,做事莽撞,被稱爲三國第一莽撞人。可是,假如你真的把張飛當作一個莽撞人,做事不知輕重,那就大錯特錯了。張飛的性格是粗中有細,否則他也不會成爲一代名將。

我們看張飛與呂布相見的幾個場景,就會發現,張飛也不是和呂布死磕到底的時候。在這些場景中,張飛也是知道退讓的。第一個場景就是呂布襲擊徐州的時候。當時張飛被劉備留下守衛徐州,可是張飛喝酒使性,打了呂布的丈人曹豹。曹豹懷恨在心,寫信召呂布來襲取徐州,自己作爲內應。

在呂布攻入徐州的時候,張飛還醉臥府中。在得知消息的時候,先是大怒,接着是慌忙披掛上馬,出府正遇到呂布。結果以習慣挑釁呂布聞名的張飛,這一次卻沒有和呂布交手。他在十八騎燕將的保護下,殺出東門而去。呂布也沒有相逼張飛,放他走了。

在這個場景中,張飛雖醉,但是他並不是沒有一戰的能力。在後面曹豹追趕張飛的時候,張飛戰了三合就打敗曹豹,然後一槍將曹豹連人帶馬殺死在河中。可是這一次張飛雖然心裏大怒,卻沒有去找呂布拼命,這中間的意味頗爲耐人尋味。

另一個場景就是在轅門射戟的時候。當時袁術派紀靈攻打劉備,劉備無奈之下只得求助呂布。呂布在考慮之後,決定幫助劉備,於是趕到前線,請劉備和紀靈來自己營中飲宴。這一次,張飛的表現就更加明顯。

張飛這一次和呂布見面,沒有表現出任何對呂布不滿的地方,倒是對紀靈十分蔑視。在紀靈口出狂言的時候,張飛拔劍怒叱紀靈。雙方相持不下,一時劍拔弩張。不過,當呂布大怒。命令手下把自己的方天畫戟拿來,握在手中的時候,劉備、紀靈都大驚失色。這個時候卻看不到張飛的反應。一直到轅門射戟一事結束,也再也沒有看到張飛發作一回。

那麼,既然張飛自知與呂布的武藝有差距,也有對呂布退讓的時候。那麼張飛爲何又在許多場合挑釁呂布。這些場合中間究竟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呢?

二、張飛爲何膽敢挑釁呂布?

其實我們將張飛挑釁呂布的場合與他對呂布退讓的場合做一個比較,我們就能夠得到答案了。張飛挑釁呂布的主要場合有幾個,一個是在虎牢關前,張飛大罵呂布“三姓家奴”,使得呂布和他單挑,最後引出了三英戰呂布的故事。

另一個是在呂布投奔徐州的時候,呂布和劉備客套幾句,讓張飛挑毛病,非要和呂布單挑。第三個場合是在小沛之戰中,張飛奪了呂布的戰馬,呂布帶兵到小沛興師問罪,結果還被張飛強詞奪理,兩人單挑了上百合,不分勝負。

面對天下公認的第一武將,張飛爲何如此有恃無恐? 第2張

我們把這三個場合與張飛對呂布退讓的那兩個場合做個比較,就能夠看到,有兩個場合主客對換。一個是呂布投奔劉備,一個是劉備求助呂布,這兩個場景主客位置不同,張飛的反應也不同。

剩下的場景就能夠知道,張飛敢於挑釁呂布的底氣在哪裏了。這個原因很簡單,是因爲他的兩個哥哥在身邊。在虎牢關前,張飛單挑呂布,並不是莽撞出手,他對自己的武藝有自信,而他對劉備、關羽的兄弟情義更有自信。他相信,如果自己不是呂布的對手,他的兩位哥哥是不會袖手旁觀的。

果然,在他和呂布交手打到五十合的時候,開始處於下風。關羽就拋棄了自己的處事原則,出手幫助張飛了。在劉備最後出手後,三兄弟聯手打敗了呂布。

而在小沛之戰中也是一樣,張飛再次出手,根本不理睬呂布的高強武藝。這一次,張飛依然相信,自己的兩位哥哥不會袖手旁觀的。呂布也沒有辦法,他心裏明白,如果自己出全力打敗張飛的話,就會再次上演一次虎牢關前的情景。雖然自己可以用兵力的優勢以多取勝,可是自己的聲望會遭到損失。因此,呂布才手下留情,和張飛打了個平手。

我們可以看到,當劉備和關羽在張飛身邊的時候,張飛勇氣百倍。可是當在徐州之戰中,劉備和關羽不在張飛的身邊,張飛就只得退讓了。可以說,張飛敢於挑釁呂布的底氣,就來自他們兄弟的情義。

三、劉備、關羽對張飛的溺愛毀了張飛。

整部《三國演義》主要寫了兩個字,“忠義”。劉關張和諸葛亮,就是忠義的化身。劉關張兄弟結義,一起同生共死創業,打下一片江山。諸葛亮爲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憑藉一己之力,支撐蜀漢江山,南征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張飛作爲劉關張三人中的三弟,處處受到了兩位兄長的照顧,甚至是溺愛。在張飛丟掉徐州後見到兄長,關羽責備他丟掉了劉備的家眷的時候,張飛無地自容,拔劍自殺。這時劉備阻止了張飛,並且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對於張飛並沒有什麼責罰,依然對他如同過去一樣。

面對天下公認的第一武將,張飛爲何如此有恃無恐? 第3張

而古城會的時候,張飛誤以爲關羽背叛了兄弟的情義,前來賺自己邀功請賞。和關羽一見面,不分青紅皁白,挺矛就刺,連劉備的夫人勸解都不聽。直到關羽斬了蔡陽,捉了曹軍審問,並且加上劉備的二位夫人解釋這才相信。到這個時候,張飛纔對關羽大哭參拜。關羽也和張飛盡釋前嫌,相待如初。

我們從這些場景,可以看到,張飛對劉關張的兄弟情義看得如何之重。這是因爲,他對兩位哥哥信賴之深,依靠之重。同樣,劉備和關羽對待自己這個心地耿直的兄弟也是十分看重,即便是他闖了禍,也是儘量爲他彌補,並不深究。可以說,張飛就是在兩位哥哥的帶領下成長起來,成爲了一位有勇有謀的名將。

這也是當關羽遇害之後,張飛日夜痛哭,一定要向東吳報仇雪恨的緣故。劉備也受張飛的感染,最終定下了討伐東吳的決定,鑄下了大錯。夷陵之戰,蜀軍大敗,多年積累的精銳幾乎都付之一炬,使得蜀國元氣大傷。

但是,劉備和關羽對於張飛的態度,有着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他們過於溺愛遷就張飛,使得張飛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不思悔改。這如同父母溺愛自己的孩子一樣,也毀了張飛。我們都知道張飛脾氣暴躁,做事魯莽。在後期,經過多次的教訓,張飛的這個毛病得到了一定的改正。

可是張飛身上還有一個更嚴重的缺點,而且劉備對這個缺點也看得清清楚楚,那就是張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在平時,劉備經常規勸張飛,說你平時對手下刑罰過度,還經常對健兒鞭撻後安置在自己的身邊,這是取禍之道。可是張飛依然不改這個缺點。

劉備在出師東吳前,讓張飛率領軍隊來會合,卻得到了張飛部將的奏章。劉備當時就明白出了什麼事,嘆息說,噫,張飛死了。果然,張飛被他帳下部將張達、範強所殺,拿着張飛的首級去投奔了東吳。

劉備明明白白的知道張飛的毛病,可是隻是口頭規勸一下,而沒有采取斷然措施,逼他改過。這是劉備、關羽做兄長的責任。俗話說,嚴是愛,寬是害,劉備、關羽對張飛的姑息遷就,最終害了他的性命。這也使得蜀軍在夷陵之戰中,沒有能征慣戰的大將可用,造成了戰役的失敗。

結語:

張飛的武藝雖然高強,但是和呂布相比還是有一定距離的。但是張飛多次挑釁呂布,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三國演義》是以“忠義”爲主線的,劉關張和諸葛亮的忠義之情是該書弘揚的主旋律。而呂布此人不忠不義,反覆無常,是書中的反面教材。因此,張飛對呂布深惡痛絕,和他勢不兩立。

另一個原因,是因爲在張飛挑釁呂布的時候,他的身邊都站着兩位兄長。張飛信賴自己的兄弟之情,相信他們不會對自己袖手旁觀。因此,在虎牢關前,小沛城下,張飛勇氣百倍,而呂布則束手束腳,無法取勝。面對此情此景,呂布不知道心中是否有所感觸,對自己的孤獨,對劉關張兄弟的情義有所感傷。正是有了兄弟的加持,張飛纔敢於挑釁呂布,威震天下。正是兄弟同心利斷金,天下敵手有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