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移宮案是怎麼回事?具體經過是怎樣的?

移宮案是怎麼回事?具體經過是怎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末期宮廷中發生了三件匪夷所思的案件,即梃擊案、紅丸案和移宮案,這三起事件標誌着明末紛亂和衰亡的開始,史稱明末三大案。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移宮案

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爲泰昌元年,寵妃李選侍照顧皇長子朱由校遷入乾清宮。不到一個月後,光宗死於紅丸案,立熹宗爲帝。李選侍又想繼續侍奉熹宗。當時,鄭貴妃、李選侍、魏忠賢來往甚密。魏忠賢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機,把持朝政大權,堅持讓李選侍居住在熹宗所在的乾清宮內,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爲防其干預朝事,逼迫李選侍移到仁壽殿噦鸞宮。此事件史稱“移宮案”。此案議論頗多,後來成爲派系鬥爭的代名詞。其與萬曆朝的梃擊案、泰昌朝的紅丸案,並稱“晚明三大疑案”。

移宮案是怎麼回事?具體經過是怎樣的?

經過

弄明白移宮案的前前後後,還要從光宗的寵妃李選侍說起。李選侍本來是鄭貴妃宮裏的一名侍女,後來在鄭貴妃的訓練之下,成爲一名出色的美女。

鄭貴妃爲了討好光宗,便將李選侍連同其她七位美女一同送給了光宗朱常洛。希望有朝一日這些美女獲得光宗得寵愛,自己也好利用這些女人從中牟利。李選侍入宮之後,很快討得了朱常洛的歡心。在宮裏的地位迅速上升,很快爬到了僅次於皇后的位子,並且替光宗撫養日後的皇太子朱由校,地位由此更加特殊,幾乎掌握了後宮的實權。而且她還同鄭貴妃保持着密切的聯繫,李選侍極力的想通過的鄭貴妃的力量將自己扶上皇后寶座,鄭貴妃則想利用李選侍在皇帝面前說話方便的機會,幫她實現作皇太后的夢想。

後來光宗病重,這兩件事就拖了下來。但他打算封李選侍爲皇貴妃,並當着大臣的面,告訴皇長子熹宗朱由校要視李選侍如親生母親,視爲太皇后。可是,還沒等皇帝的話說完,李選侍便掀開帷幄,叫皇長子朱由校進去。朱由校進去後,對父皇朱常洛說了一句:“要封皇后!”衆大臣聽後全都變得瞠目結舌。朱常洛也面色一變,一言不發。

他知道這一定是自己寵愛的李選侍在幕後指使,這個李選侍心計深沉,決不會甘心久居人下,她在宮中一向以敢作敢爲、大膽果斷著稱。所以,儘管李選侍一再要求皇帝立她爲皇后,但是光宗始終沒有答應,他怕李選侍一旦被冊封爲皇后,她便可以通過自己撫養的朱由校,間接地控制朝政。所以他只封她爲皇貴妃,說什麼也不同意封她爲皇后。

泰昌元年(1620)九月初一,朱常洛在宮中暴斃。李選侍卻仍住在皇帝、皇后的寢宮乾清宮,絲毫不想搬出乾清宮。按照明代的制度,外廷有皇極殿,內宮有乾清宮,都是屬於皇帝、皇后專用的。而李選侍是想借年僅十五歲的光宗長子朱由校掌握朝政,坐鎮乾清宮,進而統馭後宮。

移宮案是怎麼回事?具體經過是怎樣的? 第2張

朝中大臣們見此狀況,都猜到了她的心思,於是都在心裏暗暗擔憂。給事中楊漣對大臣周嘉謨、李汝華說,“宗社事大,李選侍非可託少主者,急宜請見嗣王,呼萬歲以定危疑……移住慈慶爲是。”兩人聽了,均深有同感,便一起去見輔臣方從哲。羣臣商量過後,又一起奔向皇宮,楊漣率先奔進後宮,太監們執棍攔阻。楊漣怒斥說,“皇帝召我等至此,今晏駕,嗣主幼少,汝等阻門不容入臨,意欲何爲?”太監們一時不知所措,只得讓開,諸臣這才進入。衆位大臣見了光宗朱常洛的靈位,都痛哭了一番,然後就請求拜見皇長子朱由校。李選侍將朱由校留在暖閣,不讓他出來。宮裏耿直的老太監王安哄騙李選侍,這才把朱由校抱持而出,衆人連忙叩頭,齊呼萬歲。朱由校立在那裏,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嘴裏只是說:“不敢當!不敢當!”羣臣奏請進詣文華殿。然後,朱由校登上一頂小轎。大臣劉一璟、周嘉謨、張維賢、楊漣擡轎,倉卒前行。走了幾步,轎伕方到。這時,內侍李進忠三次奔來,傳李選侍的命令,召皇長子回宮,並喝斥諸臣說,“汝輩挾之何往?”楊漣怒叱李進忠,擁着皇長子登輿。

進了文華殿,朱由校西向坐定,羣臣行大禮拜見,並請朱由校即日登基。朱由校不同意,只答應初六日登基。大臣進奏說,“今乾清宮未淨,殿下暫居此。”吏部尚書周嘉謨也說,“今日殿下之身,是社稷神人託重之身,不可輕易。即詣乾清宮哭臨,須臣等到乃發。”朱由校見到形勢如此,也知道事態嚴重,就點頭同意。楊漣這時對隨行的太監們說,外事緩急有諸位大臣,調護聖躬卻在諸內臣,責任重大。朱由校畢竟還只是個十六歲的小皇帝,也沒有什麼主意,他不想封李選侍,但又下不了決心。朱由校身邊寵幸的太監王安,這時躬身跪倒說道:“皇上,可不能再這樣下去,陛下可立即下詔逼迫李娘搬出乾清宮。”朱由校聽了,陷入沉思。太監王安答應羣臣一定盡職盡責規勸皇上,衆人這才退去。可是最後,大臣們合議,還是得即日正位,讓內官進奏,朱由校還是不允。衆人便在殿中坐等。這時吏部尚書周嘉謨又聯合衆臣合疏進奏,請求李選侍移出乾清宮,遷往別宮。御使左光斗明白指出,殿下今已十六歲,內有忠直老成的內官輔佐,外有朝中重臣輔佐,哪裏乏人,還須李選侍像照顧嬰兒一般貼身相隨?因此,伏請即早決斷,如果李選侍借撫養之名而行專制之實,那武則天之禍就不會太遠了!左光斗用武則天來比喻李選侍,一則不希望出現後宮專權的情形出現,二是擔心朱由校血氣未定,把持不住,墜入當初唐高宗納父親后妃武則天的事情中。這確實一番肺腑忠言!

朱由校聽了,覺得甚是有理,便發佈上諭,說移宮已有聖旨,冊封貴妃一事,尊卑難稱,著禮部再議。給事中暴謙貞卻毫不保留地坦白說;皇長子即將登上大寶,上有百靈呵護,下有羣工擁戴,何用此婦人女子!而且李選侍並非忠誠愛國,萬一封典得行,專權用事,恐怕難以抑制。好在宮中忙亂,沒人理會,這一番話並未引出宮廷風波。

不料,李選侍那邊卻正聽取心腹李進忠的主意,邀朱由校和她同宮,還忿然宣言,要逮捕楊漣、左光斗。

移宮案是怎麼回事?具體經過是怎樣的? 第3張

這時,楊漣在宮門遇見李進忠,詢問李選侍何日離宮?李進忠搖手說,“李娘娘甚怒,今母子一宮,正欲究左御使武氏之說!”楊漣怒叱說,“誤矣,幸遇我。皇長子今非昨比,選侍移宮,異日封號自在。且皇長子年長矣,若屬得無慎乎?”李進忠被逼問得默然無語。

科道官員惠世揚、張潑從東宮門出來,聽了這件事也大驚失色,說今日選侍垂簾,下旨逮捕光鬥。楊漣立即駁斥說,沒有這事!宮禁一時人心惶惶。誰也弄不清楚是如何變局,皇帝是親近李選侍對付朝臣還是傾向於朝臣疏遠李選侍,大臣們一個個狐疑滿腹。

過了幾天,李選侍還是住在乾清宮,逍遙自在,根本沒有移宮之意。楊漣便直言上奏,說先帝過世,人心惶危,都說選侍假借保護之名,陰圖專權之實,伏請殿下暫居慈慶宮,拔別宮先遷出選侍,然後再奉駕還宮。祖宗宗社最重,宮幃恩寵爲輕。如今登基已在明日,哪有天子偏處東宮之處!這移宮一事,臣等進言在今日,殿下也當實行在今日。隨後,楊漣又去拜見方從哲。方從哲起初認爲這件事不用太着急,晚兩天也沒什麼關係。楊漣卻說,太子明天就要登基了,難道登基爲天子後還要回到東宮的住處嗎?選侍今天不願離開乾清宮,難道以後就會主動離開了嗎?方從哲最終被楊漣說服,兩人統一了意見後,又去請求太子頒下嚴令。

於是,朱由校登基在即時下令,命李選侍移出乾清宮,移住仁壽殿。他還下令收捕李選侍身邊的幾個親信太監,理由是他們涉嫌偷盜大內庫藏。如此情形下,勢單力孤的李選侍還是敵不過皇帝的一紙命令,移宮已成定局。這時羣臣們倒反過來勸皇帝,看在昔日光宗的舊寵之上,遵照光宗的囑託,善待李選侍母女。小皇帝雖然對李選侍往日咄咄逼人的態度十分不滿,但還是接受了羣臣的意見。

最終,在外廷大臣的嚴詞逼迫和宮中太監王安的恐嚇之下,李選侍終於無奈的決定移宮。九月初五日,她抱着皇八女,徒步從乾清宮走向宮中宮妃養老處——仁壽殿噦鸞宮。於是,這件震動宮闈的明朝三大疑案之一的“移宮案”終於落下了帷幕。李選侍以失敗而告終,熹宗朱由校進駐乾清宮,登上寶座。

李選侍封后的要求沒有實現,做皇太后控制朝政的願望也落了空。她賴在乾清宮不走是否是受到了鄭貴妃得幕後主使,這個後人亦無從得知。但是其意圖很明顯,就是要通過控制皇太子朱由校來操縱整個朝政,據許熙重《憲章外史續編》記載,朱由校即位後說,李選侍命太監李進忠傳話:“每日章奏,必先奏看過,方與朕覽,即要垂簾聽政處分。”可見,她是有垂簾聽政的野心的,後人還推測,她之所以賴在乾清宮不走,就是要同鄭貴妃“邀封太后及太皇太后,同處分政事”。如果她的目的實現了,也許明朝就要先出一個“慈禧太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