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想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武將是誰?

想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武將是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想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武將是誰?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東漢末年比比皆是:董卓廢立皇帝,就是控制皇帝來發號施令;李榷郭汜裹脅皇帝,就是要用皇帝名義在關東行使皇權;王允呂布幫助皇帝,無非要倚靠皇帝名分來共秉朝政。董卓、李榷郭汜以及王允呂布所謂挾天子還只是停留在控制皇帝的初級階段。

在江東搞得風生雲起的少年英雄孫策,具備或超出董卓呂布之流的遠見和魅力,在公元200年也着手準備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行動。《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第一》中有記載這麼一句話,即:建安五年,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官渡,策陰欲襲許,迎漢帝,密治兵,部署諸將。陰,本義爲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引申義就很多,諸如雨、水、日影等等,甚至有生殖器、婦人等。在“陰欲襲許”的“陰”字可作偷偷的解釋。《孫子兵法·計篇》: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因此,孫策“陰欲襲許”正是按兵書兵法來行軍打仗。

史書記載孫策準備偷襲許昌,用意所在或將漢獻帝接到江東來安頓,當漢室王朝的忠臣良將。實際未然,孫策迎獻帝歸江東的真實目的與昔日李榷方的賈詡“奉天子以令天下”,袁紹方的田豐“挾天子以令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和沮授“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以及曹操方的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可謂是異曲同工。說穿了就是變成另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將皇帝弄到手,利用皇帝的名義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想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武將是誰?

孫策爲了能脫離袁術,獨自到江東作戰,竟然用父親孫堅冒死得到並保管的傳國玉璽爲質抵押給袁術換來三千兵和五百匹馬。傳國玉璽在封建社會可謂是國之重器,是繼承皇位正統合法的重要信物。因此,傳國玉璽被視爲一統天下,皇權神授的重要象徵。甚至沒有玉璽就是白板皇帝,得之即爲正統,失之則爲氣數已盡。然而傳國玉璽在孫策手裏,就是一種物品,是跟袁術置換兵馬的籌碼。孫堅獲得傳國玉璽,如獲至寶,偷偷隱匿起來,並引來殺身之禍。孫策繼承傳國玉璽,燙手山芋,堂而皇之交易,終開創東吳之基。

孫策過江作戰,就把江東看成是一片無政府的蠻荒之地,誰有實力,誰就是江東之主。因此,孫策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先敗劉繇再捉王朗後降華歆,把皇帝任命的政府官員,諸如揚州刺史、會稽太守和豫章太守都收拾得服服帖帖,而後還自封官員,自領官位,甚至還私分豫章郡另置廬陵郡。總而言之,孫策在江東打拼時,從未有考慮過朝廷因素,也未曾顧及皇帝尊嚴。而朝廷所任命的揚州剌史劉繇、會稽太守王朗和豫章太守華歆這三人在與孫策之間爭江東地盤時,也未打着朝廷和皇帝的旗號討伐孫策,他們之間只是軍閥間的爭鬥,憑着只是實力,卻非是官賊間的討伐,靠着卻是法理。換句話說,揚州、會稽和豫章都是遊離在東漢帝國之外,跟劉漢王朝沒有關係的獨立王國。

孫策的雄才大略,帶兵一過江,就尤如蛟龍入海,大展拳腳,只用了短短五年時間,就平定江東六郡,爲後來東吳立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筆者按:雄才大略,指非常傑出的才智和謀略。孫策,雖是一個少年英雄,不僅驍勇善戰還遠見卓識,具有賈詡田豐沮授毛玠等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奇謀怪策,並想趁曹操袁紹相拒於官渡之際着手準備突襲許昌,迎接漢獻帝劉協到江東,以實現自己更大的政治目的。可惜,事已願違,未能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