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凌晨就要上早朝 大臣一般會住在什麼地方

古代凌晨就要上早朝 大臣一般會住在什麼地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大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上朝時間那麼早,那些上朝的是住哪裏?上完朝又在哪裏工作?

大年初一拜早年,這是春節的習俗。而明清兩代的早朝,幾乎就如同晚輩給長輩拜早年一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這就像孫子一樣每天必須打卡,這就是一種常態。早早地起牀離家候着,無論是寒風凜冽,還是大雪飄飛,紫禁城外就是他們一定要候着的地方。如果帝王懶點,早朝就做一次周總結。如果像上面三位一樣勤快,那就必須要天天打卡。

滿清十三帝,雖然能力比較強的就那麼幾個,但是他們對比於以往的帝王,他們有着一致的特點,那就是比較勤快,勤政是他們最大特色,也許是祖傳,也許是祖訓亦或者對歷史教訓的總結。(個別的不孝子,暫且不表)能力如何暫且不論,但再也沒有出現過明代的奇葩帝王那般,數年不早朝的怪相,這是事實。

明代的崇禎帝嘔心瀝血地忙於國政,結果亡國了,滿清帝王也是一刻不敢歇息的勤政,也沒有避免沒落的命運。勤政沒有錯,錯的是思想的自我枷鎖。一旦王朝丟了,早朝也就沒有必要了,早朝在一天,就代表着國家還在,就像滿清的最後一次早朝,清代隆裕太后宣佈了退位詔書,之後,早朝就成爲了歷史,滿清也就不再了。

古代凌晨就要上早朝 大臣一般會住在什麼地方

滿清的統治中心,在北京城;北京城的中心在紫禁城。這是整個國家最核心的地方,雖說這裏沒有滿清的祖地東北那麼寒冷,但北京的冬天也是一種煎熬,但是這種煎熬對於心中充滿“夢想”的官員們而言,這不算什麼。換而言之,在他們眼裏這是一種榮耀。

在明代的時候,所有在京城的官員,都必須要上早朝,無論有沒有你啥事,都要去。所以人很多,人太多,自然就代表着,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見着皇帝,上奏也就成爲高品級官員的專利。作爲京官這是一種榮耀,能夠站在朝堂上的京官,更是榮耀,而他們的早朝的待遇卻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無論是一品大員還是九品芝麻官,沒有一個人可以住在紫禁城內,這一點對官員們而言很公平。所以,每天的早朝,他們就需要從自己的家裏走到紫禁城。但紫禁城周邊的房子就那麼多,早就成爲了搶手的買賣。那結果大概率就是官大的、有錢的、王公貴族,才能夠在紫禁城邊上擁有自己的一套房子,而其他人也就只好退而求其次,那就是二環、三環的往外排了。

到了清代的時候,對早朝的人員進行了篩減,除了四品以上的人員,其他朝臣均不需要參與早朝,這樣下來,相對的人員就少了很多,但是就算如此,大殿內也是站不開的。這點我們從一些影視劇中,大概也可以看出來一個大概。大殿就那麼大,頂天了也就站個幾十人,所以,在清代,只有二品以上的站在大殿內,二品以下(含二品)在門口站着,三品的官員就只能站在廣場上。因爲三品的京官在紫禁內,已經是不那麼重要的官員了,這也是很多影視劇沒有體現跪在廣場上,三呼萬歲的官員們的原因。

古代凌晨就要上早朝 大臣一般會住在什麼地方 第2張

在古代,天子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早朝就是天子的事,所以這是大事,而體面也很重要,準時更重要。但是對於交通工具簡陋的古代,從二環甚至三環跑到紫禁城,還是需要很久的。所以,轎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早上兩三點起來,從家裏坐着轎子,首先可以防禦冬天的酷寒,最重要的事可以睡一個回籠覺。但是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那就只能靠“十一路“汽車小跑着去早朝了。畢竟八擡大轎的待遇不是誰想擁有就可以擁有的。

然,無論怎麼去,在早朝開始前,基本上是必須要在紫禁城候着的。這是硬性的要求,如果還要皇上等你開早朝,那麼離炒魷魚的時候也就不遠了。再慘一點,上升到大不敬的角度上,帶來牢獄之災,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同的皇帝,早朝的時間也有着一定差異。在清代早期,早朝的時間在凌晨五點左右,而到了乾隆及嘉慶時期,推遲到了早上六點,而到了同治帝時期,早朝一度推遲到了早上八點,而到了光緒帝,爲了挽回王朝的頹廢之勢,一度將早朝的時間改到了凌晨四點。

而且早朝的時間,也會隨着冬夏季節的變遷,做一定的調整。冬令時通常比夏令時推遲一個小時。這是早期的制度要求,到了同治帝時,都八點了,這個要求也就不是那麼實際了。

古代凌晨就要上早朝 大臣一般會住在什麼地方 第3張

早朝開始的時候,一般會敲響午門的大鼓,隨着鼓聲,朝臣們開始列隊走進皇城,而伴隨着鼓聲的還有一聲鞭響,這叫“鳴鞭”。一般會在早朝會有三次,一次是皇帝從中和殿出發到達太極殿時,鑾儀衛官會高喊“鳴鞭”,於是甩鞭之人就會響三下淨鞭。第二次就是朝會結束後,皇帝起駕回宮。第三次是羣臣退下,再次甩鞭一次。代表着會議開始、結束,最後再整理會場,並確認。

所以,早朝有着嚴謹的制度,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甚至更前。同時早朝也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無論是在朝臣等待階段還是會議過程中,交頭接耳的現象都是不被允許的,甚至着裝或者舉止都是要受到管控的。不着“正裝”是進不了早朝的。而且現場還有一個專門的管理者--監察御史。而第三次鞭響大概就是留給那些受到處罰的人,代表着早朝徹底結束。

早朝的內容,大概也和現代的會議很相近,首先是總結下昨天的工作,然後在展望下未來(直白點就是今天要做什麼),接着就是給“老闆”訴訴苦水,該投訴的投訴,該尋求支持的就尋求支持。但是對於帝王而言,敢於拿那些雞毛蒜皮的事上奏的,一般不會受到待見,所以更主要的是上報結果就好了。當然扯皮的事情也是會發生的。如果不想餓着肚子站到上午或者憋出腎病,還是簡單點,早點結束比較好,這恐怕是大部分朝臣的心聲

最後,就由監察御史來總結一下,這次“會議”圓滿結束,對這次“會議”違規的官員,通報一番。如果你在這個違規的人員名單之內,那麼不好意思,是要接受一定處罰的。隨着,聽到兩聲鞭響,早朝纔算是劃上了完美的句號。

古代凌晨就要上早朝 大臣一般會住在什麼地方 第4張

早朝結束之後,除了被皇帝請去喝茶,開小會的大臣之外,其他的朝臣一般就可以回去了,吃個早餐,也就到了上班時間,開始一天的工作。那些坐着轎子來的官員,順便也可以坐在轎子裏睡一個回籠覺。而那些需要被處罰的人,等挨完了板子,也可以回去,是去看醫生還是去牢房,亦或者吃完早餐就去上班,這就要看情況了。總結一句就是,有事的,去他該去的衙門幹活去,沒事的王爺或者大臣們,就只有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逗魚遛鳥各行所好。就算回家睡個回籠覺,也是可以的,首先要保證,你沒有公務可幹。

說起早朝,說是像春節拜早年,更像我們兒時讀書一般,每天三四點起牀,點着火把或者拿着手電,一路抹黑,走到四五里地之外的學校,然後點着蠟燭,晨讀課文。沒有交頭接耳,沒有吵鬧,滿耳都是郎朗的讀書聲。最後七點開始下課,回家吃早飯。開開心心讀書來,開開心心讀書去,吃完早飯,中午的正課纔是學習的開始,這像極了早朝。

早朝也就不過如此而已……身在其中,也許就感覺不到疲倦爲何物,最起碼讀書時,還真沒有感覺累,早起的孩子,玩得很嗨,並樂在其中。偶爾想到兒時讀書之時,心中總是會冒出那麼一絲笑意,那時的歲月多麼美好,惋惜再也回不去了,就連兒時讀書的那所學校都已經不知所蹤。懷念也只能埋在心底,幾十年後,兒孫們也會將這個當成一個不切實際的故事吧!。

古代凌晨就要上早朝 大臣一般會住在什麼地方 第5張

是的,那是我們一代人的故事,是真的,但是他們不懂,也沒有辦法體會,而早朝就是古人們的故事,對於很多人而言,這也許就是一個故事,也許不懂,但這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