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武則天趕下臺,爲什麼沒人找她秋後算賬?

武則天趕下臺,爲什麼沒人找她秋後算賬?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則天趕下臺,爲什麼沒人找她秋後算賬?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作爲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的一生充滿了爭議,她在李世民在位時期被選入宮中,卻與李世民的兒子李治結爲夫妻;她整頓吏治、任用賢良,卻也縱容親信、擾亂綱常;她廢黜兒子自立爲帝,卻也在死後囑咐後代留下無字碑......

無論武則天在位期間表現如何,李唐的氣數仍未散盡,82歲的武則天還是被趕下了臺,年老氣衰又無權無勢。

只是,武則天失勢後,唐中宗李顯以及衆大臣卻沒有一人想着秋後算賬,這又是爲何?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女皇武則天的傳奇人生,以及這背後的原因。

武則天趕下臺,爲什麼沒人找她秋後算賬?

家境殷實,選入皇宮

與許多勵志的後宮影視作品不同,武則天的出身在當時可謂相當不錯,她的父親是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彠,母親則是隋朝皇室王爺的女兒。

武士彠曾經是經營木材的商人,因爲在李淵反隋的時候資助了李淵,給他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所以在李淵建立唐朝之後,封武士彠爲應國公。

但在貞觀九年時,武士彠因病去世,武則天的堂兄趁機把武則天和母親趕出了家門,母女倆搬回了長安居住,這個時候的武則天才十二歲。

時光匆匆而過,2年後武則天已經學習了很多知識,而且長得美麗動人。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正巧聽說了武則天“容止美”,就召她入宮。

武則天的母親在女兒臨行前抱着她痛哭,武則天卻冷靜地安慰母親,“入宮侍奉聖明君主,也不一定是壞事。”就這樣,武則天進入了皇宮,成爲了才人。

但她一直沒有得到李世民的重視和寵愛,十二年間,也沒有太多的記載。而當李世民病重時,她和太子李治逐漸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駕崩去世。太子李治繼位,即是唐高宗。

武則天和其他沒有子嗣的嬪妃一共被送到感業寺出家爲尼,但明顯的是,李治與武則天一直都沒有忘掉對方。一天正巧是唐太宗的忌日,李治來到感業寺上香祭拜,遇到了在這出家的武則天。

兩人見面時,估計也是出於對以往歲月的懷念以及物是人非的感慨,於是皇帝和尼姑在寺廟大堂相擁而泣。此刻,沒有子嗣的王皇后就在一旁看着。

她看到皇帝和武則天兩人互有情義,於是便心中有了一計——要借武則天來打擊她的情敵蕭淑妃。第二年,在王皇后的推薦下,武則天得以入宮。但這時,武則天已經有了李治的孩子,不久之後,便爲李治生下一子。

母憑子貴,加上李治對她的寵愛,武則天的地位迅速提升,被冊封爲二品昭儀。之後,她又利用女兒的夭折,陷害王皇后(此事仍有所爭議),唐高宗爲了補償她,冊封她爲一品宸妃。

從此之後,武則天成爲了後宮之中說一不二的,永徽六年十一月初一日,唐高宗舉行了冊立武則天爲皇后的儀式,她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步蛻變。

二聖臨朝,太后稱制

因爲武則天在成爲皇后之前受到了許多保守派大臣的反對,於是,武則天和唐高宗達成一致,將長孫無忌、于志寧、韓瑗、來濟等人罷黜。

又過了幾年,唐高宗李治時常犯風疾,頭暈目眩,不能處理政務。因此,李治將政務交給武則天處理。之後的幾年間,武則天逐漸掌握了權力,但與李治也產生了矛盾,兩人在政見方面也有矛盾。

上元二年,李治的風眩病日漸嚴重,於是和大臣們商議,打算把權力禪讓給武則天,但是在大臣的制止下,最終作罷。永淳二年,李治於十二月駕崩,把皇位傳給太子李顯,是爲唐中宗,尊武則天爲皇太后。

女皇登基,退位去世

但是權力仍集中在武則天手中,李顯的一個舉動讓武則天抓住把柄,直接將其廢黜。可見武則天的權力之大,李旦就這樣稀裏糊塗地被立爲皇帝,即爲唐睿宗。

李旦也深知武則天的用心,於是在武則天假意還給李旦時,他選擇了退讓,武則天則繼續掌握着權力。之後,武則天採取了廣開言路的方針,此舉原意是整頓吏治。

然而,在索元禮、周興、來俊臣、侯思止等人因告密而被提拔爲官吏後,一切都變了。武則天開始對犯人嚴刑逼供,還利用政權制造冤獄,大臣們人人自危,上朝也不敢交談。

同時,武則天開始爲自己造勢,好名正言順地登基。她首先要做的就是翦除唐朝宗室,結果引起諸王不安,欲起兵對抗。結果被武則天鎮壓,其王侯、公主也被逼自盡。

而另一邊,負責在民間上行動的武則天侄子武承嗣,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載初元年九月,武則天登上則天門樓,大赦天下,改唐爲周。由於武則天登基時已經67歲了,於是她不得不考慮繼位人的問題。

先前,她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想要成爲太子,幾次使人對武則天說:“自古天子沒有以異姓當做繼承人的。”正當她猶豫之時,狄仁傑對她說:

“姑姑和侄子的關係與母親與兒子的關係,哪個比較親近?陛下如果立李顯爲太子,那麼無論多久之後,後人都會在太廟侍奉您......”恍然大悟的武則天於是下旨,封李顯爲皇太子。

解決完這件大事後,武則天已經年近80了,此時的她對朝政逐漸失去興趣,但她的男寵張氏兄弟仍利用武則天的信任恐嚇大臣、擾亂朝政,大臣們也是十分憤怒。但他們還不能行動起來,還需要一個時機。

神龍元年正月,武則天病重,只留下張氏兄弟在身邊侍奉。宰相張柬之、崔曄等人感到時機成熟,假借張氏謀反的罪名,發動政變。在殺死二張之後,他們要求武則天退位,一代女皇最終禪位給了李顯,將天下還給了李家。

李顯在復位後,仍然尊武則天爲皇太后,而且時常去看望她。一次,武則天對李顯說,“我把你接回都城,原來就是要被天下歸還於你,但是五賊(參與政變的幾人)卻爭搶着推翻我,好立功,這才把我逼了下來。”

武則天這樣說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之前在狄仁傑的勸諫下,她就已經立了李顯爲太子。當朝的大臣們也沒有主張秋後算賬的,因爲他們中大多數是武則天提拔的官員,某種意義上,武則天對他們也是有恩情的。

另外,武則天也已經到了人生晚年,能活得時間不多了。果不其然,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則天病逝,享年八十二歲,結束了她傳奇的人生。

死後,武則天要求在自己的陵墓前立一塊無字碑,一生的所作所爲任後人評說。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