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神聖羅馬帝國是德國嗎 神聖羅馬帝國起點

神聖羅馬帝國是德國嗎 神聖羅馬帝國起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神聖羅馬帝國,歐洲歷史上的君主制國家,1512年後的全稱叫做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存在時間962年-1806年。

簡介

神聖羅馬帝國(拉丁語:Sacrum Romanum Imperium),1512年以後稱爲日耳曼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拉丁語: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它是一個存在於962年至1806年地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君主制帝國,其版圖以東法蘭克王國爲核心,包括一些周邊地區,在巔峯時期還擁有中法蘭克王國的部分版圖。

962年,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被教皇加冕爲羅馬皇帝。後腓特烈一世改國名爲神聖羅馬帝國。

早期的帝國皇帝擁有實際的權力。但由於1254~1273年大空位時期的混亂,帝國此後逐漸成爲由數百個更小的”親王國、帝國自由城市、主教國、騎士領”等帝國諸侯所組成的徒有國家之名的鬆散聯盟。

1356年,查理四世頒佈金璽詔書,確認皇帝須由七大選帝侯推選。在帝國中後期,奧地利大公國的哈布斯堡王朝通過皇室聯姻和金錢賄賂,長期壟斷神聖羅馬帝國皇位長達400年之久,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也成爲帝國的實際上的首都。

1806年,在拿破崙的勒令下,弗朗茨二世於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尊號,僅保留奧地利帝國皇帝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神聖羅馬帝國是德國嗎 神聖羅馬帝國起點

  神聖羅馬帝國疆域

帝國分治

293年,羅馬帝國皇帝戴克裏先採行四帝共治制,將帝國分爲東西兩半,此後帝國分分合合。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位兒子,從此分裂爲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首都在拉文納,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

但東、西羅馬帝國彼此並非敵對關係,反而在很多方面密切合作。此後幾十年間,羅馬城多次被西哥特王國的亞拉里克一世和汪達爾人攻佔和血洗,西羅馬帝國的實力和威嚴一落千丈。

476年,末任羅馬皇帝遭奧多亞塞廢黜,後者向東羅馬帝國發出詔書,宣佈西羅馬帝國不會再有皇帝。而東羅馬帝國卻得以保留,即後來史稱的“拜占庭帝國”。

查理曼帝國

西羅馬帝國雖然於476年瓦解,其皇帝被西哥特人廢黜。然而羅馬人在巴黎地區的統治一直持續到486年。法蘭克人首領克洛維擊敗當地羅馬人,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其後法蘭克王國不斷髮展壯大,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統治之下王國達到鼎盛,征服國土範圍到今法國、德國、荷蘭、瑞士、北意大利、波希米亞、奧地利西部、伊比利亞半島東北角的領土。

800年聖誕節,查理曼在羅馬參加彌撒時被教皇利奧三世加冕爲“羅馬人的皇帝”,整個法蘭克王國也被稱爲法蘭克帝國,又名查理曼帝國。西羅馬帝國就此以皇位轉移至法蘭克帝國的形式復辟。

840年,查理曼之子路易一世去世,他的帝國也隨之分崩離析。843年,路易一世的三個兒子訂立凡爾登條約,分全國爲三部分。其中查理大帝的長孫洛泰爾一世(795年—855年)承襲法蘭克皇帝稱號,並領有自萊茵河下游以南、經羅納河流域,意大利中部地區的疆域,爲中法蘭克王國。而他的弟弟路易(804年—876年),被稱爲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萊茵河以東地區,爲東法蘭克王國。另一個弟弟禿頭查理則領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區,爲西法蘭克王國。

870年,東法蘭克國王日耳曼人路易和西法蘭克國王禿頭查理簽訂墨爾森條約,瓜分了中法蘭克王國。

歷史沿革

奧托王朝

大約在900年,東法蘭克王國地方勢力崛起,形成了分別以四大日耳曼部落爲母體的四大公國,它們是:薩克森(薩克森人)、法蘭克尼亞(老法蘭克人)、士瓦本(阿勒曼尼人)和巴伐利亞(巴伐利亞人)。

911年,東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最後一位國王孩童路易去世,但王國貴族沒有選擇西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家族成員作爲下一任國王,而是選舉法蘭克尼亞公爵康拉德爲新一任國王。康拉德臨終之時,指定宿敵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爲繼任者。936年,亨利指定的繼承人奧托一世於936年被選爲東法蘭克國王。他平定了一系列由其長兄和一些公爵發動的叛亂。在那之後,成功地掌握了公爵的任免權,並常常任命主教來管理行政事務。

951年,奧托一世幫助一位意大利的寡婦王后阿德萊德擊敗了她的敵人,並迎娶後者控制了意大利地區。

955年,奧托一世在對陣馬札爾人的列希菲德戰役中贏得了一場決定性的勝利。

962年,東法蘭克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爲“羅馬人的皇帝”,此爲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開端。

1024年,奧托王朝的皇帝亨利二世去世後無嗣,王朝終結。

法蘭克尼亞王朝

1024年,來自法蘭克尼亞的康拉德二世當選爲東法蘭克國王,並於1027年加冕爲“羅馬人的皇帝”。

王朝統治期間,皇帝同羅馬教皇發生敘任權鬥爭。中世紀早期至中期,日耳曼貴族普遍缺乏文化教養,因此無法提供高效的行政管理,因此歷代君王常常僱傭諳熟古羅馬法制的天主教主教管理行政事務,也因此,君王經常決定進入教會任職的人選。在克呂尼改革初期,羅馬教廷愈發認爲此種行爲是一種不妥當的越權。教宗額我略七世決心反對此類行爲,於是引發與皇帝亨利四世的主教敘任權之爭,後者反對教宗的干涉並勸說主教把教宗罷黜。教宗反擊,也對亨利四世處以破門律,開除教籍,宣佈廢黜國王並解除亨利的忠誠宣誓。得知亨利四世被絕罰,爲了爭取更大權力的帝國諸侯們便選出另一位皇帝:施瓦本的魯道夫。亨利四世發現自己在政治上孤立無援,只好強迫自己於1077年進行著名的卡諾莎之行,並以揹負恥辱的代價使自己恢復教籍。在恢復教藉後,亨利四世成功擊敗對立國王,更一度將教皇逼上絕路,但最後又遭遇更多的起義、再度被開除教籍,甚至是他自己兒子發動的叛亂等劫難。

1122年,亨利四世之子亨利五世成功與教宗和主教們達成《沃爾姆斯宗教協定》。帝國的政治權力被保留,但這次衝突顯示所有統治者的權力都有限制,尤其是有關教會的,並取消皇帝此前享有的聖人身份。教宗和諸侯們自此在帝國的政治體系中佔據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這段期間,“羅馬人的國王”取代了”東法蘭克國王“,首次成爲未加冕的皇帝當選者的稱號:這是年值沖齡登基爲王的亨利四世對教宗額我略七世的迴應,後者企圖通過稱呼幼王爲“德意志國王”或“條頓人的國王”來否定未加冕爲皇帝的國王統治的羅馬性與普世性,以此確立教廷對帝國的優越性。

1125年末代君主亨利五世去世後無嗣,王朝終結。

神聖羅馬帝國是德國嗎 神聖羅馬帝國起點 第2張

  卡諾莎之行

霍亨斯陶芬王朝

1125年亨利五世死亡後,同奧托王朝和法蘭克尼亞王朝一樣,帝國諸侯們並沒有選擇前任皇帝的血親,而是選擇了洛泰爾二世,一位影響力頗大的薩克森公爵。

1138年洛泰爾二世去世,帝國諸侯們故技重施,沒有選擇洛泰爾偏愛的繼承人——他的女婿韋爾夫家族的“驕傲者”亨利,而是選擇了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康拉德三世。

此事引發了兩家族長達一個多世紀,幾乎貫穿整個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衝突,以致後來教宗成爲反皇帝派的領袖後,反皇帝派仍被稱爲“歸爾甫派”(意大利語的“韋爾夫派”)。衝突期間康拉德三世剝奪了韋爾夫家族的財產,不過在1152年他死後,他的侄子“紅鬍子”腓特烈一世繼位後與韋爾夫家族握手言和,返還了他的表親”驕傲者”亨利之子獅子亨利的財產,雖然數量已少於往日。

腓特烈一世在其統治期間的一個重要舉措是通過立法試圖進一步確立中央集權。此舉一方面是要廢除衆多諸侯的私人封地,另一方面也試圖將皇帝的臣子們歸於同一個合法的司法和公訴體系之下。

1155年,腓特烈加冕爲皇帝時,他強調帝國的“羅馬性”,此舉部分是爲證明皇權獨立於教權的合法性。1157年,腓特烈將帝國稱呼加上了”神聖“的前綴。

1158年,腓特烈在隆卡格里亞召開的帝國大會上,根據東羅馬帝國的《民法大全》再次聲明皇帝的各項權利。皇權自主教敘任權之爭以來一直僅僅被當作是日耳曼封建王權的同義詞,不過在隆卡格里亞首次以成文法形式確立爲“天賦的普遍權力”,這一廣泛的權力範圍包括築路、制定關稅、鑄幣、懲罰性收費和公職人員的任免,而這些權力可以明確地在羅馬法律中找到根源。此舉意義深遠,因爲導致了皇帝與諸侯以及教宗的進一步對立,爲後來的大空位時代埋下了伏筆。

腓特烈的政策主要針對意大利,他在北意大利與一些日益富裕和獨立的城市發生衝突,尤其是米蘭。他也由於支持一位少數派候選人反對教宗亞歷山大三世而捲入與羅馬教廷的衝突。在1177年腓特烈與教宗握手言和之前,支持一系列對立教宗。他多次在帝國諸侯面前保護韋爾夫家族的獅子亨利,不過亨利對腓特烈政策的支持並不強烈。在意大利戰爭進入到危機時刻時,亨利拒絕皇帝的軍事支援請求。因此當腓特烈回到國內時,他憤怒地對亨利提起訴訟,沒收了亨利除不倫瑞克-呂訥堡以外的所有領地,並將其持有的薩克森公爵與巴伐利亞公爵的頭銜分別轉封給阿斯坎尼的伯恩哈德和維特爾斯巴赫的“紅頭”奧托。

1190年,腓特烈參加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並死於小亞細亞。在他的繼承人亨利六世統治期間,王朝統治達到巔峯。亨利通過聯姻將諾曼人的西西里王國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俘虜英格蘭國王獅心理查,並在1197年去世前試圖建立世襲制。在他死後,由於其子施瓦本的腓力雖已加冕爲羅馬國王但尚未成年,帝國諸侯還是決定另外選擇一位成年的羅馬國王,於是出現了“紅鬍子”腓特烈的幼子和獅子亨利的兒子不倫瑞克的奧托兩位羅馬國王爭奪帝位的局面。

1208年,腓力在一場爭吵中被謀殺,韋爾夫家族的奧托贏得了短暫的勝利,直到他也開始宣稱西西里的王位。教宗意諾增爵三世懼怕帝國和西西里的威脅,於是支持自己的教子,西西里國王腓特烈二世,那個10年前被排除出帝位繼承的亨利六世之子,進軍帝國併成功擊敗了韋爾夫家族的奧托。雖然這位腓特烈在出徵帝國之前將西西里王位傳給他的兒子亨利,但在他勝利之後,腓特烈並沒有履行他保持兩個國家分離的諾言,仍舊保留自己對西西里的實際控制權。

這一局面一直持續到1220年西西里國王腓特烈加冕爲皇帝。教宗懼怕腓特烈的力量,最終對他施以絕罰。另一方面,腓特烈曾承諾發動十字軍東征,但卻一再推遲。他雖被開除教籍,還是在1228年領導了十字軍東征,這次東征結束於一系列談判並使耶路撒冷王國短暫復國。腓特烈憑藉此次東征的勝利與西西里的優秀反擊恢復了自己的教藉,但仍然無法阻止帝國皇帝與教宗的衝突日益加劇,其結果就是,腓特烈所信賴的長子亨利在教宗的支持下於1234年發動了對父皇的叛亂,而1247年腓特烈死後,帝國諸侯又在教宗的支持下選出了一位對立國王威廉。

神聖羅馬帝國是德國嗎 神聖羅馬帝國起點 第3張

  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二世的統治期是帝國中央集權瓦解的開始。當他專注於將西西里建立成一箇中央集權國家時,他大部分時間都不在帝國的東法蘭克地區,這使得當地諸侯獲得了廣泛的特權:在1220年的《神聖諸侯契約》中,腓特烈下放很多權力給主教,如制定關稅、鑄幣和設防。在1232年的《世俗諸候法案》中又將大部分上述特權分給了世俗地區。雖然事先這些特權很多都已經存在。1232年的《世俗諸候法案》中更首次將東法蘭克地區的諸侯們稱爲”Domini Terræ“,即他們領地的主人,這也是政治術語一次非凡的進步。

另外,爲了拉攏波希米亞公爵普熱米斯爾·奧托卡一世這個重要諸侯和作爲支持腓特烈成爲皇帝的回報,腓特烈在1212年頒佈西西里金璽詔書,將波西米亞公爵晉升爲王爵。從此,波希米亞國王除了參與帝國會議之外的所有義務皆被豁免。

腓特烈希望通過這類廣泛的特權授予來拉攏帝國諸侯們,以使在他專注於意大利事務期間,諸侯們能幫他維持好阿爾卑斯山以北的秩序。事實上這類政策至少在腓特烈在位期間有一定成效:1234年的亨利叛亂之際,在紅鬍子時期一直給皇帝添堵的帝國諸侯們這次都堅定地站在皇帝一方,而使叛亂在半年內便被平定。

1250年,腓特烈二世死亡。同1197年所發生的事一樣,腓特烈二世之子康拉德四世和另一位由帝國諸侯擁立的羅馬國王荷蘭的威廉圍繞着帝位再次產生鬥爭。1254年,康拉德四世死後帝國進入大空位時期。

王朝統治期間,一個重大變化是帝國諸侯們成功且和平地推動着向東方土地定居的進程,此前這裏不是由西斯拉夫人定居就是無人居住,於是這些土地逐漸的日耳曼化。憑藉定居地的東擴,也由於本地斯拉夫統治者與日耳曼人的通婚,帝國的影響力不斷上升,最終到達了波美拉尼亞和西里西亞。同時,條頓騎士團在1226年被馬佐夫舍公爵康拉德邀請到普魯士來促使普魯士人的基督教化,然而條頓騎士團和他的繼承者普魯士王國從來就不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儘管後來普魯士國王以勃蘭登堡藩侯的身份參與帝國政治。

另一個變化是新式城市體系”帝國自由城市“的建立。這一體系的形成一部分是由於人口劇增,同時也是爲將經濟發展重心放在重點地區,在以前城市只形成於古羅馬的地基或主教轄區。包括弗萊堡在內的一些城市建立於12世紀,一定程度上成爲很多後世城市的經濟發展模板,如慕尼黑。

大空位時期

1254年,康拉德四世死後大空位時期開始。1257年,荷蘭的威廉死後,歸爾甫派(反霍亨施陶芬派)支持的康沃爾的理查和卡斯提爾國王阿方索十世展開了皇位爭奪,後者因擁有霍亨施陶芬家族的母系血脈而被吉伯林派(霍亨斯陶芬派)承認,但是從未踏上過帝國的土地。1273年康沃爾的理查死後,大空位時期以哈布斯堡的魯道夫一世被一致承認而結束,他是一位未成年的前霍亨斯陶芬家族旁系成員。

在大空位時期,沒有一位皇帝能得到普遍的認可,而諸侯們就此得以鞏固他們的基礎,甚至變爲更加獨立的統治者。各諸侯國、騎士領和自由城市之間的紛爭和內訌連綿不斷。由於缺乏強大的帝國王室領地作爲稅收來源和王權擴張的基礎,皇帝逐漸對其直轄領地外的封建諸侯喪失管轄權,帝位只能靠家族力量以政治手段和聯姻取得帝位。帝國開始從集權帝國向徒有國家之名的鬆散的政治聯盟轉變。

哈布斯堡王朝

對於當時的帝國諸侯而言,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可謂理想的傀儡:空有輝煌的家世(腓特烈二世的教子、霍亨施陶芬家族的母系血脈),卻年老(即位時55歲)力弱(當時哈布斯堡家族只在上勃艮第地區有零散的領地)。然而他們都低估這位伏櫪老驥的雄才大略。1276年,魯道夫一世以違反小特權爲由,向擅自吞併巴本堡領地的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宣戰,最終在兩年後於杜恩克魯特戰役擊殺對手,成功將地域廣大的奧地利地區變成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襲領土,從而一躍成爲與波希米亞國王不分伯仲的帝國諸侯。

此後,帝國皇冠就幾乎一直在波希米亞國王(主要出身盧森堡家族)和奧地利大公(哈布斯堡家族)手中流轉,直到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波希米亞與匈牙利國王斐迪南一世,從他的兄長皇帝兼奧地利大公卡爾五世手中接過帝國皇冠和奧地利大公頭銜。從此以後,兼任了奧地利大公和波希米亞國王的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及其分支哈布斯堡·洛林家族,則一直壟斷帝國皇位直至帝國覆亡。

然而在這個時期,哈布斯堡王朝雖說已經擁有相對於單一諸侯的強大實力和廣大的世襲領地,但王朝的強盛卻與帝國衰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皇帝只要試圖褫奪諸侯的特權就會面臨聯合對抗的諸侯聯盟,帝國的集權化道路至此已是舉步維艱。

魯道夫一世將奧地利納入家族領地的行徑遭到諸侯們的一致反感,以至於其駕崩之後,當選爲羅馬國王的不是哈布斯堡的阿爾布雷希特,而是拿騷的阿道夫,而拿騷家族則因爲同樣的原因而被哈布斯堡家族重奪王冠;

查理四世雖說控制了波希米亞、上薩克森、勃蘭登堡等廣大領土,可他能做到的只是頒佈金璽詔書,確認諸侯的特權,以防止對立皇帝的出現和內戰的爆發;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帝國改革可謂走得最遠,但也僅僅是通過帝國議會與封建軍制的改革、帝國統治院和帝國行政圈的設立,以產生一個由貴族所治,爲貴族所服中央政府,而這個脆弱的中央政府在後來的宗教改革中被攪的支離破碎;

卡爾五世,這個因爲西班牙和勃艮第文化背景而始終得不到帝國諸侯擁戴的虔誠天主教徒,最終深陷宗教紛爭的泥潭,黯然讓位於胞弟費迪南一世。

同樣是在這一時期,帝國所轄各區域開始轉型爲現代國家的前身。這一進程隨着地域的不同區別很大,發展最快的地區很大程度上與古代日耳曼部落的區域重合。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期帝國開始與日耳曼地域國家產生等價關係:腓特烈三世首次在國號上加上“日耳曼民族的”(Nationis Germanicæ)的修飾語,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則在首次在禮儀頭銜中加上“日耳曼尼亞國王”(Germaniae Rex),而傳統上表達對日耳曼尼亞治權的頭銜是責實不明的“羅馬人民的國王”(Romanorum Rex)。

此外,帝國欠缺公認的世襲繼承法,1356年,查理四世頒佈金璽詔書,確認皇帝須由七大選帝侯推選。因此一旦皇帝去世,往往造成各選帝侯繼任皇帝的紛爭,因而導致帝國的內戰和陷入無政府狀態。繼位的皇帝必須以武力、金錢或是聯姻來想辦法贏得多數諸侯的擁戴。儘管如此,哈布斯堡王朝還是一直壟斷帝國皇位直至帝國覆亡。

三十年戰爭

1618年三十年戰爭爆發前,當時帝國境內有大大小小的390個諸侯領地,如諸侯國、自由城市、騎士領等。帝國境內的諸侯各自爲政,他們的領地有如一個個獨立的國家。然而,由於對哈布斯堡王朝在帝國內部重振皇權政策的反感,以及因爲宗教改革造成的新教諸候對天主教皇帝的敵視,最終引發了三十年戰爭。

三十年戰爭和結束時所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使得帝國諸侯可享有完全自主權。這使得皇權進一步的被削弱。到了18世紀,經歷了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七年戰爭等等內戰,皇帝徹底成了徒具虛名的榮譽頭銜,而世人對皇帝的印象,更多地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族長與奧地利的統治者,而非帝國的最高君主。而另一方面,漢諾威、薩克森、巴伐利亞等幾個世俗選帝侯也逐漸成爲歐洲政壇上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中,由勃蘭登藩侯發展而來的普魯士王國更是躋身歐陸列強之列,與皇帝展開了持久的鬥爭。至此,帝國已經徒具虛名。法國著名啓蒙思想哲學家伏爾泰曾有如下評價此時的帝國:“既不神聖,也無羅馬,更非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是德國嗎 神聖羅馬帝國起點 第4張

  三十年戰爭

帝國滅亡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的妹妹,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被法國共和政府處決,再加上“公平、自由、博愛”大革命思潮的擴散,利奧波德二世極力聯合歐洲各國君主,以武力保衛法國的君主制。

1792年,利奧波德二世正式與普魯士締結同盟,準備以武力干涉法國。但他卻在這時突然死亡。不過他的兒子,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繼續了他的政策,更於次年與普魯士、薩丁尼亞、英國、荷蘭和西班牙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這個聯盟在1797年,因聯軍被拿破崙所率領的法國意大利方面軍打敗,被迫議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歐洲列強趁法軍猛將拿破崙的軍隊被困埃及的契機,再次發起反法戰爭。這次帝國聯同英國、土耳其、俄羅斯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崙隻身返國,發動霧月政變並取得法國軍政大權,成爲法國第一執政。此後拿破崙親自指揮意大利方面軍,回頭對付反法各國,於1800年打敗聯軍,帝國不得不與拿破崙議和,解散反法同盟。而拿破崙在政變結束後三週發表的公告中,宣佈“大革命已經結束”,令歐洲列強稍微安心,再加上他們的實力受損,因而暫時放棄反法的行動。但拿破崙的野心令歐洲在幾年後再起干戈。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稱帝。皇帝弗朗茨二世見到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崛起加劇了德國諸城邦的分化,擔心法國再次擴張,與帝國抗衡。因此,他決定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國在俄軍支援下入侵法國盟國巴伐利亞。而那不勒斯則和帝國軍一道進攻拿破崙在意大利的盟國。不過拿破崙迅速做出反應,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12月2日,法、俄、神聖羅馬三國在奧斯特利茨進行了一場“三皇會戰”。拿破崙最後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哈布斯堡領地摩拉維亞,更將帝國軍趕出意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援軍。

同年12月16日,法國和帝國最終簽訂《普雷斯堡和約》。和約簽訂後,拿破崙決定成立以自己爲護國公的萊茵邦聯,以整固拿破崙帝國東方的盟友。

1806年,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成員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脫離帝國加入了萊茵邦聯。與此同時,爲了吸引更多國家加入邦聯,拿破崙決定親手終結神聖羅馬帝國。因此他對皇帝弗朗茨二世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羅馬人民的國王的稱號。

1806年8月6日,弗朗茨二世放棄神聖羅馬皇帝的帝號,僅保留奧地利帝國的帝號。神聖羅馬帝國就此滅亡。

神聖羅馬帝國是德國嗎 神聖羅馬帝國起點 第5張

  拿破崙·波拿巴

後繼者

奧地利共和國視神聖羅馬帝國爲歷史前身。捷克共和國視神聖羅馬帝國爲其前身波希米亞王國的歷史中一個不可替代的成分。

帝國相關

國徽

神聖羅馬帝國國徽是頭頂皇冠的雙頭鷹圖案。

雙頭鷹圖案是沿襲古羅馬帝國圖騰,意即帝國是古羅馬的正統繼承者。中間的耶穌受難圖則表明帝國神聖性,帝國皇帝即是羅馬天主教會和整個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保護者。雙頭鷹翅膀上則繪上七大選帝侯國和帝國各大諸侯的旗幟,代表帝國的普世性和廣大疆域。

神聖羅馬帝國是德國嗎 神聖羅馬帝國起點 第6張

  神聖羅馬帝國皇冠

國歌

《天佑吾皇弗朗茨》(德語:Gott erhalte Franz den Kaiser),又稱帝皇頌(Österreichische

Kaiserhymne)是神聖羅馬帝國(1797~1806年)、奧地利帝國(1804~1867)及奧匈帝國(1867~1918)的國歌。

作曲者約瑟夫·海頓,作詞者Lorenz Leopold Haschka。首演於1797年2月12日,這一天是神聖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誕辰。這首歌的曲調也被德國國歌《德意志之歌》使用。

版圖

帝國版圖以東法蘭克王國爲核心。極盛時期的疆域大致相當於現代的德國、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瑞士、盧森堡和列支敦士登全境,丹麥、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大部,法國東部、波蘭西部和意大利北部。橫跨阿爾卑斯山南北。

神聖羅馬帝國是德國嗎 神聖羅馬帝國起點 第7張

  神聖羅馬帝國版圖

首都

帝國首都先後爲:馬格德堡(奧托王朝)、施派爾(薩利安王朝)、布拉格(盧森堡王朝)與維也納(哈布斯堡王朝),這是因爲皇帝並非世襲。除此以外還有一些重要城市,如亞琛(皇帝加冕地)、雷根斯堡(帝國議會所在地)與紐倫堡(皇室寶物保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