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秦國十分重視爵位,沒有軍功的嫪毐是如何封侯的?

秦國十分重視爵位,沒有軍功的嫪毐是如何封侯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嫪毐,戰國末期秦國歷史人物,秦始皇之母趙姬的男寵,被封爲長信侯,權傾一時。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秦國是一個特別重視爵位的國家。

商鞅變法明確規定,爵位的授予,必須根據軍功,或者是與軍功相應的功勞。任何人,包括王室成員,沒有軍功皆不得授予爵位。

秦國的爵位共計二十級,侯爵是最高一級。被授予侯爵的有功之人,除了享受巨大的特權外,還要授予領地,建立屬於自己的封國。在秦國的歷史上,被授予侯爵的人極少,並且都有記錄,且要說明封侯的理由。

關於秦國封侯之難,可以舉一個例子。秦始皇統一天下最大的功臣當屬老將王翦。但作爲常年統軍出征的秦國大將,王翦在攻滅趙國、燕國,戰功累累的情況下,都沒能封侯,直到統帥六十萬大軍滅掉楚國後,秦王嬴政才授予他侯爵。

跟最大功臣王翦比,嫪毐不過是上不了檯面的“大陰人”、趙太后的面首,他究竟何德何能,居然就輕鬆封了長信侯?

秦國十分重視爵位,沒有軍功的嫪毐是如何封侯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來聊聊嫪毐這個人。

千百年來,一提起嫪毐這個人,大家都覺得此人就是隱藏在深宮中的齷齪醜類,憑藉器大俘獲了趙太后的絕愛,幹了許多找死、見不得人的囂張惡事。

其實,這種看法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真實的嫪毐沒有這麼扭曲,也沒有這麼臉譜化。

實際上,戰國秦漢時期,守寡的太后、公主蓄養面首,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只要不是大肆宣揚,朝堂上下都是理解的,心照不宣的。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太后與西北的義渠王私通,而且還生了兩個兒子,在當時,這幾乎是公開的祕密,沒人因此來詆譭宣太后,醜化義渠王。到了漢代,更是如此,漢昭帝的姐姐養面首,公開稱面首爲丁外人,漢昭帝甚至還專門下詔,爲姐姐行樂提供方便。

所以說,趙太后跟嫪毐的那檔子事,在當時並非是見不得人的醜事,真實的嫪毐也遠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時刻藏在深宮中,生怕叫人發現他是個假太監。

秦國十分重視爵位,沒有軍功的嫪毐是如何封侯的? 第2張

《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嫪毐常從,賞賜甚厚,事皆決於嫪毐。嫪毐家僮數千人,諸客求宦爲嫪毐舍人千餘人。”

這就是說,嫪毐平常根本不是隱藏在趙太后的深宮中,他是堂堂正正地住在自己的豪宅府邸中,使喚着數千人奴僕。他也絕非自卑見不得人,而是大開府邸,公開招攬各國遊士,很有一些戰國四公子的風采。

最關鍵的,趙太后大事小事都交給嫪毐裁決處理,這說明嫪毐在趙太后那裏,並非單純的消遣玩物,而是趙太后頗爲倚重的臂膀。

秦國有一點與後世的朝代有所不同,太后主政,外戚擅權,自宣太后以來,這是傳統,不是忌諱。嬴政即位尚未親政前,大秦的朝政就是由太后把持的,而且不是一位,而是三位,一位是華陽太后(嬴政的養祖母,也可看成是政治祖母,嬴政他爹能上位,依靠的就是華陽太后的支持),一位是夏太后(嬴政的親祖母),一位是趙太后(嬴政的老孃)。

依照秦國的法律,權力的繼承順序,第一位是兒子,第二位是父母,第三位是妻子,第四位是女兒。由此可見,嬴政尚未親政前,朝堂上的三位太后,真正主事的是華陽太后(華陽太后代表的是自宣太后以來在朝堂上一向舉足輕重的楚系外戚),其次是夏太后(代表是的韓系外戚),最後纔是趙太后(代表的是趙系外戚)。

秦國十分重視爵位,沒有軍功的嫪毐是如何封侯的? 第3張

三個女人一臺戲,朝堂上更是如此,因此三個太后的權力之爭在所難免。

華陽太后所代表的楚系外戚,根深蒂固,自不必說;夏太后所代表的韓系外戚弱一些,圍繞在她身邊的主要是秦始皇他爹的側室韓夫人(嬴異從趙國回來後,趙姬和嬴政滯留趙國期間,夏太后給嬴異找的新媳婦)以及韓夫人生的兒子,也就是秦始皇同父異母的弟弟成蟜;而趙太后呢,嫪毐沒出現前,她主要依靠的是老情人呂不韋,絕愛嫪毐之後,從某種程度上講,嫪毐就成了趙系外戚的核心人物。

三個太后之間,誰與誰的矛盾最深,或者說誰最忌諱誰呢?

華陽太后高高在上,沒有她鼎力相助,就不會有夏太后和趙太后,所以夏太后和趙太后沒有能力也不敢過於明顯地針對她;但夏太后和趙太后就不同了,設想一下,如果當初嬴政沒能順利從趙國回來,繼承秦國王位的必是夏太后一手帶大的親孫子,也就是秦始皇同父異母的弟弟成蟜;這一點決定了在趙太后和秦王嬴政眼中,夏太后所代表的韓系外戚,尤其是成蟜,始終是個巨大的威脅。

夏太后在世時,趙太后和嬴政不好輕舉妄動。

可一旦夏太后過世,平衡立即被打破,情況就不同了。

秦國十分重視爵位,沒有軍功的嫪毐是如何封侯的? 第4張

史書上隱晦地記下了隨後發生的事情,就在夏太后死去的那一年,秦始皇同父異母的弟弟成蟜突然就發動了叛亂,詭異的是,史書上沒有提及叛亂的理由,只是簡單地說成蟜之亂迅速被滅了。

不講,那就意味着不便講,不便講,那就意味着其中必有不可示人的內幕。

稍加推斷,不難想象內幕應該是這樣的——夏太后一死,意味着韓系外戚勢力到了崩潰的邊緣,趙太后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一定會趁機搶奪權力。而成蟜是她奪取這部分權力的最大障礙,所以必須除掉。此時,能爲趙太后充當政治打手的當然還是老情人呂不韋、新面首嫪毐,但趙太后已經傾向於嫪毐,自然會將這個機會給他,從而讓他擁有功勞,而不是讓呂不韋再擁鞏固嬴政王位之功;再者說,此時的呂不韋位高權重,未必會誠心來做這樣的事,所以從實際出發,嫪毐也是最合適的人選。

至於秦始皇,除掉始終威脅王位的成蟜,也是他內心的一個核心訴求,所以他不僅不會阻攔趙太后的趙系外戚去清洗成蟜,相反有可能暗自支持,參與合謀。

分析到這裏,嫪毐爲什麼能封侯基本上水落石出了。

成蟜之亂,要麼是由他告發造勢,以便嬴政下手;要麼乾脆就是由他出面平定的。

所以說,嫪毐可不是簡單的面首,而是那個時代一個相當有分量的政治人物,封侯之後,他的勢力甚至在呂不韋之上,甚至華陽太后都有所忌憚。

秦國十分重視爵位,沒有軍功的嫪毐是如何封侯的? 第5張

也正因爲如此,嫪毐封侯,趙系外戚勢力做大後,華陽太后以及呂不韋絕難容忍嫪毐。

嫪毐身上有污點,自知華陽太后和呂不韋會拿他與趙太后的那檔子事做文章,下死手,加之嫪毐本身在關鍵時刻又犯了輕狂的低級錯誤,公開宣揚他和趙太后的醜事,說自己是嬴政的乾爹。

嬴政的君王聲譽受到了羞辱,加之親政之後必須收回王權,所以清除嫪毐便成了勢在必行事。

此時的嫪毐能怎麼辦呢?

只有鋌而走險,先下手爲強,發動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