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武則天夢鸚鵡折翼 狄仁傑解夢造唐

武則天夢鸚鵡折翼 狄仁傑解夢造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歷史上圖謀篡位的野心家基本上都是男性,唯有武則天是例外。武則天之所以能夠篡唐自立爲武周皇帝,除了靠自身的美貌和才智外,還有賴一次次難得的機遇。縱觀武則天一生,從唐太宗到唐高宗、王皇后、蕭淑妃,幾乎所有與她相關的重要人物都有意無意地爲她登上權力頂峯鋪設臺階,難怪李淳風對唐太宗說,“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是不可違抗的“天意”。

民間傳“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李世民想殺盡所有“疑似者”

受“天人感應”思想的影響,封建帝王對天象無不十分關注,連號稱明君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白金星屢次在白天出現,唐朝的天文官太史經過占卜,認爲這是“女主昌”的預兆。與此同時,民間又流傳一本叫《祕記》的讖緯書,上面寫着:“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對此,唐太宗深感不安,對帶有“武”字的人名、地名、官名都特別留。

當時,負責守衛皇宮玄武門的是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武安人李君羨。一次,唐太宗在宮中宴請高級武官,行酒令時叫衆武官自報小名,輪到李君羨時,他說自己的小名叫“五娘”,唐太宗頓覺愕然,當着衆人的面他不能表露對李君羨的猜疑,便笑道:“何物女子,乃爾勇健!”因爲李君羨的官職和封邑都有“武”字,唐太宗對李君羨很不喜歡。不久,就把他調離京城,出任華州刺史。李君羨赴任後,和當地一個自稱能很多天不吃不喝、懂得佛法的平民員道信過從甚密,常屏人密語。御史劾奏李君羨與妖人來往,圖謀不軌,唐太宗馬上下令誅殺李君羨,除掉心頭大患。

武則天夢鸚鵡折翼 狄仁傑解夢造唐

殺了李君羨後,唐太宗並沒有因此而高枕無憂,“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傳言仍困擾着他。《資治通鑑》記載:“上(唐太宗)密問太史令李淳風:‘《祕記》所云,信有之乎?’對曰:‘臣仰稽天象,俯察歷數,其人已居陛下宮中,爲親屬,自今不過三十年,當王天下,殺唐子孫殆盡,其兆既成矣。’上曰:‘疑似者盡殺之,何如?’對曰:‘天之所命,人不能違也。王者不死,徒多殺無辜。且自今以往三十年,其人已老,庶幾頗有慈心,爲禍或淺。今借使得而殺之,天或生壯者肆其怨毒,恐陛下子孫,無遺類矣!’上乃止。”

《資治通鑑》的主編司馬光是非常嚴謹的歷史學家,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他不會在書中採用唐太宗和李淳風的這段對話。李淳風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天文學家和占星學家,從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他對三十年後武則天篡唐已有十分準確的預測,還成功地阻止了李世民濫殺無辜,真可謂料事如神、功德無量,至於這段記載是否屬實,還有待歷史學家進行深入的考證。

王皇后與蕭淑妃後宮爭寵

武則天重回宮中漁翁得利

衆所周知,唐太宗在世時武則天已在後宮。武則天祖籍幷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是唐都督武士彠的女兒。武則天在兄妹五人中排行老四。大哥武元慶、二哥武元爽均爲武士彠原配相里氏所生,大姐、自己和妹妹均爲武士彠續配妻子楊夫人所生。唐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14歲的武則天入宮成爲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曾經非常寵愛她,賜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將她冷落一邊,但唐太宗的太子李治卻對她一見鍾情,念念不忘。

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死後,武則天和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感業寺爲尼。同年,唐高宗李治即位,次年,立妃王氏爲王后。

本來,武則天當尼姑後已沒有機會再入宮廷了,但李治後宮的一場鬥爭,使武則天又有機會“重見天日”。當時王皇后無子,李治寵愛蕭淑妃,王皇后十分嫉妒,和蕭淑妃明爭暗鬥。在唐太宗忌日那一天,李治到感業寺上香,偶然遇到了日思夜想的武媚娘,相見時,兩人相對哭泣,難捨難分。王皇后知道這件事後,想出了一個制約蕭淑妃的辦法,她“陰令武氏長髮,勸上內之後宮,欲以間淑妃之寵”。這正是李治求之不得的,他滿心歡喜地把武則天接回後宮。

武則天在唐太宗的後宮中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對服侍皇帝和皇后駕輕就熟,加上她天性“巧慧,多權數”,剛入李治後宮時,“卑辭屈體”服侍王皇后,王皇后自然對她十分喜愛,經常在李治面前稱讚她。沒過多久,武則天被升爲昭儀,成爲李治最寵愛的人。王皇后和蕭淑妃都被冷落。王皇后沒想到“前門驅狼,後門進虎”,又與蕭淑妃站在同一陣線,兩人輪流在李治面前說武則天的壞話,但李治只當耳邊風,他只相信武則天一人。

親手掐死女兒陷害皇后

涉獵文史參與處理政務

隨着地位的變化,武則天的慾望不斷升級,產生了當皇后的念頭。

王皇后雖然失寵,但李治並沒有想廢掉她。心狠手辣的武則天便設局陷害她。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武則天產下長女,王皇后把嬰孩抱在懷裏,愛不釋手,在王皇后出去時,武則天親手把女兒掐死,然後用被子蓋住。這時李治剛好來到,武則天裝作很高興地讓李治看看女兒,她揭開被子,結果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斷了氣的嬰兒,武則天撲上去失聲痛哭。李治問左右:“剛纔誰來過?”左右說:“皇后剛來過。”李治大怒,喊道:“後殺吾女!”王皇后雖知武昭儀陷害自己,但無以自明。這件事發生後,李治下決心廢掉王皇后。

儘管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唐高宗還是在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將王皇后和蕭淑妃貶爲庶人,立武昭儀爲皇后。隨後武則天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殺死了王皇后和蕭淑妃。蕭淑妃臨死前罵道:“阿武妖猾,乃至於此!願它生我爲貓,阿武爲鼠,生生扼其喉。”武則天有點心虛,便下令宮中不準養貓。接着,她又經常夢見王皇后和蕭淑妃披頭散髮、滿身是血的樣子。武則天移居蓬萊宮後,還是經常夢見她們,武則天只好長住洛陽,終身不歸長安。

武則天對那些反對李治立自己爲皇后的人恨之入骨,她採用先易後難的策略,先後罷黜了褚遂良、韓瑗、來濟等大臣,最後除掉了長孫無忌,起用了許敬宗、李義府等親信掌管朝政。

顯慶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患風疾,目不能視,開始讓武后處理部分政務,武后“性明敏,涉獵文史,處事皆稱旨”。此後,唐高宗經常把政務交給武后處理,武后的權力幾乎和皇帝一樣。

利用佛經大造輿論

武則天的權力慾永無止境,她要把所有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史書稱武則天得志之後,“專作威福,上(李治)欲有所爲,動爲後所制,上不勝其忿。”

麟德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和宰相上官儀商議對策,上官儀說:“皇后專恣,海內所不與,請廢之。”唐高宗便命令上官儀起草廢掉武后的詔書。左右見狀,“奔告於後”,武后迅速來到李治面前“自訴”,當時詔書還在李治手裏,還沒發出去。李治一見武后便泄了氣,他怕武后怨恨自己,就說:“我初無此心,皆上官儀教我。”他這樣說上官儀可遭了殃,當年十二月,上官儀和兩個兒子都被武后以謀逆的罪名處死。

從此以後,唐高宗每次臨朝處理政事,武后也在後面垂簾聽政。“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生殺、決於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謂之二聖。”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中宗李顯即位,尊武后爲皇太后。所有政事均由皇太后決定,中宗毫無權力。

嗣聖元年(公元684年),太后廢李顯爲廬陵王,立李旦爲帝,太后臨朝稱制。同年九月,李敬業、魏思溫、駱賓王等人在揚州聚集十萬人馬,發動了一場針對武則天的叛亂,武則天派三十萬大軍迅速平定了叛亂。因顧命大臣裴炎等人勸武則天歸政於皇帝,武則天在平定叛亂期間誅殺了裴炎等人,把朝中的反對派清除出局。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武則天假惺惺地下詔復政於皇帝,李旦知道太后並非誠心,“奉表固讓”,太后再次臨朝稱制。同年三月起,武則天開始獎勵告密,任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索元禮等人,極力打擊反對派,誅殺李唐宗室子孫。與此同時,武則天還造祥瑞,建明堂,爲自己稱帝大造輿論。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東魏國寺僧人法明等撰寫《大雲經》四卷,稱武太后乃“彌勒佛下生,當代唐爲閻浮提主”,武則天在佛經中找到自己稱帝的依據,下制把《大雲經》頒於天下。同年九月,武則天廢睿宗,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爲周,定東都洛陽爲神都。就這樣,武則天以67歲高齡君臨天下,成爲中國歷史唯一正統的女皇帝。

爲立太子左右爲難

武則天稱帝后,一直沒立太子。她把原來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立爲皇嗣,但皇嗣的身份卻不是太子。武則天又立侄子武承嗣爲魏王,武三思爲樑王。武承嗣尤其受武則天器重,官至宰相。按照中國古代“家天下”的傳統,皇權都是在一家一姓中傳遞的。這種繼承方式讓武則天感到左右爲難,如果把皇位傳給兒子,雖然是一家人,但卻不同姓;如果把皇位傳給侄子,雖是同姓,卻不是一家人。

武承嗣和武三思都想當太子,多次找人勸說武則天:“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爲嗣者”。擁護李唐的大臣李昭德說:“陛下身有天下,當傳之子孫爲萬代業,豈得以侄爲嗣乎!自古未聞侄爲天子而爲姑立廟者也!”最受武則天器重的大臣狄仁傑也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爲天子而祔姑於廟者也。”兩種意見針鋒相對,武則天仍然猶豫未決。

一天,武則天做了一個夢,醒來後,她找狄仁傑來,對他說:“朕夢大鸚鵡兩翅皆折,何也?”狄仁傑回答說:“武者,陛下之姓,兩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則兩翼振矣。”武則天覺得狄仁傑的解釋很有道理,“由是無立承嗣、三思之意”,最終立廬陵王李顯爲皇太子。

解決了繼承人的問題之後,武則天已無什麼後顧之憂,開始耽於享樂。武則天晚年寵幸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二人,因自己年老體衰不能上朝親理朝政,便讓二張當助手,張易之、張宗昌趁機插手朝政,勢傾朝野。宰相魏元忠不畏權勢,對張氏兄弟毫不客氣,武則天想提拔張易之的弟弟張昌期爲雍州長史,魏元忠極力阻止,因此張氏兄弟與魏元忠勢同水火。張氏兄弟擔心武則天駕崩後被魏元忠誅殺,便在武則天面前說魏元忠的壞話,貶魏元忠爲高要尉。

張氏兄弟還與其他大臣結怨,引起了政局的動盪,甚至使武則天和兒子的關係也緊張起來,在危急之際,大臣張柬之、崔玄■、敬暉、桓彥範、李多祚等人發動政變,誅殺張氏兄弟,逼武則天退位,迎中宗復位,復國號爲唐。公元705年,武則天去世,終年82歲,遺制說:“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