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埴輪土偶 埴輪怎麼讀

埴輪土偶 埴輪怎麼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埴輪,是日本古墳頂部和墳丘四周排列的素陶器的總稱。

概要

埴輪大概在3世紀中後期到6世紀中後期被製造,和前方後圓墓同時消失。埴輪大部分均爲中空。製作方法爲先用粘土做成細泥條,盤起來後進行造型。部分埴輪爲分別燒製的部件組合而成。也有部分埴輪是先做出框架後貼上粘土片而製成。沒有使用模具製成的埴輪。埴輪通常會塗以紅色塗料,在畿內幾乎完全沒有使用紅色以外的顏色的埴輪,但是在關東地區則出土了被塗以各種各樣顏色的造型埴輪。

埴輪可以大致上可以分爲圓筒埴輪和造型埴輪兩類。而造型埴輪又可以大致分爲屋型埴輪,器物埴輪,動物埴輪和人物埴輪四種。通過對造型埴輪的研究,可以復原古墳時期的衣服,髮型,武器,農具以及建築等的式樣。

起源

埴輪由彌生時代末期吉備地區的酋長墓穴中出土的特殊形制的臺型陶器和壺型陶器發展而來。

大致在3世紀中葉到後葉時期的前方後圓墳中出土了最古老的圓筒埴輪,都月型圓筒埴輪。這種埴輪分佈於備中到近江一帶。都月型埴輪和在前方後圓墳中發現的最古老的陪葬品三角緣神獸鏡只在兵庫縣御津町的古墳權現山51號墳中同時出土過。

前方後圓墳的出現被認爲是大和王權的建立的標誌,而在前方後圓墳中出現了宮山型的特殊形制的臺型器和壺型器,被認爲是大和王權是由吉備地區酋長建立的證據,即吉備勢力東遷說。

《日本書紀》中垂仁紀記敘,野見宿彌提議在日葉酢媛命的陵墓中使用土製的人馬來代替殉葬者,由此產生了埴輪。然而經過現代考古學的研究,已經明確了埴輪的演變過程,故而推翻了《日本書紀》中的記載。

埴輪土偶 埴輪怎麼讀

變遷

在古墳時代前期剛開始時(3世紀中葉到後葉),發現了圓筒形以及壺型和稍後的如同在臺型器上放置壺一樣的桔梗型埴輪。這些筒形埴輪由單純的放置於地面上逐漸變爲將根部埋於地下的形式。該類埴輪隨着前方後圓墳的流行而遍佈日本全國。

古墳時代前期前葉,與圓筒型埴輪相異的屋形埴輪,以華蓋形埴輪和盾形埴輪等爲代表的器物埴輪,以雞形埴輪爲代表的形象埴輪開始出現。關於剛出現時的形象埴輪組合形式以及製作地點等尚有許多問題未能解答。在此之後,在墓頂的屋型埴輪周圍放置器物埴輪,然後再圍以圓筒埴輪的豪華配置在四世紀後期較早階段成爲固定形式。此時使用的圓筒埴輪會在身體兩邊貼上鰭狀物,也就是帶鰭圓筒埴輪。

從古墳時期中期中葉(5世紀中)開始,以巫女爲代表的人形埴輪和馬,犬之類的動物埴輪開始出現。埴輪的擺列方式也開始出現變化,器物埴輪和屋形埴輪的外側被擺放成方形的配列,當然也仍然存在省略方形列的例子。而帶鰭圓筒型埴輪的鰭部開始被過度修飾,屋形埴輪的頂部變得不成比例的巨大。

自古墳時代後期(6世紀中期)開始,畿內的埴輪製造開始逐漸消失。但是在關東地區埴輪的生產仍然繼續着。位於埼玉縣鴻巢市的生出冢遺蹟被認爲是當時東日本地區最大的埴輪生產遺址。

 意義

本來出現于吉備地區的特殊形制臺型陶器和壺型陶器是作爲墳頂上進行葬禮儀式的器具來使用,而在古墳上使用的圓筒型埴輪則被認爲同時具有標劃墳丘重要區域的作用。

屋形埴輪則被認爲是死者靈魂生活的房屋,或是死者生前居住房屋的象徵。該類埴輪通常被擺放在埋葬區域的正上方或是墳丘上方。

器物埴輪中,華蓋形埴輪表達了高貴的身份,而武器與盾牌等武器形埴輪則從其現實中的攻擊與防禦職能裏引申出防止惡靈與災禍侵入的作用。

人形埴輪與動物形埴輪則因其常以起成行列的多個擺放模式推斷,可能是表現葬禮儀式,或者是其生前祭典的重現。這類埴輪表現了古墳時代的祭祀形式以及當時人們的生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