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秦惠文王爲什麼放棄伐韓也要南征巴蜀?詳解其中的理由

秦惠文王爲什麼放棄伐韓也要南征巴蜀?詳解其中的理由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秦國第一位稱王的國君,秦惠文王重用了諸如張儀、司馬錯等一大批能臣勇將,爲後來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那麼秦惠文王爲什麼放棄伐韓也要南征巴蜀?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不過這在當時曾在秦國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以張儀爲代表的一派認爲應當伐韓國、臨二週,這遭到了司馬錯等人的反對,後者認爲南征巴蜀纔是當務之急。

先祖夙願:秦人東出函谷的野望

秦人的先祖曾輔助商湯滅夏建商,並繁衍嬴姓部族成爲商朝的貴族,直至飛廉、惡來。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紂,誅殺惡來。後來商紂王之子武庚爲首的殷商殘餘勢力曾聯合武王的三個弟弟發動三監之亂,嬴姓部族也曾參與其中,奈何最終兵敗。後來,嬴姓部族中出了一位名叫造父的人,很善於駕馭馬車,亦曾幫助周穆王平叛有功,被周穆王封賞於趙城,嬴姓趙氏由此而來。再然後,造父的侄孫非子因爲養馬有功而被周孝王分封至秦地(即甘肅天水),嬴姓秦氏也隨之出現。此後,秦人世代在西陲爲周王室牧馬戍邊、抵禦戎狄。

秦惠文王爲什麼放棄伐韓也要南征巴蜀?詳解其中的理由

經過百餘年的開拓,秦人暴霜露、斬荊棘,實力不斷壯大。及至西周末年,周幽王因廢立太子一事惹惱申侯,導致申侯因引犬戎入鎬京。在此期間,以秦襄公、衛武公、晉文侯、鄭武公爲代表的強勢諸侯紛紛出兵勤王。此後,周平王東遷都城,並將岐山、豐水等周人祖地劃歸秦人所有,提升了秦人的爵位,秦始建國。春秋時期,秦穆公曾意圖染指中原、稱霸天下,奈何晉國君明臣賢、勢頭極大。於是穆公轉而將目標對準了西戎遊牧部族,稱霸西陲。

經過秦穆公時期的百里奚改革,秦國實力獲得很大提升,但在其去世之後很快便陷入了百年衰落之中。此後,晉國雖然也屢屢內鬥、霸業乏力,但依舊能夠將齊、楚等大國壓制得擡不起頭來。當時的晉國不僅遏制了楚國問鼎中原的野心,也掐滅了秦國東出函谷的夙願。戰國初期,魏國稱霸天下的時代,吳起率領的魏武卒所向披靡,佔據河西之地八十餘年而秦人不敢東出。直到戰國秦惠文王時期,經過了長期的軍事和外交努力,秦國纔算重新在河西站穩腳跟。從此,中原列國也逐漸改變了對秦國輕蔑的態度,並出現了合縱以御秦的呼聲。

開疆擴土:討伐韓國與巴蜀的阻力

由於秦人先祖出自東方、形成於西方,加之長期與戎狄的相互影響遭至中原人士的普遍輕蔑,故而對華夏正統身份充滿渴望。東出函谷,擺脫周天子西部戍邊人的角色就成爲歷代秦國國君的夙願。因此,張儀向秦惠文王諫言,認爲韓國位於天下嚥喉之地,佔據此處可以更好地向四周擴張。並且西周國和東周國與韓國相鄰,可挾持天子以令諸侯。

不過,張儀的諫言僅僅是看到了伐韓的好處,並未闡明其中的惡果。要知道,正是因爲韓國的戰略要衝位置,秦國不論是伐韓國還是挾天子,都會遭到其餘諸侯國的強力反對,他們會不計前嫌的前來營救。縱然張儀可以通過邦交分化的手段爲秦國謀利,卻也損耗巨大、得不償失。南征巴蜀就不同了,不論是巴國、蜀國,還是盤踞漢中的苴國,均位於華夏秩序的邊緣區域,長期不被列國重視,秦國出兵遭受的外交阻力相對較小。

當然,南征巴蜀雖然外交阻力相對較小,但卻受制於自然因素的影響。正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說的就是從秦地到蜀中的這段路程。原來,秦人如果想要進入巴蜀,就必須連續翻越秦嶺和大巴山兩座山脈,同時還要確保兩座山脈之間的漢中勢力不會半途攻擊自己。這其中,從秦地翻越秦嶺到漢中有五條要道(即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和子午道),除卻太過險峻的儻駱道和子午道、翻越隴西高原的祁山道和關隘重重的陳倉道,就只剩下褒斜道一處相對較爲好走了。至於從漢中進發巴蜀的要道雖然有三條,但米倉道需要翻越高山、荔枝道到了唐代才得見端倪,唯有金牛道相對可行,卻也是險象環生。

所以對於當時的秦國而言,攻打韓國就必須化解列國合縱伐秦的窘境,南征巴蜀則需要解決自然環境的阻塞。因爲秦惠文王時期的秦國,其國力在列國中並不佔據優勢,難以長期維持大規模戰爭。所以不論是討伐韓國還是兼併巴蜀,都需要確保不被拖入長期的消耗之中。當然,攻打韓國和兼併巴蜀對於秦國的利好也是非常明顯的,這就需要決策者仔細籌謀、長遠規劃了。

地緣博弈:奪取韓國與巴蜀的利好

前文提及,張儀曾說秦國攻伐韓國,等同於踏上了東出函谷的第一步,不僅實現了秦人歷代先祖的夙願,更爲下一步擴張搶佔先手。然而問題在於,秦惠文王時期的秦國雖然國力不斷增強,但在面對六國之時依然有所忌憚,並未佔據絕對優勢。一旦韓國乃至於二週失陷於秦人之手,其餘諸侯國絕對不會坐視不管,即便張儀巧舌如簧,恐怕也難以撼動秦國舉世皆敵的局面。

相較於韓國,巴蜀之地雖然荒蠻煙瘴、遠離文明,且充滿變數,但天府之國一旦被秦人所得,對天下局勢的衝擊將是巨大的。畢竟在取得對魏河西之戰、對楚丹陽藍田之戰以後,秦國已經佔據了對三晉和楚人高屋建瓴的地緣優勢。兼併巴蜀以後,秦國將擁有對楚國地勢和水勢的雙重優勢,可憑藉漢水和長江時刻威脅着楚國腹地。唯一亟需解決的似乎只有秦軍入蜀的線路問題,畢竟在如此險地行軍,一旦遭受襲擾將會是滅頂之災。所幸的是,秦國之所以萌發南征巴蜀的想法,正是源於巴蜀地緣空間內部勢力的邀請。

千古機緣:苴國引狼入室

秦惠文王爲什麼放棄伐韓也要南征巴蜀?詳解其中的理由 第2張

蜀國、巴國、苴國是戰國時期蜀中的三個國家,其中以蜀國勢力最強。由於苴國與蜀國同宗,故而長期依附於蜀國對抗下游的巴國。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苴國並不願意保持這種附庸關係,於是就與巴國聯手抗擊蜀國。爲了確保萬無一失,兩國還決定拉攏外援,而當時緊鄰它們的就只有秦國和楚國了。由於楚國同巴國齟齬不斷,故而選擇秦國似乎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面對苴國和巴國的邀請,秦國朝堂之上各抒己見,許多人甚至擔心這會是苴國和蜀國的圈套,擔心變數太多。但是就像前面提及的,受邀而來似乎是秦軍克服蜀中天險的最佳時機。正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最終秦惠文王決定派遣張儀、司馬錯南征巴蜀。頗有意思的是,滅蜀戰役是由張儀、司馬錯共同指揮的,但滅巴之戰則是完全由張儀完成的。由此可見,張儀和司馬錯先前圍繞征討韓國還是巴蜀的爭奪,僅爲政見之別,而非黨爭。

綜上所述,秦惠文王時期的秦國在面臨“伐韓國、臨二週”與“南征巴蜀”的戰略抉擇時,朝臣們對兩種選擇的利弊各抒己見。雖然佔據韓國有利於進一步擴張天下,卻也有使秦國面臨舉世皆敵的危險,畢竟當時的秦國並不具備針對列國碾壓性的優勢。至於南征巴蜀,由於苴國、巴國邀請秦軍入川而變成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最終在張儀、司馬錯的統領下,秦軍相繼兼併了蜀國、苴國和巴國,並從楚國手中奪取了部分巴地。此後,李冰父子在蜀郡修築都江堰,爲秦國在關中平原之外再闢沃土,極大地提升了國力,爲後來諸如長平之戰等消耗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秦惠文王是秦國崛起歷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君主。他承襲了獻公、孝公的新政、變法政策,並先後重用了一大批人才爲秦所用,爲後來秦昭襄王的強勢奠定了基礎。秦滅巴蜀之後,秦國完成了對楚國側翼的包圍,並擁有實力在向東壓迫列國的同時襲擊草原義渠,並獲得大片戰馬牧場,形成良性循環。至此,秦國兼併天下之勢已經不可逆轉了!