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關公信俗是什麼意思?詳解關公信俗

關公信俗是什麼意思?詳解關公信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公信俗是什麼意思?這都要從南朝陳國皇帝陳伯宗託言“關羽顯靈成神”開始說起,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就一起來看看吧!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二月,一代英傑關羽被孫權殺害,蜀後主劉禪追蓋關羽爲“壯繆侯”。220年春正月,孫權害怕劉備起兵報復,將傳關羽首級於洛陽曹操處,被曹刻沉香木爲軀,以王侯之禮葬於洛陽城南十五里,並建廟祭祀。

南朝陳國皇帝陳伯宗託言“關羽顯靈成神”,於光大年間(567-568年)在當陽玉泉寺西北爲關羽立廟,在玉泉山爲關羽建冢。至隋,關羽的神話傳說開始出現,尤其在關羽家鄉和他生前生活過的地方,廣泛流傳着關羽顯靈護民的傳說。

關公信俗是什麼意思?詳解關公信俗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關羽家鄉解州關帝廟興建。其他地方亦開始建關廟。到唐代,關公信仰基本形成。全國各地出現許多關廟,關公信仰進一步擴大。當陽以五月十三日爲關羽生日,舉行隆重祭祀,遠近輻輳。另並漸漸形成清明節拜掃關冢之俗。到唐末五代時,在宮中、在民間懸掛關公神像成爲習俗,並盛行下來。

宋元時期是關公信仰的發展期,這時期由於皇帝的推崇、加封,關羽由一名武將變成了一尊神明,關公信仰普及全國。關廟也在封建帝王的政令下,廣爲興建。關公信仰在民間日漸深人,每年五月十三誕祭、九月十三秋祭則已成定期且規模盛大。這時期,出現了許多關公戲,如《關張雙赴西蜀夢》、《關大王單刀會》等,盛於民間,促使關公信仰深入婦孺。關公戲亦成爲關公信仰文化的一部分,傳沿至當代。

關公信仰文化至明清時期迎來了鼎盛期。關羽的封號經過宋、明、清皇帝的步步加封,最後在清光緒五年(1879年),最終封爲“忠義神勇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佑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關廟由起初的個別地方修建發展到遍佈大江南北,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規格之高空前絕後。關廟或由官府供給香、銀或劃給“香供之地”。而且把對關帝的祭祀列入國家祀典,定於每年正月十三日的春祭、五月十三日的誕祭和九月十三日的秋祭,用太牢之禮,皇帝或親自御書致祭,或遣官到關林致祭,並用太牢。

洛陽所轄各縣、鄉俱如此制。建於東漢末的洛陽關林,便成爲遠近百姓祭祀關公的重要場所,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十三大祭,香火鼎盛。

關公信俗是什麼意思?詳解關公信俗 第2張

從明代開始,關公信仰文化依然延續,並向海外輻射,特別是隨着大批華人到海外定居,也把關公信仰文化傳播開去,在整個漢文化圈內外發生着巨大的影響。

2008年由洛陽市、運城市聯合申報的關公信俗,已被國務院確定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號992 X-85),關林作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關公信俗”的遺產地,成爲全人類共享的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