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神曲但丁 神曲地獄篇

神曲但丁 神曲地獄篇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神曲,別名神聖的喜劇,意大利語:Divina Commedia,作者是著名意大利詩人但丁·阿利蓋利,文學體裁是長詩,創作年代是1307年-1321年,全詩一共分爲三個部分,及地獄,煉獄和天堂。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歷史序幕是但丁拉開的,賦予他勇氣和決心的是他對人生的透徹深思,這深思的底蘊便凝定在他的劃時代的著作《神曲》中。《神曲》記述的其實是人生的“心靈”之遊,是以象徵的方式探索了人生的深邃與複雜。關於《神曲》,評論家關注最多的是人文主義思想萌芽,而對貫注其中的“超越”主題卻往往忽略。其實《神曲》的超越主題既蘊涵着人文精神又與神學思想密不可分,是立足於宗教又超宗教的人的自由意志的深切表達。

誠然,但丁可被稱爲人文主義的先驅———“新時代最初一位詩人”,因爲,他的創作中表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傾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同時是“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而且,從延續的歷史的辯證眼光看,這“新時代”與“舊時代”並未斷裂,它只能是新舊轉換過程中的一種社會形態。因此,《神曲》寫作中不可避免地帶有多元二重性,具體分析如下:

神曲但丁 神曲地獄篇

  但丁和他的神曲

一、理性與信仰的二重性

在《神曲》的心靈之遊中,理性的代表就是古羅馬詩人、異教文化的代表維吉爾。維吉爾引導但丁遊歷了象徵人之墮落與痛苦的地獄。他要人相信,如果人不克服心靈的惰性,不依照理性的適度合意法則,只一任慾念、野心、逸樂的放縱而迷失心性,那將是何等的悲慘可怖。

但丁的理性原則,蘊含了兩個層次的人生價值尺度。一是依據理性低於信仰的基本原則,建構了相應的、作爲靈魂歸宿的地獄,而後將天堂留給了更高遠的信仰。二是依據理性原則中的倫理規定,判定了靈魂在地獄裏的待遇及其受懲罰的方式和程度,這纔有了另外的希臘英雄如阿喀琉斯、伊阿宋、俄底修斯等在地獄中受苦的依據,也纔有保羅和弗蘭採斯卡在地獄裏受苦的理由。

綜上,二重性之於理性和信仰,包孕着人生永恆的矛盾與困惑,包孕着但丁對這種矛盾與困惑的深邃思考和探索。但丁《神曲》的反中世紀宗教的戰鬥精神,也並不僅僅是將貪婪、淫亂的封建貴族和宗教教皇等打入下層地獄受苦。更重要的是,但丁將中世紀封建主強行劫掠並壟斷的生命追求以上帝的名義還給了每一個人,並作爲他們必須履行的神聖天職,並且將中世紀教會所扭曲變形的基督教精神信仰還原爲以善與愛爲核心的人生觀,並重歸它在人類歷史文化框架中的價值理性位置,從而奏響了宗教改革的序曲。

神曲但丁 神曲地獄篇 第2張

  《但丁與貝特麗絲邂逅》

 二、神學思想與人文精神的二重性

作為新舊交替時期的詩人,但丁不可能不接受中世紀文化的洗禮,《神曲》的形式不可避免地帶有舊的中世紀文學的形式,但《神曲》中表現出的深刻批判精神和新思想的萌芽,則使詩人成爲文藝復興新時期既將到來的預言者。但丁說:《神曲》“僅從字面意義論,全部作品的主題是‘亡靈的境遇但是如果從寓言意義看,則其主題是人。”可見,《神曲》宗教超越主題是人的超越。但這種說法受到人們的質疑。我們知道,中世紀的天主教,極端排斥異端思想,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進行殘酷統治,是導致西歐長達一千年野蠻狀態即“黑暗的中世紀”的罪魁禍首,這種落後乃至反動的文化形態決不可能爲偉大的《神曲》提供真正的思想營養。正因爲如此,有學者認爲但丁的《神曲》是利用天主教合法的外衣,從古希臘文明中汲取“人學”營養,來否定天主教的以神爲本的。

對於這種解讀,是缺乏一定歷史眼光的。這不僅無法理解“基督教在塑造西方文化的傳統和價值方面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也無法理解路德、加爾文的宗教改革推動人文主義思想和資產階級精神生成的歷史意義,更無法理解天主教思想作爲西方人普遍的文化心態和人生信條的原因。

天主教一直存在着兩種傾向:一種是進步傾向,“在強調上帝權威的同時,更強調的是從人出發,即通過肯定人所獨有的理性和信仰的能力,通過肯定人自身固有的追求至高精神的行爲,來實現地上的天國與神學天國的溝通和和諧關係的達成。”另一種則是落後乃至反動傾向,“強調人絕對遵守神的戒律和信條,通過剋制自己的欲求來獲得神的天國拯救。”前者的思想模式主要體現在中世紀偉大的宗教文化學者、進步的神學思想家以及中世紀偉大的神學科學家的神學著述中,反映着真正的歷史文化精神的發展歷程;後者主要體現在現世的封建教會和反動的僧侶們爲維護自己的反動統治對人們的思想欲求加以控制的企圖上,是赤裸裸的禁慾主義和矇昧主義。”

綜上,二重性之於神學思想和人文精神,都具有不可分割性。我們需要認識到《神曲》宗教超越主題不能脫離天主教的基本內容,只不過是“天主教其表,神學進步精神其裏”。也就是說,《神曲》的心路歷程不僅循着天主教神學境界的軌跡,而且也體現天主教的進步精神。這就是在神的前提下肯定人,神的背後是大寫的“人”。正如但丁在《饗宴》裏說:“人的高貴,就其許許多多成果而言,超過了天使的高貴,雖然天使的高貴,就其統一性而言,是更神聖的。”

神曲但丁 神曲地獄篇 第3張

  但丁神曲煉獄圖

但丁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也是一位偉大的天主教神學家;不僅是一位文學創新家,也是一位宗教改革家。他總是站在天主教的進步立場上,用卓越的藝術家的眼光來審視和批判社會現實的,用精湛的藝術之筆來描繪和探討人生、理性、歷史、文化等諸多問題。他的個人人生就在一種二重性環境成長起來,因而作品也不斷表露出這種現象。《神曲》以其蘊涵深刻的主題及超越思想鮮明的二重性精彩演繹了一個精神自由世界。儘管《神曲》有一種博大、莊重的藝術風格,也無法改變天堂的描寫遜色於地獄的事實。這實際上來自於作者對精神自由世界的困惑,也來源於作者對二元主題的模糊認知。自由究竟是彼岸世界的自在之物,還是自我內心的意念產物,我想,但丁本人也不一定完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