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靖難之役發生後梅殷並沒有救建文帝,是爲什麼?

靖難之役發生後梅殷並沒有救建文帝,是爲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靖難之役是1399年-1402年由朱棣發動的與建文帝奪取政權的戰爭,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明太祖朱元璋起於微末,做過乞丐,當過和尚,靠造反起家,一路開掛,擊敗陳友諒和張士誠,建立大明王朝,最後推翻元朝政府,統一全國,開創萬世基業,實在是了不得的人物!

然而老朱家造反的“基因”好像是遺傳下去了,朱元璋駕崩,皇長孫朱允炆繼位,是爲建文帝,然而沒多久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就起兵造反了,朱棣的想法很簡單,這天下朱元璋搶得,他自然也搶得,反正搶來搶去還是朱家的天下,於是建文元年,也就是1309年,朱棣正式起兵造反,揮師南下。

由此拉開了長達三年的“靖難之役”

朱棣起兵造反是意料之中的事,大明王朝初建,朱元璋就大封藩王,其中鎮守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因爲多次出塞征戰而最受朱元璋器重,甚至取得了“節制沿邊兵馬”的特權,地位在各路藩王中最爲特殊,這使得朱棣的野心不斷膨脹,朱元璋和朱標在世時尚且還能懾服朱棣,朱標早逝,朱元璋駕崩後,年幼的朱允炆根本不被朱棣放在眼中。

所以朱元璋剛剛駕崩朱棣就敢公然違抗朱元璋不許諸王“入臨、會葬”的遺詔,率人直奔京師,此事令朱允炆大爲不悅,也對諸王心生忌憚,便在黃子澄、齊泰的建議下着手削藩。

削藩本爲加強中央集權,沒想到卻成了朱棣起兵造反的藉口,1309年,朱棣以朱元璋的《皇明祖訓》爲藉口,指責黃子澄、齊泰等人爲奸臣,打着“清君側、靖國難”旗號揮師南下,經過三年的交戰,朱棣最終於1402年攻下大明帝都應天,同年,朱棣登基,是爲明成祖,朱棣也成爲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

靖難之役發生後梅殷並沒有救建文帝,是爲什麼?

其實朱棣之所以能夠造反成功,與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此人名爲梅殷

據《明史》所載,梅殷乃明初汝南侯梅思祖之侄,自幼聰明伶俐,天賦過人,精通經史,爲朱元璋所賞識,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將次女寧國公主許配於梅殷,梅殷因而成爲皇族外戚,受到特殊關照,一路升遷。

梅殷此人也確有真才實學,說話辦事極爲得體,因此朱元璋對他青眼有加,據史料所載,二人甚至情同父子,這份殊榮可是朱元璋的其他女婿享受不到的!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臨終之際傳位於朱允炆,並密令梅殷輔佐朱允炆,梅殷滿口答應。建文元年,蓄謀已久的朱棣起兵造反,朱棣雖然英勇善戰,麾下也盡皆是百戰之師,但朱允炆畢竟坐擁全國兵馬,實力不可小覷,因此雙方的戰爭一度很膠着。

1400年,朱棣圍困濟南三月有餘,寸功未建,無奈之下只得退回北平,姚廣孝勸諫朱棣放棄攻打城池,揮師南下,直擊南京,朱棣採納了他的建議,率軍繞過有重兵把守的城池,一路南下,朱允炆倉皇之下命梅殷率領四十萬大軍鎮守淮安,以抵擋朱棣大軍。

1402年4月,朱棣率大軍來到淮安,派使者以進香爲藉口欲圖借道,不料梅殷大義凜然的怒斥朱棣,並派人將使者的耳、鼻全都割掉,只留下嘴巴轉達自己決不讓路的意思,朱棣無奈之下只得率軍改道,從揚州進軍南京,同年6月,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蹤,7月,朱棣登基爲帝,是爲明成祖。

大家有沒有覺得有點不對勁?梅殷的四十萬大軍去哪了?

據史料所載,梅殷怒斥朱棣後就按兵不動,後來朱棣改道揚州他也沒有派兵從後面追擊,就連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危在旦夕時,梅殷依然按兵不動,絲毫沒有回援的意思,所以說朱棣能夠如此順利地攻破南京,梅殷實在是“功不可沒”,但凡他出兵抵擋朱棣或者率軍回援南京,歷史都很有可能改寫!

那麼梅殷最後是何結局呢?

靖難之役發生後梅殷並沒有救建文帝,是爲什麼? 第2張

據《朱棣傳》所載,朱棣稱帝后,逼迫寧國公主寫了一封血書送於駐紮在淮安的梅殷,信中告知梅殷建文帝已經身隕,讓他前往南京“報道”,梅殷看罷信後,假仁假義的大哭一場,先是要隨建文帝而去,後來又決定忍耐一會,在爲建文帝發喪後,梅殷放棄兵權,趕往南京,朱棣本以爲當初梅殷沒有率兵回援是已有歸順之意。

所以興高采烈的親自迎接,見到梅殷的第一面就說“駙馬你辛苦了”,沒想到梅殷板着臉回了一句“勞而無功,懺愧罷了”,朱棣聽出梅殷話語中的揶揄取笑之意,臉色一沉,強忍着沒有發作,之後便派人監視梅殷的一舉一動,在得知梅殷常有一些“叛逆之言”後,朱棣對梅殷越發的不滿起來,當初那點“情義”蕩然無存!

永樂三年十月,梅殷入朝途經笪橋時,被前軍都督僉事譚深、錦衣衛指揮趙曦等人擠入水中,一命嗚呼,隨後兩人上奏朱棣,聲稱梅殷是自己想不開才投水自盡了,朱棣沒有詳查,只是命梅殷的家人處理後事,不料寧國公主得知丈夫的死訊後,跑到朱棣面前又哭又鬧,一些大臣也站出來指證是譚深和趙曦故意將梅殷擠入水中,朱棣騎虎難下,只得下令徹查,最後將譚深、趙曦二人斬首抄家,並封梅殷的兩個兒子爲官,此事就此了結。

事情的真相大家都心知肚明,譚深、趙曦二人若是沒有朱棣的授意,斷然不敢加害駙馬,只是兩人沒有想到他們最後成了朱棣的替罪羊,只能說伴君如伴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