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南朝宋是如何建立的?劉裕及其後代是如何發展劉宋政權的?

南朝宋是如何建立的?劉裕及其後代是如何發展劉宋政權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朝宋,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一個朝代,是南朝中存在時間最久、疆域最大的朝代。共傳四世,歷經十帝,享國59年。因國君姓劉,爲與趙匡胤建立的趙宋相區別,又稱爲劉宋;按五德終始之說,其爲水德,又稱水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南北朝初期,北方逐漸結束了少數民族政權林立的局面,爲北魏所統一。同時,避居江南的東晉政權也開始衰落,朝廷權力逐步爲出身寒門的北府軍將領劉裕所掌握,最終代晉建宋,拉開了南北朝對峙的序幕。

南朝宋是如何建立的?劉裕及其後代是如何發展劉宋政權的?

一、劉裕掌權

劉裕,初爲北府將領、冠軍將軍孫無終司馬。晉隆安三年,孫恩領導的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在會稽爆發,朝廷大爲震動。劉裕即於此時被招至北府軍將領劉牢之麾下參府軍事,隨軍東討。

在隆安三年至隆安五年鎮壓孫恩起義的幾年中,劉裕多次披堅執銳、身先士卒。劉裕追擊孫恩到海鹽時,築城佈防,由於兵力缺乏,加之起義軍連日攻城,劉裕就挑選了敢死隊數百人,親自率領他們上陣。

劉裕在作戰中不僅勇猛善戰,且富有謀略,極具軍事指揮才能,在他的謀劃和追擊下,孫恩最終投海而死,劉裕也初露頭角。晉廷派兵鎮壓孫恩起義,導致京城佈防空虛,元興元年盤踞在長江中上游的桓玄乘機舉兵東下。晉廷派劉牢之率部抵禦,劉裕作爲參軍同往。

劉牢之不顧劉裕主動出擊的建議,執意與桓玄講和,致其佔領建康,劉牢之也因罪責自縊而亡。劉裕審時度勢,決定暫投桓玄,被任命爲中兵參軍。

元興二年初,孫恩起義軍餘衆在新首領盧循的帶領下再次起事,桓玄派劉裕東征,劉裕從臨海追擊起義軍經東陽、永嘉,直至晉安,盧循渡海而逃,因戰功卓著,劉裕被拜爲彭城內史。

十二月,桓玄篡位稱帝,由於桓玄對劉裕與北府兵的忌憚與打壓,元興三年二月,劉裕等人在京口起事,先後打敗了桓楚、桓修等部,後又打敗了桓玄大將吳甫之與皇甫敷,成爲起義軍的盟主,桓玄棄城而逃。

南朝宋是如何建立的?劉裕及其後代是如何發展劉宋政權的? 第2張

擊敗桓玄後,在司徒王謐等人的推舉下,劉裕擔任鎮軍將軍、徐州刺史等職,同時都督徐、兗等八州軍事。義熙元年,起義軍攻破桓氏各路餘衆,奪回江陵,迎晉安帝返回建康,並遣使後秦,索回了爲後秦所佔據的淮北十二郡。

次年,劉裕因戰功卓著被晉安帝進爲豫章郡公,獲得食邑、絹匹等諸多賞賜。義熙三年十二月,司徒王謐去世。次年正月,晉安帝召劉裕入朝輔佐,“授侍中、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錄尚書、徐兗二州刺史如故”,實際掌握朝政大權。

二、代晉建宋

南燕國主慕容超,曾多次藉機入侵東晉邊境,邊民不堪其擾。義熙五年二月,南燕再一次大規模侵略淮北,大肆劫掠,並擄走晉陽平、濟南兩郡太守,邊境告急,劉裕由此主張北伐。

縱觀劉宋政權的發展過程,劉裕北伐一方面是出於東晉實際的抗敵需要;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東晉的名流士族大多在朝廷中佔據高位,平民出身的劉裕若想獲得他們的支持,必須“外積武功,以收天下人望”,即通過赫赫戰功來增強實力,積累威望。

義熙五年三月,劉裕率兵由淮入泗北伐南燕,南燕將領公孫五樓主張堅壁清野,扼守大峴山,但慕容超剛愎自用,概不聽從,使得劉裕乘機越過大峴山山隘,一舉攻克臨胊,燕軍一敗塗地,慕容超敗逃廣固。

劉裕乘勝追擊,攻克廣固外城,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劉裕一邊圍困廣固城,以燕人之糧養戰;一邊招降撫納,分化瓦解燕軍,時有燕將率部來降。

南朝宋是如何建立的?劉裕及其後代是如何發展劉宋政權的? 第3張

南燕尚書郎張綱擅長製造攻城器械,他向後秦求援未果被俘後,幫助劉裕修築攻城器具。義熙六年劉裕率軍攻下燕都廣固,活捉其國主慕容超。義熙六年,劉裕攻克南燕時,蟄伏在嶺南的盧循、徐道覆等人再次起兵進攻江州,鎮南將軍何無忌戰死,朝廷內外震動。

劉裕加速回防建康,並拒絕了諸葛長民等人奉帝過江避敵的建議,決意死戰。劉裕率兵聚集石頭城,分兵抵禦盧循,屢戰屢勝。盧循久攻不進,撤退時遭到劉裕萬鈞神弩、火燒艦船等瘋狂追擊。次年二月,盧循敗逃至番禺,爲孫處攻破,其率領餘衆繼續南遁,最終爲交州刺史杜惠度所斬。

劉裕班師回建康後,被加封爲太尉、中書監,並假黃鉞。義熙八年,晉廷拜劉毅爲荊州刺史,如此一來,劉毅便佔據包括豫、江等重要州鎮在內的大部分長江中上游地區。作爲興復晉室的一員大將,劉毅素有雄才大略,對劉裕的政令亦陽奉陰違,妄圖取而代之,且多與朝中名流結交,割據之勢更盛。

爲除劉毅,劉裕先借機殺死其從弟劉藩及心腹謝混,又於九月親討並攻克江陵,消滅其餘部,收復了豫州和江州,劉裕也因功被擢爲太傅,獲羽葆、樂隊等殊榮。義熙九年,益州刺史朱齡石在劉裕的指揮下攻克譙蜀,巴蜀地區重新進入東晉的控制範圍。

義熙十一年正月,劉裕親討司馬休之,四月攻克襄陽,司馬休之奔逃後秦。至此,東晉的各大割據勢力在劉裕的努力下歸爲統一,劉裕也獲得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等特權。

劉裕攻克南燕後,本想乘勝追擊後秦,但因鎮壓盧循、徐道覆叛亂,這一計劃便被擱置了。此次北伐後秦之戰始於義熙十二年八月東晉出兵,終於義熙十三年八月攻佔長安,歷時一年整。

南朝宋是如何建立的?劉裕及其後代是如何發展劉宋政權的? 第4張

整個戰爭過程以北伐佔據洛陽爲分界點,劃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始於義熙十二年八月,劉裕率軍從建康出發;檀道濟、王鎮惡從陸路向許昌、洛陽進發;王仲德率水軍沿黃河而行,攻克滑臺。

十月,諸軍在洛陽匯合,第一階段的戰爭結束。第二階段的戰爭始於次年二月,晉軍在洛陽分兵西進關中。王鎮惡自洛陽出發,經宜陽、澠池到達潼關;檀道濟由陝城渡過黃河攻打沿線城池,後南下潼關與王鎮惡匯合;沈田子攻破上洛、由蘭田入長安。

除了先前分批進發的晉軍外,劉裕本人率領大軍於義熙十二年九月到達彭城,次年正月率水軍由彭城出發,由淮入泗,溯黃河西行,期間頻繁受到北魏的侵擾,劉裕以“卻月陣”等奇計多次退敵,於八月抵達潼關與諸部匯合。

劉裕派遣王鎮惡率部由黃河入渭水,直抵長安。至此,第二階段的戰爭以東晉的大獲全勝告終。雖然不久長安便爲赫連夏所佔據,但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和潼關以東的關中之地仍然在東晉的控制範圍內,且兩次北伐的勝利爲劉裕建宋稱帝奠定了軍事實力和名聲威望的雙重基礎

義熙十四年六月,劉裕被加封爲宋公,加九錫,並以十郡食邑建宋國。次年正月,晉恭帝進劉裕爲宋王,增十郡給宋國,十二月,獲得十二旒冕、天子旌旗等殊禮。元熙二年六月,晉恭帝禪位,劉裕代晉稱帝,改國號爲“宋”,改元永初。

三、劉宋的發展

狀況劉裕自掌握東晉朝廷的實際權力以來,對外征戰退敵,對內改革政治體制和經濟文化,推動了國家各方面的有效發展。文帝繼位後,堅持執行劉裕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勵精圖治,最終造就了南朝最輝煌的“元嘉之治”。

南朝宋是如何建立的?劉裕及其後代是如何發展劉宋政權的? 第5張

在政治上,劉裕一改東晉以來“山湖川澤,皆爲豪強所專,小民薪採漁釣,皆責稅直”的現狀,實行土斷,抑制門閥豪強進行土地兼併。此外,堅持整頓吏治,規範人才選拔制度,重用寒門。

爲了防止權臣和宗室越權作亂,劉裕還規定只能由皇子鎮守荊州、揚州等重要城市,並對州府人數進行了嚴格限制,若需要稍大規模用兵,則統一調遣朝廷軍隊,事後歸權。文帝繼位後,延續了劉裕整飭吏治,抑制豪強的政策,同時加大了對荊州、揚州等重要州鎮的管理力度,並設置州府僚佐一職監察出鎮的宗室成員,不斷削弱宗室的實際權力。

到了孝武帝時期,更加重用戴法興、沈慶之等寒門人士,出現了“寒人掌機要”的局面。此外,孝武帝還將荊、揚兩州地區重新劃分爲荊、雍、郢、揚、東揚五州,委任寒人爲州鎮典籤,負責處理文書和監督當地州鎮長官,大大削弱了地方實力,加強了中央集權。

在經濟上,宋武帝、文帝和孝武帝都曾多次下令減免稅役,改革賦稅制度,劉宋的農業也由此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劉宋時期大力勸課農桑,將徵收絹布作爲戶調,極大地促進了紡織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此外,由於南方水上交通便利,運輸條件較好,劉宋的商品經濟日漸發達,貨幣的流通和使用也更加廣泛,還出現了建康、廣州等商業重鎮,國內外經濟貿易非常發達。在文化上,自宋武帝時起就大量選備儒官,發展儒學教育。

到了宋文帝時期,設立了“儒學館”,並將儒學與史學、文學、玄學合稱爲“四學”。此外,謝靈運、鮑照、裴松之、范曄等人對文學和史學做出了突出貢獻。

南朝宋是如何建立的?劉裕及其後代是如何發展劉宋政權的? 第6張

“元嘉三大家”在詩歌的內容、風格等方面做出了改進,范曄所著的《後漢書》成爲“二十四史”之一,裴松之的《三國志注》不僅使後人對三國時期的歷史瞭解得更加深刻,也推動了註釋史學的發展。除上所述,劉宋在宗教、科技、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突破,推動了我國曆史的發展和繁榮。

結語

劉宋和北魏作爲南北朝開端的兩個政權,均有其特殊之處,劉宋在南方承襲了傳統意義上中原王朝的正統政權,開創了南朝最爲繁盛的“元嘉之治”的局面。

北方的北魏自建立政權開始,就不斷學習漢族的政治體制、禮儀文化,極大地促進了民族間的融合。兩個政權長期對峙,其交流包括政治上的遣使往來、軍事鬥爭,經濟上的商貿互市和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傳播,民族融合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